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霜降,归渔喜气洋洋

霜降,霜降,归渔喜气洋洋

元 唐棣 霜浦归渔图 台北故宫藏

《霜浦归渔图》,是一幅极富生活气息、展现现实风土人情的山水人物风俗画,表现的是在霜降时节,宁静、清朗的气氛中,岸边溪旁,渔父们经过一天捕鱼劳作之后归来的情景。画上还有清乾隆诸玺及乾隆题诗。

唐棣(1296-1364),元代画家,工山水,得赵孟頫指授,师法郭熙,擅长布置景物,得清森华润之致。早年在在郴州、处州、江阴、嘉兴、休宁、兰溪州、吴江等地均做过官,晚年返乡埋头读书作画,生活较凄苦。《霜浦归渔图》为其四十二岁盛年佳构。

霜浦归渔图(局部)

画中,一组丛树挺立,枯荣交搭,形态“千屈万曲无复直笔”。一天辛勤劳作、收获颇丰的渔父三人,前者肩背偌大鱼网,后者身负鲜鱼满筐,中间者前后呼应,顾盼有致,闲步笑语,缓缓而行,神情悠闲自得。

霜浦归渔图(局部)

霜浦归渔图(局部)

霜浦归渔图(局部)

霜浦归渔图(局部)

霜浦归渔图(局部)

霜浦归渔图(局部)

唐棣以中国画惯用的近深远淡的体现空间手法,主要部分墨色浓重,用笔严谨,远景烟树茂林,坡坂路径,以及溪水蜿蜒迷离之态,则以淡墨写出,彼此相生相应,相间相成。朴实的“平远”取景,单纯的开合处理,使人若身临其境。

霜浦归渔图(局部)

全图山石皴擦少,用墨淡逸,主要依靠劲挺的线条为骨骼来塑造形象,作者有变化地借鉴了北宋李成、郭熙画派善于处理平野景色的长处,画石用云头、刮铁皴法,用笔圆浑,力度甚强,秀润工致中不乏朴拙蕴藉的韵味。用墨明洁、润泽,有一种清丽的意趣。画面上不加苔点,与当时“元四家”常以干笔皴擦、多用苔点所形成苍茫松秀的风格不同。

霜浦归渔图(局部)


霜浦归渔图(局部)

唐棣此画,在山水布局、笔墨、造境方面,体现了郭熙《林泉高致》中所说,画山水要饱游饫看,历历罗列于胸中的创作精神,并以精简的笔墨来表达清新的意境。元代有诗称赞他的作品:“”近来山水画郭熙,江南独数休宁令。笔法精奇意态古,咫尺万里开天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书画新风景”(ID:shuhuaxinfengji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