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爆!5闺蜜出走丽江,造520㎡别墅抱团养老:这是什么神仙日子?

爽爆!5闺蜜出走丽江,造520㎡别墅抱团养老:这是什么神仙日子?


在老龄化严重的社会里,会发生什么?
93岁仍在麦当劳打工!

当前我国的养老压力也是不遑多让,
2亿老年群体,意味着全球每4位老年人中就有一个中国老人。
如此沉重的养老负担,怎么面对?



有一批老人反其道而行之,不靠子女,不靠机构。
和朋友待在一起,就是最大乐趣!


这种养老方式,被称为群居式养老,正在被不少老人实践。


那就跟象君去一睹为快,为自己的老年生活筹划一把吧!




五人闺蜜团
造别墅过神仙日子
这组来自四川的五人闺蜜团,人均单身,打算共同寻觅一个宜居之地养老。


她们年龄都在五十多岁,性格各异。



有人在乎景色是否诗情画意,有人理性把控考虑衣食住行。


总之,行动合拍,意见也能相互讨论。


即使是找房子定终身这种事,她们也能一路游山玩水,乐得自在。






2017年,她们开着车考察遍四川大大小小的城镇。


但最终深深吸引她们,并让她们停下步伐的,还是远在云南的丽江古城。


这个旅游胜地,人来人往,热闹便利,风光迷人,连空气都365天没有雾霾,完美符合老姐妹们的需求。






千挑万选,在古城边上盘下了这个老宅院。


走进去可真是:呵!吓了一跳!





但是对后半生的期待,让她们信心满满推倒重建。


没成想,却建了个厂。


开玩笑,这只是看着像厂,但属实是没有一丁点家的感觉。


象君看着也糟心!






万般无奈却又寄予厚望的老姐姐们,选择了求助《梦想改造家》。


这十足的话题度,这充分的施展空间,简直是节目组和设计师的梦中情房。




不过经历了好一番改头换面之后,这里终于也变成了姐姐们的幸福之家。


推开门,就是蓝天白云白墙黑瓦,


院落清雅,韵味十足。



云南的阳光毫不吝啬,


所以姐姐们总能在这里起舞、唱歌、聊天、喝茶,


真是好不快活。



不过象君更偏爱檐下的长廊,


坐在檐下听云南的雨,是汪曾祺一生几度追寻的享受。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昆明的雨》


这房子原本的格局极度不合理,公共空间少,卫生间设置也不够,


根本不适合群居生活。





而窗户正对别人的墙,楼梯上下孤立,暴晒的天窗,


林林总总都是不考虑人真实需求的雷区设计。





现在走入门去,可就不一样了。


打通隔墙,一楼完整开阔的客餐厅给了姐姐们互动的最好场所。






超大的开放式厨房,更是让不会做饭的姐姐也惊呼:看来我也要学做饭了!



暴晒的天窗,挖出了一块天井,在室内也能感受自然之气。



甚至连家门外也考虑到了。


入户前有狭长的楼梯,对逐渐年迈的姐姐们可以说是十分不友好。





增设的后门,只需从平路进入。





适老化设计得做到这个份上,才算贴心。


当然,人力财力物力少一点,就不可能实现四川闺蜜团这种堪称美好的理想状态。


普通人群居养老,更多是日常的碰撞和妥协






在现实中抱团养老
真的可行吗?
算明白账,只是第一步


经济是共同生活最基础的部分,毕竟不是一家人,买菜做饭,燃气烧水,如果不分得清清楚楚,很容易心有芥蒂。


对临时搭伙的老人来说,心里更容易在意。





薛阿姨的小团体生长于自己所在小区,大家都是老小区里二三十年早晚碰面的一帮老伙计。


大家商量着一个人的饭也是做,一群人的饭也是做,就从一块买菜做饭开始了抱团生活。






最开始热烈,每个人都抢着买单,


但由于每天账款不定,难免对多花的老人不公平。


后来就规定,每人每月交一定数额,


但有人吃得多,有人吃得少,吃少的又不平衡了。


有点事出门,离家几日,伙食费却不退,这也会引来抱怨。





老人之间的经济水平不同,也会对花钱消费有矛盾。


这些确实都是芝麻大小的事儿,甚至可能多不出几十块钱来,但最终导致了这个小区团伙的逐渐解体。


从巅峰时期的20人,到最终解散,甚至断绝来往。
解决方案:


账目规则清楚,老人选择经济水平相近的成员合伙,大家才能在这个同温层舒适圈里待得长久。





家务怎么分配?


共同生活的第二要事,便是家务。


其实大家谁有事了,互帮互助的确是一团和气。






不过每个人需求不同,难免生嫌隙。


日本早在十年前,就有平均年龄80岁的奶奶组成“个个seven”姐妹团。




她们住在同一栋公寓.
各自拥有自己的房子,厨房、卫生间都有,
日常饮食起居均是自己顾自己。


共同生活的点在哪里呢?


就是她们家中彼此连通了SOS呼叫系统,


平时大事小事,少个茶叶,教个电脑操作,都是直接呼朋友来帮忙。






她们还辟出一间房,做公共聊天室。


超大的长桌足够七个姐妹围坐,举办茶话会。






国内余杭的一栋别墅里,居住的13位老人同样是各有各的卫生间。



他们是起草了一份《结伴养老协议》,非常详细地规定了家务轮值分摊的标准。



解决方案:
尊重个人意愿,选择“家务观”上合得来的老人,轮流值周,分工明确。
抱团能抱多久?


解决经济和劳动两大难题后,才是最严峻的问题——解散。






群居生活关系松散,许多组织一开始就会签署免责协议,如果自己腿脚不好不能自理,需自行退出联盟。


一些曾经的单身孤寡老人也会因为结交新老伴,而选择退出联盟。


这种松散的关系是否可依靠,也是值得商榷的。








快乐的晚年

应该是什么样的?
其实对老年人来说,离群索居几乎是对自己最不利的活法。


抛去危言耸听的死亡和收尸焦虑不谈,


数十年的老年生活并不短暂,甚至是十分漫长的——如果每天都无事发生的话。


在自己的社会关系逐渐淡去之时,建立新的强联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家人、朋友、乃至陌生人都不失为一种选择。




和朋友待在一起,则是象君向往的老年生活。


古有白居易写给好友元宗简,求做邻居。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现有友情神话,无数情景喜剧描摹着群居的喜怒哀乐,


《老友记》、《武林外传》、《爱情公寓》……




这些堪称友情范本的故事,里面满是热热闹闹的烟火气。





如果即将走入生命的暗夜,浸泡其中,也许会觉得这一遭总算值得。
欢迎探讨,你理想中的老年生活是什么样~


图源:梦想改造家,壹集COLLECTION
- END -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每天早上6:30不见不散 

喜欢请分享,满意点个赞,最后点「在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普象工业设计小站”(ID:iamdesig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