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的花园与森系的庭院,有多新颖?

水泥的花园与森系的庭院,有多新颖?


我们欢喜于精致,落寞于伤痕
但当因瑕疵而欣喜,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会不会使人平静而又温润
远离刻薄
细腻而又坚强,褪下脆弱
是否会理解别人,也原谅自己
在不在乎失去的时候
永远能轻身上阵,不留遗憾
只问是否足够努力


当我看到混凝土的时候
我就找到了答案...

01

优山美地别墅庭院设计

——水泥的花园-风化即永恒 


本案的客户是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当夫妇二人提出用混凝土的时候,设计师深感遇到这样的甲方,非常幸运!


世界上有柯布西耶的混凝土,也有安藤忠雄的;有高速公路的,也有摩天大楼的。但每一块都不同,它是如此的可塑却又如此倔强。


如果要欣赏它,很好的方式之一就是欣赏一小块。你会看到气泡、龟裂、泥板的痕迹,还有当初它仿佛瞬间的凝固和之后日子里的慢慢剥落。


▼主入口 The main entrance


▼户外就餐区 Outdoor dining area


▼户外休闲区 Outdoor leisure area


▼混泥土流水景墙 Flowing water wall

 

混凝土用它的厚重而又简洁,托起植物的花丛锦簇。


而雨后花瓣、叶脉又时常在拓印在这灰色的地面,丰富而又通透… …


材质犀利、天然的质感融入了生活的气息,铸就了院落独特的气质



▼次入口 The second entrance


▼水与绿植的融合 Fusion of water and green plants

 

花园的结构很简洁,主要空间都集中在在北院,西侧为户外就餐区,东侧为休闲区,中间的木铺结合水景主要是为 party 准备的空间。


西侧的操作台是混凝土整体浇灌的,台子从地面升起横向形成台面之后转下去变成花池。然后混凝土在北侧又悬空起来,成为花台和水景,最后延续到东侧变成了座椅。


▼庭院主体景观Courtyard main landscape


▼黄昏时的庭院 Courtyard at dusk


▼水景墙种植池夜景 The night view of waterscape wall and plantation pool

 

地面也均为混凝土整体浇筑,整个排水系统通过中间的木平台来解决。


当夜幕降临,灯光柔和,清风徐徐,砾石、混凝土、木材烘托着植物,营造着轻松怡人的花园环境。

 

▼混凝土整体浇筑操作台 The console view


▼户外就餐区夜景 Outdoor dining area

 

▼项目平面图 Master plan


如果一个花园的美好是为了斑驳而绽放的
是经由风化而存粹的
那么岁月本就是计划中的一部分
时光从来不需要停止
记忆河流中的波光就是他本来的样子


项目名称: 优山美地别墅庭院设计
完成年份: 2019年7月
项目面积: 280㎡
项目地点: 优山美地别墅区,顺义区,北京
景观设计: 北京甲南园林设计事务所
公司网址: www.jiananplan.com
联系邮箱: jiananplan@foxmail.com
主创设计师: 杨舒
设计团队: 主创设计师杨舒;助理设计师李强
客户/开发商:私人业主
摄影师: 董立平

02

森系民宅

—— 一个可满足当地居民需求的住宅项目 



 
建筑内部的单元分布与我们之前的树木调查相关
将场地原藤架作为建筑纵轴
单元和两个主要庭院之间
创造一定的景观张力和联系
其中道路也完全被场地的原有植物包围
创造了一种完整的感知和接受体验

 


▼与藤架和场地植物融为一体的道路空间 


该项目的主要核心空间是两个融合了
当地的材料、肌理、风情和自然的景观庭院
该项目共分为四个单元
它们互相之间由公共区域或庭院连接


这里的庭院和公共区域可帮助每个单元空气流通
自然采光和创建隐私空间
每个单元都含两个公寓
也就是说
该项目共有8套公寓,总面积为873平方米


▼充满当地风情的绿色庭院空间 






▼夜晚静谧美好的景观庭院





由于庭院的主要功能是

作为公共和私人区域之间的过渡空间

所以我们将其结合藤架创造了

适当的功能空间、高效的流动空间,

并利用多种当地植物和有机材料

作了隐私、亲密和部分的隔离

而不是直接将内外部空间分开。


▼庭院中运用了多种当地植物和有机材料作为隔离




我们的目标

以行人的角度创建住宅的层次结构

因此

我们选择在面向外部的封闭空间

和面向主庭院的开放空间的二楼创建露台

这种漂浮式的花园,将内外融为一体

形成了一个绿色私密的整体空间

 

▼住宅二楼的阳台花园植物帮助内外相融 




本文来源于名师联,转载请联系首发平台。

每天学建筑设计

技法、教程、赏析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喜欢的朋友在下方点个“在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建筑设计之家”(ID:jianzhu78)。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