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图像的反向思考,颠覆性创新的“近像素”

数字时代图像的反向思考,颠覆性创新的“近像素”


俗话说,眼见为实。但你真的相信你的亲眼所见吗?你看到的就是真实?不,眼睛也会骗人!《你看到的一定是不真实的》!

——序言

从生物学的范畴来说,视觉是生物天生知觉之一。所以我们相信自己的亲眼所言,以眼见为实盖棺定论。


但,成都白夜·艺空间的“近像素—杨宏伟新作展”却颠覆了这一传统认知,艺术家用“魔法”重新解读了眼见未必为实!尽管已开展月余,这依然是令人震撼,印象深刻的展览。

艺术家杨宏伟的新作《你看到的一定是不真实的》是在公众面前首次亮相。一眼望去,这是一排11幅由清晰可见的彩色像素方块组成的汉字作品。但这就是全部吗?不! 从最初,艺术家以文字提示你,这只是表象。

杨宏伟色彩像素系列新作:《你看到的一定是不真实的》

探索真相的过程,像是破译密码般的震撼感触。解密工具是我们常用的手机,只需对这套作品打开拍摄模式拍照,然后调至黑白模式,神奇的一幕就出现了!

杨宏伟色彩像素系列新作:《你看到的一定是不真实的》

在像素组成的文字隐藏下,作品画面瞬间变成了十一位由黑白像素构建的哲学家的头像!果然如艺术家一开始就把谜底放在了提示的谜面上,《你看到的一定是不真实的》!

杨宏伟色彩像素系列新作:《你看到的一定是不真实的》


你看到的悬挂在墙面上的“画”只是艺术作品的一个步骤,最终的作品不在展墙上,而在每个人的手机里。将作品创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交给了互动的观众,这也拓展着互动性艺术创作的新形式。


用图像艺术作品来代替语言文字的自由表达和观众探索及解读的过程,就是观者与作品链接的奇妙化学作用。这是艺术家生产的,是一种数字时代图像模式下的传统艺术实施路径。

当今时代是一个由屏幕组成的社会,我们身边的手机、电脑、平板都在通过将各种信息变成像素来分析处理,我们本身就生活在一个由像素解构的世界里。


谈及创作思路,艺术家杨宏伟表示整体思路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活字印刷术,采用西方木口木刻版画技术语言形式,结合当代数字矩阵的核心理念所构成。


他手工刻制了三万多个木块,称之“像素模块”。像素模块用梨木制成,每个模块是用木口木刻刀刻出疏密不同的线,并组织出来从99%-1%的灰度,然后用像素模块拼版,再手工印刷呈现图像,像素模块就像活字一样可以组合成千变万化的图像。

《色彩像素密码》局部

这在概念上把活字的模件性与电脑屏幕的“单位像素”结合在了一起,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艺术家为这次展览创造了一套新的“图像活字”,以隐喻电脑屏幕上能发光的单位像素。


“我实际上是做了一个工具,而不是说做了一张画或者一个版子,是这个工具在工作,你给它任何数据、指令,它就不断的衍生新东西。”对于自己的创作,艺术家杨宏伟这样说到。


通过这一方法,杨宏伟实现了从万(像素模块)到一,由一生万(图像)的图像生产术,并以此为基础创作出《像素分析》系列作品。


这种策略是对形象的“解构”,他把形象还原到构成形象的基本要素,然后又利用这些元素重新建构了形象,这种“解构—重构”的过程,可以看做当代观念主义形象化的一种产物,这也是版画艺术语言延伸的可能性研究。

展览现场

艺术家杨宏伟的《像素分析》系列作品,往往都能追溯某个“源头”的作品,既有西方人物绘画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雷诺阿的《大浴女》、安格尔的《土耳其浴女》,也有东方山水画,如郭熙的《窠石平远图》夏圭的《临流抚琴图》范宽的《雪景寒林图》,“我处理这些像素的精细度,试图找到一种暧昧关系,不能让它被辨识出来,但是又不能完全辨识不出来。”

展览现场

看到这些作品,反映到观众脑子里的是最初的“原作”。“我是用几个像素来提示、唤醒我们原有记忆。”这种双重的呼应,带给我们“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解读的更多可能性,以及思考作品与现在社会发生关系的可能性”。


这是杨宏伟的作品中传统与当代艺术结合的一种新方式,创造了一种视觉体验,通过这种独特的语言系统,向我们揭开自我对图像原点的追问、感悟,同时也颠覆性重新架构了艺术品与观者之间的关系。这是艺术家杨宏伟从作品到图像的一次艺术实践,也是艺术家对图像原点的追问和观者观看的主体让渡。

复数性作为当代艺术的一种表达方式,这种把单一的东西无休止地重复排列,以单纯而又富有形式感的视觉语言,给人造成视觉的冲击,其扩散性的视觉特征,是传统单幅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其实,如果更深一层地看,自然界中植物的枝叶和植物的整体,动物的肢体与动物本身都有形式不同的重复性。这种重复是客观的、功能性的,体现着高度的合理性及善的意义,它们的存在本身就必然引起生命最本源的对大千世界隐秘而深邃的感应,必然潜含着人类最初原始的美感体验。


可以说,艺术中的复数性具有与生命律动相吻合的审美因素。


无独有偶,本次展览的“近像素”作品,也是艺术家杨宏伟在极力发挥版画中印痕及复数性所能产生的效果。


杨宏伟 Pixel analysis  No. 1  100x80cm 木口木刻 2015

像素系列作品的独到之处,在于在传统版画上,用木口木刻的味道让观者多了一个纬度,构成了语言上的张力,加上像素矩阵基因的介入,颠覆性创新和延展了版画艺术的可能性多变性。

这也是杨宏伟在博士生时师从导师国际著名艺术家、同时也是版画巨匠徐冰,系统学习研究传统版画这一艺术载体,探索版画艺术的“局限性”形式密不可分。


导师徐冰曾对他的作品《像素分析》如此评价:“这个项目的想法触碰到了复数性艺术领域,过去没有人触碰过的核心部分,它推进了版画艺术语言延伸的可能性”。

杨宏伟 像素分析8号 木口木刻 100x70cm 2015

艺术家在像素的复数阴影之间,不同的媒介之间,发掘图像的多种可能性。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看到的不过是复制本身的幻象,而非对任何原件的复制?


或许,像素的光和影在不同的媒介之间游走不定,从形式上就是对极简像素图像辨识度的挑战。


而我们用眼睛观看到的极限到底在哪里?即我们到底在或彩色,或黑、白、灰的对比中看到的‘幻像’本身与媒介的关系是什么?


展览现场


当下科技、多媒体的发展正在改变日常的生活方式,信息化世界带来了庞大的信息流,不断涌来的信息,压缩了人们去思考、辨认的时间,人们逐渐丧失了去辨别真伪的能力。


我们看到的一定是真实的吗?或许表面的背后才是真实?


也许,这也是艺术家杨宏伟“像素”系列作品背后想要表达的深意和思考,唤起人们内心与作品的共鸣!





文字/Lena湘

图片及摄影/白夜·艺空间

排版/小ONE

设计/YESOOAK               

主编/Lena湘

出品/Lena湘

投稿(含素材)、合作/1862817188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落屋LUOWU”(ID:chengduluowu)。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