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留存把文化变“酷”

数字化留存把文化变“酷”






正文字数:1735字

图片总数:15张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软实力”的突出体现,也是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应该担负的世界文化共享资源传播重任。数字时代的到来,不仅通过新科技赋予了非遗艺术再现新生的新路径,也通过网络平台打破了非遗传播区域性的界限,彻底改变了原有的非遗传播生态环境,为世界各国人们全面认知、深入了解中国非遗文化提供了更多机会,也为弘扬中国非遗历史、传递价值和向世界展示非遗核心价值提供了更为清晰的平台。



《靖海全图》



创作者:邵志飞、Sarah Kenderdine



这由邵志飞和莎若·肯德丁设计的装置,其原始资料是香港海事博物馆珍藏的《靖海全图》。该长卷是由19世纪初佚名画家绘画,用以记录和歌颂清朝嘉庆年统治初期(1796-1820),朝廷剿灭在广东水域盘踞为患的海盗。通过高分辨率的数码长卷,虚拟的云气散布开来,展现出二十幅动画场景,使长卷的叙事更为生动。






《莫高窟》



由国家发改委批复投资,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武汉大学和浙江大学联手打造。

30洞窟、10朝代、4430㎡壁画面积、300DPI采集精度,敦煌莫高窟用一串数字,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神奇魅力。



在数字敦煌的网站上,没有其他人打扰,几十个景观各异的石窟任你全景漫游,有一种独霸武林的畅快感。




壁画可以不断放大,这对细节控来说,又是一番自在遨游的天地了。







《在希腊遇见兵马俑》



国家文物局举办

线上展览“平行时空:在希腊遇见兵马俑”正式在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主页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主页同步上线。

本次线上展览中希观众呈现兵马俑200亿像素全景漫游、兵马俑彩绘虚拟复原、文物科技保护深度解读等交互内容,实现了中希两国文物的超时空对话。




在此次展览页面上,可以遇到4个“时空之门”,对应了展览的简介、实景重现、中希文物跨时空对话和科技保护等内容。“时空之门”相互独立但又层层递进。观众可以点击任意页面进行浏览。




当观众点击鼠标进入第二个展厅时,不仅可以模拟感受实地参观兵马俑遗址的体验,还可以将视角切换进俑坑,与兵马俑并排站立。200亿像素的全景画面让每个兵马俑的表情、神态都清晰可辨,让观众愈发觉得文物就在眼前。




在观览过程中,策划团队还特意设置了许多白色“热点”按钮,当观众对某个内容尤为感兴趣,可以点击获取进一步的信息。这样一来,观众不仅拥有了线上多场景的沉浸式视觉体验,也能够补充获得与线下展览类似的文化遗产知识。




在第四个展厅的色彩虚拟复原时,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对现有的真彩秦俑照片和彩俑推测图进行了重要视觉元素提取,随后再进行分辨率处理和热点信息功能开发。观展时,只需轻轻一点,就能看到文物色彩的修复过程。在这个环节中,设计师并没有将复原后的彩色画像直接“摆放”在兵马俑旁边,而是通过设置“点击”这一动作,增加交互和参与感,让观众能更直观地看到二者之间的联系。




此次展览中涉及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更多是对历年来已有的数字化信息采集资源进行加工和可视化。



《沉浸式昆曲互动表演》



冯千卉创作

《Inner Awareness》是一个沉浸式空间装置与昆曲实时互动表演项目,选取《牡丹亭》中《游园惊梦》一折,以中国古典私家园林设计手法营造园林、梦境、死亡三重空间,通过对时间、空间、身体的数字化表现,增强戏剧张力,探索剧场关系新的可能性。




通过细绳和纱幕隔绝为梦境和现实两个空间,并运用投影、kinect肢体识别、计算机交互等技术,使表演和空间实时互动。

观众可在舞台周围的层叠纱幕中穿梭走动,从各个不同的视角观看实时互动表演,参与到剧中,随时可以停留并沉浸在如梦如幻的舞台场景之中。






《星神,月兔》



吉布森/马尔泰利团队创作

《星神,月兔》用脸谱背后的传说、象征和礼仪结合绚丽的色彩点亮成都文化长廊。画面中的各种形象与观众的行为息息相关,通过他们的自身行为、民间传说及神话传说触发面具表情



艺术家用自己的方式将“变脸”带至所有观众面前,并让其成为作品中的一部分。艺术媒介在现今将文化带给观众,把观众的尊重留给过去的文化。





素材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9KyCidfwxN6xlsDUqc8U2Q

https://mp.weixin.qq.com/s/H8ry9GEfVItKZv7FhOjhtQ

https://mp.weixin.qq.com/s/RZAHnD8uOlohhaDGF8-zaw

版权说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



          
编辑EDITOR|王辰梅
审核REVIEWER|江炜韬
          
电话PHONE13871056452
邮箱E-MAIL2028621@qq.com


Join us|扫描二维码关注



Information and Interaction Design


点个“赞”和“在看”给我们鼓励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信息与交互设计研究所”(ID:gh_c1cd7847b233)。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