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珍丨武当山南岩宫玄帝殿复原研究

拾珍丨武当山南岩宫玄帝殿复原研究

本文在对建筑遗存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明初官式建筑的实例和相关的文字、图像资料,对明初敕建的武当山南岩宫正殿——玄帝殿的建筑形制进行了复原探讨,并对明初武当山官式建筑的风格进行了比较研究。

武当山南岩宫玄帝殿复原研究

Research on the Restoration the Xuandi Hall of the Nanyan Palacein Wudang Mountain



白颖 贺从容 王贵祥

武当山南岩宫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特区紫霄村,东连紫霄宫,南向天柱峰,西邻青羊涧,北瞰五龙宫,是非常重要的道教道场。南岩宫初创于唐,宋、元初具规模,唐吕洞宾、宋曾大宥、汪真常、元张守清曾于此修道。元至大三年(1310年)建为“天乙真庆万寿宫”,皇太后赐宫额并赐张守清为“体玄妙应太和真人”,延佑元年(1314年)赐加宫额“大天乙真庆万寿宫”。元末战乱中大部分殿堂焚为废墟。


明永乐九年至二十二年(1411—1424年)间明成祖朱棣大建武当道观,南岩宫为敕建的七宫九观之一。按有关记载,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平定天下时,曾得真武大帝暗中佑助,因此明朝开国后在南京立庙奉祀真武。到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对真武大帝的崇奉达到鼎盛。明成祖原为燕王,后来起兵与其侄建文帝争夺帝位时,为争取天下臣民归顺自己,曾制造真武大帝显灵保佑的政治神话。因此他上台后,多次下诏褒奖真武,宣称:“奉天靖难之初,北极真武玄帝显彰圣灵,始终佑助,感应之妙,难尽形容,怀报之心,孜孜未己。”为了酬报神恩,明成祖下令全国各地大修真武庙。武当为真武传说中的真武飞升之地,自永乐十年(1412年)起,成祖“特命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等把总提调”,大修武当宫观,以谢靖难真武庇佑之恩。明王世贞(1526—1590年)《武当歌》描述当时的修造情况:“是时岂独疲荆襄,雍豫梁益皆为忙。少府如流下白撰,蜀江截流排豫章。太和绝顶化城似,玉虚仿佛秦阿房。南岩宏奇紫霄丽,甘泉九成差可当。十年二百万人力,一一舍置空山傍。


此次修造,南岩宫共建成了玄帝大殿、龙虎殿、玉皇殿、圆光殿、五祖殿等一组规模较大的道观,明嘉靖年间(1552年)又扩建至六百余间。清同治初年,道士杨来旺又对南岩宫建筑进行大规模的修缮,历时10余年。建国后,1956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将南岩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南岩宫作为武当山古建筑群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996年,国务院将南岩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1  南岩宫总平面图


南岩宫玄帝殿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是南岩宫的正殿,坐南朝北,位于甘露井后的高大崇台之上,是全宫最壮观、形制等级最高、海拔最高的建筑,也是南岩宫建筑群的构图中心、空间序列的最高潮部分,从玄帝殿可俯瞰整个南岩宫,位置十分重要。(图1


民国十五年(1926年)南岩宫因祭祀活动油箱失火致使200余间建筑被焚,玄帝殿亦在其中。民国十六年(1927年)有住持道士在明代基址上募建龙虎殿、西道房、西配殿,玄帝殿因工程浩大一直未建,仅在殿址的须弥座上覆以一座青瓦小殿,以保护神像。在明代完整的南岩宫建筑群中,玄帝殿的建筑究竟是什么样的形式,已无照片可证,文献记载也十分模糊,因此长久以来对其建筑形制不甚清楚。但是依据遗存现状调查、文献记载、明官式建筑遗存分析,我们可以从基本形制、大木作、瓦作等几个方面对其原有形制进行一些探讨。


1 玄帝殿复原依据

1.1 遗存现状调查与测绘


目前南岩宫玄帝殿尚保存有二重石台基和台明、石栏杆、地面墁砖、柱础、须弥座、明代泥塑、残墙和残墙内炭化的壁柱以及部分瓦件。


首先,对于玄帝殿形制复原而言,最重要的是台基、柱础和墙体,由此可比较清晰地了解地盘柱网、柱径、柱高、墙高等情况。二重石台基外轮廓均呈长方形,崇台高4.05米,东西通长30米,南北通宽6.1米;月台高2.95米,东西长21.75米,南北宽6.2米。建筑台明高0.23米,东西长29.85米,南北长22.05米;台明边缘通长铺阶条石,均宽0.64米,厚0.28米。作为比较坚固的石作,二重台基与台明受扰动程度很小,保存了比较完整的原状。柱础遗存共有36个,檐柱、山柱的柱础底边皆为方形,边长1.08米,有鼓镜,直径为0.70米;老檐柱方柱础边长1.24~1.27米,鼓镜直径为0.84~0.89米;明间四棵金柱方柱础边长均为1.27米,鼓镜直径为0.845~0.89米,高10.8公分,其中东侧两棵金柱上放置有鼓形石墩,高33~35公分,直径85~88公分。柱础是否为明代遗存很难判断,但其位置应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明代的柱网:面阔进深均为五间,东西通面阔为26.18米,南北通进深为18.33米,面阔方向各间尺寸依次为:2.50米,6.39米,8.40米,6.39米,2.50米;进深方向依次为:2.50米,3.69米,5.95米,3.69米,2.50米。



(a)南岩宫玄帝殿遗存正面

(b)从南岩宫东南山道上看玄帝殿遗址

图2  南岩宫玄帝殿遗存外观


现存有部分残墙,最高点4.01米;山墙下碱内高1.265米,外高1.275米;砖共有13层,下碱用砖规格:长0.375×厚0.96×宽0.17米;墙身用砖规格:长0.39×厚0.135×宽0.185米。(图2、图3


(a)玄帝殿遗址柱础及地面

(b)玄帝殿外墙遗存
图3  玄帝殿遗址柱础、墙体遗存


除此之外,南岩宫侧院留存有部分尺寸较大的残瓦,筒瓦长平均为36.3厘米,直径18.3厘米;滴水长平均为36厘米,宽29厘米,高21.7厘米。瓦面有绿色与黑色两种,瓦当头有黄琉璃莲花纹样。现存瓦件琉璃的色彩与南岩宫现存焚帛炉等明代琉璃件色彩比较接近,瓦件的尺寸也提供了一定的遗存信息。


另外,还有一些其它砖石遗存保持着原有风貌,反映了明初的一些设计信息。各层台基围以石栏杆,每单元长在1.22米~2.55米之间,较为随机地灵活用料,栏板高0.97米,厚0.14米;望柱高1.50米。台明地面有四块1.47×1.80米的分心石,其余均为二尺金砖墁地,纵向错缝,金砖规格为0.62米×0.62米,共计366.43平方米,954块。石雕须弥座大小共7座,保存较好。其中,明间大须弥座长7.77米,宽4.31米,高1.62米,保存较为完整;东次间三座,长1.745米,宽1.44米,残高0.33米;西次间三座,长1.745米,宽1.44米。明间须弥座台上的主像(坐式),通高4.12米,通宽2.66米,厚1.42米,两边侍童(站式),通高2.4米,通宽0.88米,厚0.5米。


1.2 文献与图像资料


文献方面,明代任自垣、方升编撰的《敕建大岳太和山志》、卢重华编撰的《大岳太和山志》,民国熊宾等编撰的《续修大岳太和山志》、1994年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武当山志》对南岩宫有所提及,对玄帝殿的建筑形制未见具体的文字描述,但志书中的附图从正面和侧面提供了玄帝殿的形象资料的参照。


另外,北京白云观所藏明代所绘的“太和山瑞图”提供了明初武当山诸宫观非常可靠且具体的形象资料,其中的南岩宫图中就有玄帝殿的正面形象。此图是正统年间明英宗钦赐给北京白云观的。图中所绘内容为明代永乐年间修建武当山诸宫观时真武大帝显灵,显现祥瑞彩云、八面皂旗等瑞应的情形。朱棣营造武当宫殿时,张信和沐昕在武当山除指挥宫观修建工程外,还专门搜集修建期间的各种“瑞应”向朝廷汇报,以强化君权神授的舆论,证明靖难继统的合法性,巩固明成祖的统治地位。而明成祖对此类“瑞应”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或将武当山进献的榔梅赐给张天师,或将“瑞应图”出示百官,让大臣们相互传看。如,永乐十一年(1413年)六月戊申,礼部尚书吕震以武当山出现五色彩云为“瑞应”,率百官朝贺。明成祖遂敕谕群臣说:“武当创建宫观,上资皇考、皇妣之福,下祈天下生灵,如岁丰人康,灾沴不作,此朕素愿。今兹祯应,盖皇考、皇妣之福,而山川效灵所致。”张、沐等人为了广泛传播这类神话,还把这些“瑞应”事迹绘成图画,附在《玄天上帝启圣灵》一书中,“庶以扬其异”。后来这些“瑞应”又被编成《大明玄天上帝瑞应图录》,收入《正统道藏》,“使览者知所敬信焉”。白云观所藏“太和山瑞图”也属此类性质,此图虽不一定是张、沐所献的原图,但描绘细致,又为皇帝所赐,或许即以张、沐所献瑞应图为底本绘制。因此,此图当为明初武当山宫观最为可靠的形象资料。


1.3 复原研究可参考的明官式建筑


南岩宫玄帝殿为明初官式建筑,明官式建筑没有明确的法式规定文献流传,其做法介于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之间的过渡时期。因而现存的明代官式建筑遗构,是玄帝殿复原研究的一个重要依据。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与玄帝殿同一批建成的武当山其它宫观的殿宇。在当时的七宫中,太和、玉虚、净乐三宫地位较高,金顶的太和宫,位于全山最高峰天柱峰,正殿冶铜为殿,饰以黄金,在七宫中占据特殊地位;玉虚宫规模最大,“为山中甲宫,凡遇为国为民修崇醮,须设总坛于此”,正殿规模为七间;净乐宫规制次于玉虚宫,但高于它宫,正殿规模为五间;南岩、紫霄、五龙宫也是七宫中的重要建筑,都是以形胜而著称,南岩、紫霄二宫位置接近,总体规模也相当,五龙宫总体规模稍大。遇真宫在七宫中,规模最小,正殿仅为三开间。


紫霄宫与南岩宫相距仅2.5公里,虽经历代修缮,其正殿的主要结构仍保持明初官式之原貌,为目前武当山七宫中仅存的明代木构大殿。更重要的是,对比南岩宫玄帝殿现存之基址与紫霄殿木构可以发现,南岩、紫霄二宫正殿之地盘尺寸各间几乎完全相符,台基形式也几乎完全相当,残墙最高点的高度亦与紫霄宫大殿下檐墙高相同。据武当山道教协会原副会长庞高成(88岁)和原籍武当山回龙观、1952年曾率工匠维修武当宫观的离休老干部张玉成老人(90岁)回忆,南岩宫大殿与紫霄宫大殿一模一样,因此紫霄宫大殿可以作为复原研究最重要的直接参照。

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的金殿,虽为铜质仿木建筑,但精确地反映了明初官式建筑的样式特征;始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的两仪殿,现为南岩宫仅存的明代木构殿宇,虽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曾作过修缮,仍可见一些明初武当山地区的木构做法;建于永乐十五年(1417年)的遇真宫大殿,虽在2002年失火烧毁,但留有比较详细的测绘资料和照片。


(a)紫霄宫紫霄殿

(b)遇真宫大殿(已毁)

(c)太和宫金殿

(d)南岩宫两仪殿

(e)南岩宫焚帛炉

(f)玉虚宫焚帛炉

(g)紫霄宫焚帛炉

图4  武当部分明官式建筑遗存


明初敕建的南岩、紫霄、玉虚等宫的焚帛炉,为砖石琉璃建筑,清晰地反映了斗栱、小木作、彩画等形象。(图4


另外,其它现存明初官式建筑还有北京明十三陵长陵祾恩殿(14091427年)、长陵祾恩门(1409—1427年)、青海乐都瞿昙寺隆国殿(1427年)、四川平武报恩寺大殿(1440—1446年)、北京社稷坛前殿(1425年)、北京社稷坛后殿(1425年)、北京智化寺万佛阁(1444年)、智化殿(1444年)、藏殿(1444年)、大智殿(1444年)、天王殿(1444年)、北京法海寺大殿(1439年建,1504年重修)、北京故宫神武门(1420年)等,虽然有地方做法和时间上的差别,它们还是能够提供明官式建筑的一些规律。

2 南岩宫玄帝殿建筑形制研究


2.1 地盘


根据柱础尺寸,基址遗存的柱础可分为两类,周边一圈柱础较小,柱础石为1080X1080,柱顶石顶面直径为700;内圈柱柱础石约为1270X1270,柱顶石顶面直径为850或890。可以看出周边柱子柱径偏小,与其它础径相差较多,推测周边柱可能为副阶柱,如此南岩宫玄帝殿就可能与紫霄宫大殿类似,为重檐副阶的形式。


根据对玄帝殿现有基址遗存的测绘数据,台明上柱础中心间距面阔方向依次为:2500,6390,8400,6390,2500;进深方向依次为:2500,3690,5950,3690,2500,所反映的柱网尺寸与紫霄殿柱网尺寸极为类似,相差最大处不过6厘米。折合成明尺约为:面阔方向:8尺,20尺,26.5尺,20尺,8尺,进深方向:8尺,11.5尺,18.5尺,11.5尺,8尺;营造尺取31.7厘米/尺。(图5


图5  南岩宫大殿遗址平面


我们将明初部分副阶殿堂式建筑之开间进深尺度列出作一比较。


表1  明初殿堂式重檐木构地盘尺寸比较

注:表中数据单位为明营造尺,取1尺=0.317米。


表中可以看出,紫霄殿、玄帝殿与玉虚宫正殿的明间面阔尺寸较大,且几乎完全相同。推测为回廊部位的地盘数据,三殿也几乎完全相同。这说明武当营造时,建筑的设计施工当有一定的规律,并且作为基本模数单位(比如斗口、营造尺长等)的数据,很有可能是一致的。作为等级最高的建筑之一,长陵祾恩殿的地盘各间(尤其是明间)尺寸更大。而地处西北的官式建筑瞿昙寺隆国殿地盘尺寸则呈现出与上述几例不同的特点:该殿面阔方向各间尺寸差别相对较小,虽然其它各间尺寸与玉虚宫大殿接近,但地位最重要的明间尺寸明显小于玉虚宫大殿。


2.2 屋顶样式

明代《大岳太和山志》所存的两幅南岩宫图中反映出了玄帝殿形象(图6),南岩宫建筑群中最高的建筑单体应为玄帝殿无疑。虽从正面示意图看,玄帝殿有重檐庑殿顶之嫌,但侧面图的小歇山屋面即排除了这种可能。两图相对照可以看出南岩宫正殿玄帝殿为重檐歇山的形式,南岩宫龙虎殿单檐歇山的画法亦可为一旁证。因此初步认为其与紫霄宫大殿类似,为重檐歇山建筑。

图6  地方志中的南岩宫图


北京白云观所藏的“太和山瑞图”中则更清晰地表达了南岩宫玄帝殿的建筑形制。该图绘制工整,尤其是建筑的表达清晰准确。对比白云观所藏“太和山瑞图”中所绘建筑与遗址现状来看,图中所绘玄帝殿为五开间,与现存遗址平面反映的信息相符合;图中玄帝殿的二层基坛,一层于两侧设台阶,二层于中间设台阶的形式,也与遗址现状吻合;另外,院落的整体布局,院中甘露井的位置以及道路走向,均符合实际情况。因此,可以认为“太和山瑞图”真实反映了明初南岩宫修建时的实际状况。图中的玄帝殿,清晰地表达为重檐歇山顶的形制。(图7


图7  白云观所藏“太和山瑞图”(南岩宫)


2.3 建筑高度

古建筑的院落布局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视觉上的关系,即从前一进建筑看正殿,前一进建筑的后檐应该比正殿高出一段距离,露出一部分天空使得对正殿的欣赏有一个比较完整舒适的构图。而用现在的视角几何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一构图关系中同时存在一个人眼观察比较舒适的视角(30度左右)。

南岩宫的布局中应当有这种视线关系存在。依此,我们对南岩宫玄帝殿院落的空间进行高度分析。根据对南岩宫玄帝殿院落的过白研究(图8),可以推断出玄帝殿的大致高度范围,屋脊高度应该在约19.9米以下,与紫霄宫大殿的高度比较接近。

图8  南岩宫主院落视线分析


2.4 斗口

2004年1月10日与武当山特区文物局实测紫霄宫大殿,斗口尺寸为10.5厘米,约合明尺3.3寸,相当于清《工程做法》规定的六、七等斗口之间。从下表中可见,与南岩宫玄帝殿及紫霄宫大殿年代、规模相近的瞿昙寺隆国殿斗口大约为11厘米,数值比较接近。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下表可知,明代斗口尺寸和建筑单体的等级之间,已无直接的对应关系。因此,这一数值应该是明初建筑斗口序列中比较合适的尺寸。玄帝殿复原斗口尺寸亦取10.5厘米。


表2  明初建筑斗口用材表

建筑

斗口(厘米/寸)

建筑

斗口(厘米/寸)

长陵祾恩门(14091427年

8/2.5

神武门城楼(1420年

12.5~13/3.9~4.1

长陵祾恩殿(14091427年

9.5~10/3~3.15

遇真宫大殿(1417年

约为10/3.15

北京社稷坛前殿(1425年

12.5/3.9

智化寺万佛阁(1444年

8/2.5

瞿昙寺隆国殿(1427年

11/3.5

武当山紫霄殿(1412年

10.5/3.3

2.5 小结


南岩宫与紫霄宫敕建时的等级相当,南岩宫正殿玄帝殿的等级也应与紫霄宫大殿基本相当。从遗存情况和上述分析看,南岩宫玄帝殿与紫霄宫紫霄殿在地盘、屋顶形式、建筑高度上都极为相似,借用宋《营造法式》的描述方式,当为殿身双槽周匝副阶的重檐歇山顶殿堂式建筑。


由于南岩宫玄帝殿的平面布局、外观形式与同时期、同地区的紫霄宫大殿几乎完全相同,因此,大木结构复原绝大部分可参照紫霄宫大殿的做法,通过与其他明官式建筑的比较,我们也可以看到其所取尺寸和做法的合理性;一些具体的细节,复原设计将在比较武当山几例明代遗存的基础上分析鉴别,进行合理的推测。

3 大木作复原


3.1 柱

柱径:以紫霄宫殿之柱径较之于宋《营造法式》与清《工部工程做法》,可见除副阶柱以外的柱径均远大于法式规定的殿堂柱“两材两栔至三材”的尺寸,而与清《工部工程做法》的规定比较接近:副阶柱略小于清檐柱径6斗口的规定,老檐柱径约为6斗口,金柱径约为7.2斗口。南岩宫玄帝殿基址础石与紫霄宫础石尺寸基本相当,故柱径按照紫霄宫大殿取值,分为三等:周圈副阶柱径取560(5.3斗口),老檐柱径取640(6斗口),殿身金柱径取760(7.2斗口)。


柱高:


檐柱:南岩宫玄帝殿残墙最高点与紫霄殿墙高基本相同,约为4米,平面尺寸亦相似,总体高度亦接近,因此副阶柱取与紫霄殿同高比较合理,取5.25米(50斗口)。


老檐柱:根据傅熹年的研究,宋、辽建筑副阶柱与檐柱高之比多为约1:2的关系,比如晋祠圣母殿(1023—1031),副阶柱3.86米,檐柱高约为7.70,接近2倍;辽应县木塔(1056)底层副阶柱高为4.27,一层塔身柱高为8.85,为副阶柱的2倍;元北岳庙德宁殿(1270)副阶柱高4.89,上檐柱高9.96,亦为2倍的关系。明初的部分建筑中,此规律仍然存在。在明之后,某些建筑的副阶柱比殿身檐柱有大于1/2的趋势。紫霄殿副阶柱高5.25,殿身檐柱高10.33,二者之比为1:1.97,接近1:2的比例,符合明初建筑的时代特征。南岩宫玄帝殿殿身柱高复原亦采用10.33米(98斗口)。


金柱:此殿为殿堂式结构,故殿内金柱高与殿身檐柱高同,取10.33米(98斗口)。


生起:据2004年武当山特区文物局对紫霄殿副阶柱的实测结果,柱逐间生起约1.5厘米,约合明0.47寸。这一数据比较符合明初建筑的生起规律。明代建筑中,生起已经趋于消亡,生起的数值与宋营造法式的规定(逐间生起2寸)已经相差甚远。但生起在明初建筑实物中仍普遍存在,在南岩宫玄帝殿中的复原中应反映此特征,取值同紫霄殿。


侧脚:留存下来的明初木构大殿多有侧脚,可以说侧脚在明初应该是比较普遍的特征。据2004年武当山特区文物局对紫霄宫大殿的测量,正面与山面侧脚值约为6~8厘米(1.9~2.5寸)。因此,南岩宫玄帝殿复原中的侧脚值正面与山面都取6厘米(1.9寸)。


3.2. 斗栱


平身科:


(a)金殿下檐平身科斗栱

(b)遇真宫大殿平身科斗栱

(c)紫霄殿下檐平身科斗栱

图9  金殿、紫霄殿以及遇真宫大殿溜金斗栱图


溜金斗栱是明代遗构中常见的斗栱形式,祁英涛认为其“尚保留明代以前真昂后尾的形式”。武当的明初官式建筑,如金殿、紫霄殿以及遇真宫大殿中都使用了溜金斗栱。(图9


斗栱的出挑层数在宋、清两代的规制中,都与建筑物的等级直接相关。现存明代建筑中,等级最高的斗栱为九踩重昂重翘斗栱,实例如明长陵祾恩殿上檐斗栱,太庙大殿上檐斗栱,以及武当山金殿,这些建筑本身相应的也是明代等级最高的建筑。紫霄殿下檐采用了五踩重昂斗栱,上檐为七踩单翘重昂斗栱。下檐使用了溜金斗栱,上檐斗栱后尾斜伸至天花以上的金檩下。紫霄殿采用的斗栱等级仅次于皇家最高等级的建筑。基于南岩宫与紫霄宫的等级地位接近,玄帝殿的斗栱应与紫霄殿相同。

图3  明重檐建筑上下檐斗栱类型表

大殿

上檐斗栱

下檐斗栱

长陵祾恩殿(1409—1427年)

九踩重昂重翘后尾起斜杆

七踩单翘重昂溜金斗栱

故宫神武门(1420年)

七踩单翘重昂后尾起斜杆

五踩单翘单昂溜金斗栱

瞿昙寺隆国殿(1427年)

七踩单翘重昂后尾平置

五踩重昂后尾平置

武当山金殿(1416年)

九踩重昂重翘斗栱

七踩单翘重昂溜金斗栱

武当山紫霄殿(1412年)

七踩单翘重昂后尾起斜杆

五踩重昂后尾溜金

平身科数目是宋官式与清官式建筑最为显著的区别之一。宋《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二》“总铺作次序”条规定“当心间须用补间铺作两朵,次间及梢间各用一朵。”,宋代的实例心间的补间铺作数目也大多小于两朵。清官式建筑,斗口尺寸显著减小,明间平身科数目明显增多。处于过渡期的明官式建筑,明初的实例就显示出斗口尺度的缩减和平身科数目的增多已经初步完成,明长陵祾恩殿斗口取值与清官式建筑已经十分接近,明间平身科数目已达到8攒,次间、稍间依面阔尺度递减。


表4  明官式建筑面阔方向平身科数目表

大殿

明间

次间1

次间2

次间3

梢间

长陵祾恩殿(1409—1427年)

8

6

6

6

6

故宫神武门(1420

6

4

4

1

瞿昙寺隆国殿(1427

4

4

4

0

武当山金殿(1416

10

3(上檐2)

武当山紫霄殿(1412

6

4

1

武当山遇真宫大殿

6

4


清官式的平身科间距——攒当通过与斗口取值呈11的倍数关系,已经成为建筑平面尺度的模数。而根据祁英涛和郭华瑜的研究,明官式建筑中,各间攒当并不完全相等,多在11斗口上下浮动,取值一般在10~12斗口之间。取紫霄殿平身科数目与其斗口、地盘尺寸计算,发现各间攒当不等,取值基本符合上述规律。鉴于南岩宫正殿与紫霄殿地盘尺度接近,斗口取值亦与之相符,平身科的配置当与紫霄殿相似,攒当尺寸根据地盘尺寸的微差略作调整。(表5


表5  紫霄宫紫霄殿与南岩宫玄帝殿平身科配置与攒当取值表

面阔方向

进深方向

明间

次间

副阶

明间

次间

副阶

平身科数目

6

4

1

4

2

1

紫霄殿攒当取值(斗口)

11.4

12.1

12.1

11.3

11.6

12.1

玄帝殿攒当取值(斗口)

11.5

12.1

12.0

11.4

11.7

12.0

柱头科:


宋《营造法式》中,无论是柱头铺作还是补间铺作,所用栱、昂的宽度皆为10份。而清官式中,则明确规定,头翘或头昂为2斗口宽,挑尖梁为4斗口宽,柱头科的翘、昂至挑尖梁头宽度呈递增的趋势。明官式建筑的实例呈现出从宋官式至清官式的过渡状态。


考察明官式建筑柱头科构件的宽度,柱头科翘昂的宽度在晚期实例中自下而上逐层加宽,少数明初实例中各层同宽(北京法海寺大殿),而大多数明初至明中的实例中,翘昂同宽,挑尖梁的宽度宽于翘和昂,有些可达3斗口以上(北京社稷坛前殿、北京智化寺智化殿、北京长陵祾恩殿、青海乐都瞿昙寺隆国殿)。(图10


(a)北京法海寺大殿 

(b)武当紫霄殿下檐

昂、翘、梁头各层同宽

(c)青海瞿昙寺隆国殿上檐 

(d)北京社稷坛前殿
昂、翘同宽,梁头的宽度宽于翘和昂
图10  明中、前期官式建筑柱头科斗栱样式比较


考察武当山的其它明代建筑,紫霄宫大殿的上下檐斗栱柱头科翘、昂与梁头宽度相同,均为170,合为1.62斗口;遇真宫大殿的柱头科头昂与二昂宽度相同,介于1斗口与2斗口之间,梁头宽度介于2斗口与3斗口之间;金殿下檐柱头科斗栱头翘、头昂、二昂等宽,约为平身科斗口的2倍左右,最上端的梁头比翘和昂略宽,为平身科斗口的2.5~3倍左右。上檐柱头科的栱、昂、梁头的宽度比例与下檐类似。武当山诸实例中,金殿、遇真宫大殿、以及紫霄殿等,梁出头的部位都做成一翘托梁头的形式。(图11

(a)武当紫霄殿下檐柱头科斗栱测绘图

(b殿柱头科与平身科

(c)遇真宫大殿柱头科与平身科
图11  武当山地区明初官式建筑柱头科梁头做法


南岩宫玄帝殿的柱头科采用明初比较常见的做法,出挑梁头宽度定为3斗口,柱头科各翘、昂宽度相等,取紫霄殿1.62斗口的数值。出挑梁头采用紫霄宫、金殿和遇真宫大殿的翘托梁头的形式,梁头平切,不做成清式挑尖梁头的形式。(图12


图12  南岩宫玄帝殿下檐柱头科、平身科斗栱复原设计图

角科:


参照相关实例,配合柱头科的做法,角科斗栱45度方向构件的宽度大于正交方向的栱昂宽度,为1.62斗口。


3.3 架高与举架

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对挑檐檩上皮或檐檩中至脊檩中心的垂直距离与前后挑檐檩中到中的水平距离之间的比例都有明确的规定。宋《营造法式》规定,殿阁建筑,三分举一(举高/架深=1:3),厅堂建筑四分举一(举高/架深=1:4),再根据筒瓦、板瓦的不同略作调整。清《工部工程做法》中规定九檩大木举高与架深之比为1:2.86。


表6  明初至明中部分九檩大木举高/架深(H/D

建筑

举高/架深(H/D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大殿(1412年)

1:3.26

北京社稷坛前殿(1425年)

1:2.92

青海乐都瞿昙寺隆国殿(1427年)

1:3.22

北京法海寺大殿(1439年)

1:2.94

北京大慧寺大殿(1513年)

1:2.7

北京历代帝王庙正殿(1530年)

1:2.9

北京先农坛神厨正殿(1532年)

1:3.6

北京先农坛拜殿(1532年)

1:3.02

北京太庙戟门(1545年)

1:3.2

 

明代大部分的九檩大殿在1:2.7至1:3.2之间。参照紫霄宫大殿的数值,南岩宫玄帝殿复原中,架高与前后挑檐檩心间距之比为1:3.2左右。


明代的步架不等的现象在实例中比较普遍,而宋式或清式对官式建筑的规定是以等步架为主。明代的步架不等现象,首先是檐步大大超过金步和脊步;金步和脊步的关系上,很多实例中是由金步——脊步逐渐递减的,金步与脊步基本相等的实例也比较多,还有的是脊步与上金步等分,数值大于或小于中金步与下金步。紫霄宫大殿就属于最后一种,上檐檐步的尺寸为2300(7.26尺,22斗口),下金步为1340(4.23尺,13斗口),上金步与脊步分别为1460(4.61尺,14斗口))与1470(4.64尺,14斗口),其中上金步与脊步可视作均分。檐步尺寸的扩大使上檐溜金斗栱的后尾可以压在下金檩下。遇真宫大殿的步架宽度亦为这种情况,该殿为7檩单檐歇山建筑,各步架尺寸依次为,檐步2370,金步1626,脊步与金步等。二殿在檐步都使用了溜金斗栱,斗口尺寸接近,檐步的尺度也相对接近,推测为明初敕建时的统一做法。


在南岩宫玄帝殿复原中,我们采用与紫霄殿同样的结构,依照玄帝殿的平面尺寸对紫霄殿的步架略作调整,调整后的檐步采用2350(7.41尺,22.5斗口)的数值,下金步为1340(4.23尺,13斗口),上金步与脊步同为1488(4.69尺,14斗口)。


关于举架,明官式并无定规,武当山各实例呈现出来的数据也无明显的规律,鉴于前文已推测南岩宫玄帝殿与紫霄殿高度相近,因此复原设计中,基本参照紫霄殿的举架规则。


3.4 其它

角梁:


图13  南岩宫焚帛炉角梁

图14  紫霄宫紫霄殿上檐角梁


武当山木构和砖石构筑物中,有不同的角梁做法。大部分金属或者琉璃的遗存的角梁都表现出类似清官式的老仔角梁合抱金檩的做法,如金殿、南岩宫焚帛炉等。(图13)紫霄殿上檐老角梁下皮略低于下金檩下皮,压于下金檩之下,而仔角梁则并未扣在金檩上方,而是更接近于清小式建筑的压金做法中仔角梁的做法。(图14)根据焚毁前的照片判断,遇真宫大殿的角梁采用的是类似清官式的插金做法,老角梁后尾高度较低,插入承托采步金的童柱。


南岩宫玄帝殿复原中,角梁做法上檐采用比较正式的老仔角梁合抱金檩的做法,下檐老仔角梁后尾插入上檐柱。


平板枋、额枋:


(a)紫霄殿下檐平板枋额枋

(b)金殿下檐平板枋与额枋

(c)遇真宫平板枋与额枋

图15  武当山地区各明初官式殿宇平板枋与额枋做法


金殿、遇真宫大殿及紫霄殿诸实例中,平板枋均略宽于大额枋,与清官式做法不同,留有宋元官式做法的遗意。平板枋与额枋端头做成类似清官式霸王拳的曲线。(图15

南岩宫玄帝殿复原设计中,与清官式相区别,平板枋亦宽于大额枋,参照紫霄殿的尺度,平板枋断面为220×380,大额枋断面550×290,小额枋断面400×250。

4 屋面瓦作复原


根据南岩宫所留残瓦和紫霄宫所留存的部分旧瓦可以看出,南岩宫玄帝殿的屋面瓦为琉璃筒瓦。根据实测,筒瓦长36.3厘米(1.15尺),宽18.3厘米(0.58尺),滴水长36厘米(1.14尺),宽29厘米(0.91尺),高21.7厘米(0.68尺),介于清官式琉璃瓦三到四样之间。


图16  南岩宫侧院琉璃瓦件

图17  玉虚宫焚帛炉黑琉璃绿剪边做法遗存

瓦件是中国古建筑最常更换的构件,紫霄殿目前屋面琉璃瓦已更换为蓝色。在南岩宫玄帝殿复原设计中,我们力图恢复明初敕建时所采用的屋面瓦色,采用了黑琉璃绿剪边的做法。关于瓦色问题,目前所知一关键资料是北京白云观所藏明代彩绘“太和山瑞图”中所绘的南岩宫的建筑形象。(图7)图中所绘建筑墙体皆作朱红色,屋顶为黑色屋面,山门及正殿屋顶作绿剪边。另外,从玄帝殿侧院残留的210余件残留瓦片来看,绿琉璃瓦33件,黑琉璃瓦97件,说明失火前南岩宫采用过黑、绿两种琉璃瓦件,其中绿琉璃有滴水瓦件,黑色琉璃瓦件只有板瓦和筒瓦两种,没有勾头和滴水,位置、尺寸大小都符合黑琉璃绿剪边的做法。(图16)此外,武当山地区可以看到多处黑色琉璃瓦的痕迹。武当山地区的明代建筑中也有黑琉璃和黑琉璃加剪边的实例,紫霄殿后檐部分保留着黑琉璃加绿剪边的做法,玉虚宫焚帛炉残留屋面中可以看出黑琉璃瓦绿剪边的痕迹。(图17)另外金顶中观的屋面也采用了黑琉璃瓦。


明代是琉璃技术大发展的时期,在琉璃的用色方面有其时代特征。黑琉璃在元代已经比较普遍,而明代延续了这种审美,“但仍以黑琉璃绿剪边居多,如,月坛、地坛、地安门火神庙、历代帝王庙及先农坛内都有这种做法”。至清代黑琉璃顶逐渐减少。南岩宫玄帝殿采用黑琉璃绿剪边符合这一时代特征。


建筑的色彩经常作为与建筑主题相关的古人思想观念的表达方式之一,五方的观念经常借助色彩来表现。如社稷坛坛台的四面围墙,取蓝、白、黄、黑四色琉璃象征东、西、南、北四方。武当山宫观建筑中采用黑色琉璃瓦,其原因在于其崇奉对象的特殊性。武当山诸宫观所供奉的主神多为真武大帝,真武本名玄武,其原型本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星宿神,象征上天二十八宿中的北方七宿。北方玄武与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合称为四方守护之神。按五行说,北方属水,色尚黑。因此,与真武大帝相关的装饰色彩常用黑色,如真武画像与塑像多为“被发黑衣,仗剑蹈龟蛇,从者执黑旗”。基于此,在明初修建南岩宫玄帝殿时,很有可能采用黑色琉璃瓦屋面。


明官式建筑的脊饰做法一般为仙人走兽和吻兽。紫霄宫大殿现用脊饰为后来修缮所改,据武当山文管所提供资料,1992年维修时宝瓶内曾发现清代铜钱,推测此种屋脊可能是清代所改,体现出后来的武当山地方风格,对玄帝殿复原而言参考价值不大。而同为明式的武当山金殿、焚帛炉、南岩宫两仪殿和焚毁前端遇真宫大殿的屋脊均采用了标准的明官式做法。因此,玄帝殿的脊饰采取明官式做法的可能性更大。(图18、图19)脊饰的大小参照琉璃瓦构件的样数,取三到四样之间的数据。


图18  紫霄宫紫霄殿下檐脊饰

(a)金殿正吻  

(b)金殿角脊
图19  太和宫金殿脊饰

5 门窗装修复原

南岩宫玄帝殿的门窗样式可以参照武当山现存(或有测绘资料留存的)明初官式建筑留存的门窗实例。

明代官式建筑多采用三交四椀棂花门窗。武当山地区的明官式建筑中,遇真宫大殿据其测绘图所示,采用了四抹头三交六椀棂花格扇门;紫霄殿采用了五抹头三交六椀棂花格扇门和三抹头的格扇窗,但年代已不可知;金殿采用了四抹头四椀棂花门,应为明初原物;南岩宫焚帛炉为明初原物,其门扇为类似四抹头三交六椀棂花的样式;南岩宫两仪殿亦为四抹头三交六椀棂花门。(图20)综合以上实物,南岩宫玄帝殿复原采用四抹头三交六椀棂花格扇门和三抹头三交六椀棂花格扇窗。


(a)遇真宫大殿(四抹头三交六椀棂花)

(b)紫霄殿(五抹头三交六椀棂花)

(c)紫霄殿(三抹头三交六椀棂花)

(d)金殿(四抹头四椀棂花门)

(e)南岩宫焚帛炉

(f)南岩宫两仪殿(四抹头三交六椀棂花)

图20  武当山地区部分明初官式建筑门窗遗存


6 结论


综合以上研究,武当山南岩宫玄帝殿复原图如下(图21)。

图21  南岩宫玄帝殿复原设计平面、立面、剖面图

大殿的修建工程从2004年7月开始,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于2006年8月底竣工并对游客开放。(图22


(a)2005年1月柱础修补加固

(b)2005年1月施工材料运输

(c)2005年6月上梁完成

(d)2006年落成

(e)2006年落成

图22 施工过程及落成后

朱棣即位后,准备迁都北京,于北京修建宫殿的同时,在武当修造宫观。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武当山的明初官式建筑的各方面,均体现出成熟的明代官式建筑做法的特点。明官式也正是在洪武朝到永乐朝的大量建设活动中,迅速定型,形成稳定的特征,并持续发展下来,开启明清建筑技术的新时代。

另外,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永乐朝的武当营造中,建筑尺度和某些做法,有着此次营造的统一特征。如建筑地盘尺度取值的规则化特点、建筑在斗口、步架取值上的接近,以及建筑柱头科梁头的做法、屋面色彩等。这一方面体现出此次营造中同批工匠做法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为了特殊目的建造的武当山宫观自身的特征。

(武当山特区文物局为本复原研究提供了大力支持,特表感谢!)


公众号图文有删节,完整阅读请参见《中国建筑史论汇刊》2009年第贰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标准引文格式如下,欢迎参考引用:

白颖,贺从容,王贵祥. 武当南岩宫玄帝殿复原研究[M]//王贵祥.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第2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81-105.


相关阅读


高平花石柱庙大殿尺度复原研究

保国寺大殿复原研究——关于大殿瓜楞柱样式与构造的探讨




2022年第1期

点击图片 直达购刊


2022年全年征订

点击图片 直达订阅 




也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新浪微博/Bilibili/澎湃新闻/今日头条:建筑史学刊

微信:jzsxkbjb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建筑史学刊”(ID:archhistory-journal)。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