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手冢治虫将电影手法带入漫画的那一刻,日本漫画从此走向新的纪元。
《新宝岛》开场画面
而当大友克洋的经典名作《阿基拉》于1988年上映时,世界开始承认了日本动画。
《阿基拉》
莫比斯曾说:“我一直把大友克洋的漫画摆在我工作台的左手边,那是灵感的来源”。
大友克洋虽然厉害,但也有争议。
与许多艺术风格强烈的大师一样,他们重形式,轻故事。
比如,他拍的《蒸汽男孩》有长达9年的制作周期,高达24亿日元的制作经费,但反馈却一般。
《蒸汽男孩》
评论虽两极分化,跟不上时代的说法也不绝于耳,但唯独一样世人公认,他堪称某种方面的极致。
最近,大友克洋说要酝酿新作,期待的同时,也与大家一起聊聊这位艺术家吧!
提起大友克洋,大多人知道的是《阿基拉》。
虽因动画电影出名,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友克洋首先是一位杰出的漫画家。
“日本漫画分为大友之前和大友之后。”
神仙画师,速来集合!
*注:本大赛特设综合组(18周岁以上)和少儿组(3~17周岁),少儿组除金、银、铜奖外,更有优秀少儿插画、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组织机构多重大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金城漫与画”(ID:jinchengmanyuhua)。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