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如从心享的角度而言,它对人的吸引力远甚于对人的需求度。不论是代表中华文化的书法艺术,还是西画东渐带来的油画作品,抑或是有着悠久历史的版画创作,无不散发着独有的时代精神与人格气象,在不断将美的概念深研与播撒的同时,更点亮了人类的智慧火花与心灵之光。
本期艺术现场将继续为大家分享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守正创新——中国国家画院2022年度收藏作品展”中部分艺术家的作品。由于无法亲临现场,本次观展记录的作品均来自中国国家画院官方网站。
书法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精神符号之一,它以汉字为表现对象,渗透了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从而区别于世界各国的文字艺术。而几千年来人们对于书法艺术的解读,也为后人逐渐还原出一个墨染于竹简与纸张上的玄色人间。
中国书法艺术以汉字的字形为表现内容,求得象形与抽象的统一,在长期的实践发展与应用中,形成了以字体演变、流派风格、书学文献为特色的历史和文化,不但具备视觉审美意义,更蕴含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曾指出“依类象形”谓之“文”,“形声相益”谓之“字”。可见中国文字形体构造多取材于“象形”,而正是这种象形为中国书法艺术的表现提供了丰富的依据与素材。
汉字中所指代的“象形”与一般绘画中提到的造型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对事物简化和省略后基本体态的概括。汉字的结构是对自然“形势”的审美概括和提炼,书写者用笔的快慢节奏,形成了笔法中基本的审美要素,渐而发展为一种可以传递美感和情感的艺术。
中国书法的传承与发展,丰富了历代书法家的书写技巧,形成了特有的技法体系。作为一种情感的抽象概括,中国书法常以“法”写“心”,以“物”观“道”。可以说,从汉字的以形示意到笔法上的表情达意,中国的书法艺术无不浸润着中国文化中以“简单”指代“繁复”、用“空灵”表示“具体”的哲学思维。
油画、版画、雕塑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表示,新时代迈进新征程,艺术家的作品在突出学术性、创新性的同时,还要倡导中国精神,既要为人民而书写,更要创作出更加富有温度的艺术精品,进而推动新时代美术创作的蓬勃发展。
-
油画
随“西画东渐”而来的油画为中国艺术增添了全新的时代活力。中国现代油画家在写实主义和“家国”情怀的双重驱使下,不仅构建了许多辉煌的作品,而且创造出了中国油画的新面貌。
-
版画
尽管中国版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近现代以来的创作型版画却源于欧洲。在传统资源的现代转换、跨文化的探究以及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方面,版画均表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可以说,今日中国之版画,已跻身世界一流行列。
-
雕塑
中国近代雕塑是在借鉴欧洲经典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从俄、苏等国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中国雕塑家在向外国雕塑学习的同时,又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意识,即对雕塑民族化的追求。新一代雕塑家们在技术、材料创新中砥砺前行,不断寻找新的创作理念与方法,由此涌现出一大批充满新时代精神的力作,标志着当代雕塑鼎盛时期的到来。
从中国艺术的历史发展中,人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书法与绘画在继承、渐进方面的基本过程。历经千年的积淀、拓展、研习、创造,中国艺术的内涵不断被丰富,其艺术和文化的魅力也注定会在当代和未来得到有力的彰显。
“守正创新——中国国家画院2022年度收藏作品展”已行至尾声,下期,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带来全新的观展记录,再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眼缘艺志”作者:魨大王(ID:yanyuanyizhi)。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