死海,这个课本上的熟面孔,可能真的要死了。
死海(希伯来语中译为“盐海”,阿拉伯语中译为“死海”)的面积为800平方千米,是一片并不算大的湖泊,位于以色列、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
熟悉中东地理和历史的读者,听到死海所在的位置时一定会不寒而栗——此等交界位置,太危险了。
△死海的地理位置概述图。图/修改自百度百科
没错,死海位于中东战乱修罗场的核心位置,而它正在走向死亡——死在无休无止的纷争和欲望当中。
死海
地球陆地的最低点
死海位于东非大裂谷之中,这个大裂谷从土耳其一直延伸到非洲东部地区,是一条长长的地质裂隙。约旦河进入裂谷,其深度达几百米。河流在裂谷中很难流泻出去,从而导致河水不断大量蒸发,使得水中的盐分不断沉积下来,最终沉淀为死海。
△死海及其周边地形
死海的沿岸是地球陆地表面上的最低点,低于海平面以下420米。正如我们所知,红海并非红色,就如黑海也非黑色。然而,死海中的确没有生命存在。(除了游客)
这是由于其水质盐分太高,除了一些细菌和海藻以外,没有任何一种生物敢在里边待上一阵。毕竟应该没有哪一种鱼类、两栖动物或者是软体动物能够忍受盐度超过30%的水体(普通海水的盐度在3% 4%之间)吧?那可不是一个舒服的地方。
△死海里不存在任何生物,除了络绎不绝的游客。图/视觉中国
死海这个带着黑暗、不详气息的名字经常给这片内陆湖泊铺上一层神秘、阴沉的气息,如果你能够想象出死海周边那由干旱贫瘠的山岳构成的荒凉的沙漠,和一种完全与世隔绝的状态,你就难以认同以色列、约旦和约旦河西岸交界上的这座湖泊具有任何吸引力和如何舒适的环境的说法。
△死海的周边是荒凉贫瘠的山地。图/视觉中国
但事实上,现在的死海与其名称相对,已然成为了一片度假胜地。每年来这里观光游玩的游客数不胜数,漂在死海上成为了一项绝顶的游乐体验。无数外国游客为了疗养而纷至沓来。
由于空气极为湿润,还有大气高压与高温,加之死海的高效蒸发,使空气中的氧气与水中丰富的钙、镁、硫黄、溴盐和沥青特殊地结合在一起。科学证明死海的水和泥土能够治愈皮肤疾病,并且能够治疗某些慢性疾病。
△如果你去死海游玩海水浴,一定要小心高盐度海水灌入眼中。图/视觉中国
除此之外,游客们还将参观死海视为一次特殊的体验——在死海中潜水。死海的高盐度使漂浮于水面上成为一件易事,游泳却变得几乎不可能。
然而在今天象征着欢乐、美好的死海,曾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是中东各国矛盾爆发的至乱之地。而无休无止的纷争也导致了死海命途多舛的历史与未来。
死海
正在走向死亡
曾有言道:“上帝给了世界十个苦难,九个在耶路撒冷”。
△“圣城”——耶路撒冷。图/视觉中国
从“圣城”耶路撒冷往南走,会看到一个写着“海平面”的标记,这意味着在此前方,便是负海拔的低地。死海就位于耶路撒冷东南方不远处,数千年来目睹了一次又一次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为代表的,围绕圣城而展开的硝烟战争。直到今天,死海的主权问题仍然是中东问题的放大镜——死海的西南侧主权属于以色列,东侧属于约旦,西北侧则属于巴勒斯坦。
△2021年6月15日,巴以在东耶路撒冷爆发冲突 33名巴勒斯坦人受伤。图/人民视觉
以耶路撒冷中心的“圣圈”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是整个西亚最具吸引力的地方。这主要源自于东部的撒玛利亚山脉挡住了西亚的干燥气流,让这片土地宛如沙漠中的绿洲,拥有着令周围其他地区垂涎的肥沃土地。
而这里如同十字路口般的区域位置连接了亚欧非三块大陆,极其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这里极不平凡的历史,而这段历史,是用血与泪铸成的。千百年来,无数次围绕耶路撒冷的圣战把死海也卷入到了无休无止的漩涡之中。
△连结亚欧非大陆的枢纽。
1964年,以色列抢占了约旦河的水,修建了大坝,利用一座泵站将水抽到一条10英尺的管道里,调到了以色列全境。目睹了以色列如此举动,约旦、叙利亚等国纷纷开始出手,在约旦河上开始筑建水坝和其它灌溉工程。
水坝阻挡了约旦河流向死海的水量,而约旦河是死海唯一的水源供给河流。20世纪60年代,每年约有15亿立方米的河水汇入死海,而在今天,每年流入死海的水仅剩不到1亿立方米。
△约旦河。图/wikipedia
在过去的30年间,死海已经失去了14亿平方公里的水。能流到死海的河水越来越少,死海的蒸发量却不断上升,死海湖面的海拔也越来越低,从1970年海平面以下395米,下降到了2006年海平面以下418米。
死海正在以极高的速度奔向死亡。
为了遏制这种几年前,约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曾签署一份协议,为死海寻找一条可能的“海水通道”。这是一个艰巨浩大的工程,一条长175千米的管道将穿越沙漠,将红海中的海水引流至死海。
△红色虚线为灌溉路线。图/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从经济学、生态学和社会学角度考虑,这项工程的难度难以想象,但是除此以外,别无他途。死海的未来究竟如何,在中东问题至今无解的今天,依然令人堪忧。
不止死海
这些地方也在死去
死海不是第一个因人类活动而走向死亡的自然景观,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比如曾经的世界第四大湖——咸海。
△受风沙侵蚀、荒漠化的影响,咸海正在消失。图/视觉中国
咸海位于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虽然作为旅游景点它的知名度并没有死海那么高,但是在干旱荒凉的中亚,咸海无疑是一片遗留的水之宝库。这片广袤的内陆湖中曾有1500座岛屿,因此曾被称为“岛屿之海”,总面积曾高达到68000多平方公里。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今天的咸海,面积已经衰退了高达90%的6000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4个北京。
△2008-2013咸海面积缩减对比。图/NASA、视觉中国
正如同死海一样,咸海消亡的主要原因也是补给水源的截断。上世纪4、50年代,苏联开始实行“自然改造计划”,开始在中亚地区大力发展经济,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在咸海地区修建了大量的水利设施。
咸海南部主要的水源——阿姆河河水被截走,使得阿姆河下游的咸海水位飞速下降,30年间湖岸线后退了10公里至20公里。
△咸海主要的水源之一——阿姆河。图/视觉中国
不少专家悲观地估计,咸海将在2020年左右完全消失,变成只存在于地图中的记忆。好在通过一系列保护措施,今天的咸海仍然没有消亡,但未来的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咸海的衰亡趋势仍在持续。
△死海南部东半部分已经消失。
死海、咸海的消亡只是环境恶化的缩影,随着近现代人类活动的大幅增加,世界上还有无数绝景奇观正在消失。
这些正在消失的地理名词,都被记载到了中国国家地理《美丽的地球》系列中。
△点击图片购买
在亚洲,尼泊尔南部的皇家奇特旺国家公园,由于人口不断增长所带来的压力,以及工业迅速的发展,在这片土地上,能够保留下来的最原始的环境已经非常罕见,只有很少的地方能够让人们回忆起几十年前这里的自然环境是多么壮丽。
在南极洲遥远的南极半岛,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变暖,这里受到的影响比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严重,在过去的10年间,整个冰川及冰架体系土崩瓦解,这在有记载的冰川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事件。
△图/《美丽的地球:南极洲》
除此之外,还有南美洲的乌尤尼盐沼
△图/《美丽的地球:南美洲》
大洋洲的大堡礁
△图/《美丽的地球:大洋洲》
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
△图/视觉中国
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
△图/《美丽的地球:欧洲》
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在疫情日渐严峻的今天,我们也许无法亲历这些值得被记住的地方,但可以在书中一窥它们过去的和现在的风貌。
从人与自然冲突最剧烈的欧洲到充满原始魅力的南美洲,从生态曾遭到毁灭性灾难的大洋洲到人迹罕至的南极洲,七大洲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也是我们值得穷尽一生去探索的未知远方。
《美丽的地球》系列全新上架!
7本书,230余处自然景观,2000余张摄影佳作
下单即送跨越2400年的《七大洲发现史年表》,以及七大洲主题明信片一套!
还有图书君粉丝的专属福利,使用优惠码MAXFBJ直减25元,到手247.8元!
-END-
文丨武治宇
封图来源丨《美丽的地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国家地理BOOK”(ID:cngbook360)。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