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新东方主义油画从2019年第一展开始,致力于用国画思维画油画,用油画工具画国画。马上要举办第四展。这四年里,一直在做的主要是范式的转移,就是把国画的种种范式,给仿画到油画上。我个人最主要的是学习吴齐体系,也略有涉猎徐渭八大石涛。在仿画的基础上,开始使用国画的手法,进行写生和创作。比如2021年清明在杭州的写生:
使用丙烯布面。丙烯是水性颜料,因此在晕染和线条上能够很好地实现国画的效果。
而国画水墨审美的基准,还是要追溯到黑与白。因此还是要建立黑白水墨范式。最早的就是直接用丙烯布面仿画黑白水墨。比如画竹。
国画的有些主题似乎是数百年不变的,比如画竹、兰、梅、松。当我们用国画的思维和范式画成油画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变化无穷的,有很多创新的可能。这个今后还可以不断地开发和挖掘。
从笔墨的细节看,很多在布面上产生的效果,也是符合国画笔墨的审美的,但是不同于国画宣纸上的效果。这是十分有趣的。
从这个角度出发,就又进入了增加油画的本体语言,来重构水墨审美的领域。比如,用油画的厚涂,画黑白水墨,会是什么效果,是否是国画审美的某种变体。为此,做了一些尝试。这就进入了范式转换的阶段。
比如用黑白两色,晕染和厚涂混合,研究笔触的效果:
这也是一种抽象画,一种旨在探索油画本体语言水墨效果的抽象画。从这种笔触的探索中,还是能够抽象出书法的一些审美意味。
进一步,就是把这种水墨意味的油画语言与丙烯晕染结合起来,看看能不能协调:
在这样的范式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色彩与油画表达的比例,探索更多的新范式,就把水墨审美在油画领域渐渐扩散开去。
这方面的工作只是刚刚开始,而且可以预期,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范式产生出来。
这些在第四展上将要展出的作品,将是初创期的印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导览”(ID:V_DAOLA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