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中标了三星堆博物馆新馆?

是谁中标了三星堆博物馆新馆?

一个根植于巴蜀大地,自然生长出来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

原创|匠山行记
编辑|躺会儿


由中建西南院团队原创设计,联合体方矶崎新+胡倩工作室担任项目顾问,在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及附属设施工程建筑概念设计方案全球征集中胜出。并成为最终中选实施方案。项目目前正在深化设计阶段,预计 2022 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01

项目背景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古蜀文化距今 4800 年,遗址出土众多国宝和数以万计精美文物,三星堆文物展现出的浪漫主义色彩,在中国青铜文化中独树一帜。 其繁复的工艺、 独特的造型和宏大的形体,反映了当时中国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在世界青铜工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自 2019 年 11 月三星堆遗址的全面勘探和重点发掘重新启动,不断有新的考古成果并有文物重器出土,三星堆遗址考古进入新时代。现有的两个展馆,共计 1.08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已无法容纳新文物展示,博物馆新馆的建设计划提上日程。此次概念设计规划用地范围位于遗址核心保护区东北角,总占地面积约 7.5 万平方米,新建博物馆及游客中心总面积约 54400 平方米,建成后的新博物馆将与现有的一、二号馆共同组成三星堆博物馆群,打造展陈形式多样化、现代化的世界级专题性博物馆。

现状航拍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三星伴月’的建筑地景化诠释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02

设计理念

1.1 “望”——总图布局 时空对望

三星堆遗址博物馆园区距成都 40 公里,位于广汉城西鸭子河畔。园区内部植被茂密,水系环绕,游客中心,一号馆,二号馆,研学馆,文创馆,文保中心等建筑散布其间。

在总图布局上,设计选择化零为整的策略,将博物馆新馆与游客中心一体化设计,自西向东分别布置库区、展区、游客中心,新馆三个体量单元向西南方向旋转,朝向三星堆遗址区方向,将遗址公园尽收眼底,形成博物馆与“遗址区”之间的时空对话。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体量生成分析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1.2“堆”——体量生成 堆列三星

古蜀王国城墙遗留下来的三个起伏相连的堆状遗址和北面新月状的月亮湾台地,形成“三星伴月”景观,“三星堆”由此得名。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设计将老馆经典的螺旋曲线外墙延续发展,作为三个堆体外形和空间的控制曲线。屋顶采用斜坡覆土形态,建筑消隐的融入场地,与对面一号馆斜坡形体左右呼应,建筑形成三个沿中轴排列的覆土堆体,寓意“堆列三星”。三个堆体的平面控制线延长相交于一点,平面夹角呈现严谨的几何逻辑,生成独特的形体韵律。

设计在“显”与“隐”、“新”与“旧”、“分“与“合”之间,寻找巧妙的平衡点,以恰当的姿态回应园区复杂的建筑现状和场地文脉。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1.3“眼”——公共空间 古蜀之眼
古蜀青铜面具通过极富表现力的眼睛,仿佛在与观众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在方案构思上,眼睛也作为建筑内部公共空间与外部遗址园区对话的窗口,巧妙地容纳了“时空螺旋序厅”和“圜流古今剧场”两个节点空间。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在“时空螺旋序厅”,环形的青铜楼梯环绕青铜大立人螺旋向下,与二号馆环绕青铜神树螺旋向上的中庭遥相呼应,向下探秘古蜀之源,向上展开未来之旅,“应天接地”,形成新旧建筑之间的对话与传承。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在“圜流古今剧场”,游客可观赏一场来自古蜀先民的情景短剧,也可透过“眼睛”,驻足欣赏老馆与遗址的景色。

寰流古今剧场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外立面采用玻璃幕墙和青铜遮阳板,堆体部分采用干挂米黄石板,虚实对比,形成三星堆标志性的“古蜀之眼”。

建筑立面构造层次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1.4 “展”——展陈空间 灵活布局
新馆共三个堆体,东侧两个堆体为展陈空间,西侧一个堆体为后勤库区。穿过游客中心向西,进入时空螺旋序厅,螺旋楼梯环绕尺度放大 6 倍的青铜大立人雕塑,让游客切实感受古蜀文明“沉睡千年,惊醒万众”的震撼。自序厅开始,通过设置灵活的观展流线,游客既可以通过“一笔动线”连续参观全部展厅,也可选择参观特定主题展厅。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观众依次进入“古城古国”展厅,“古蜀文明交流”展厅,“考古发掘历程”展厅,参观完一层后,通过螺旋楼梯,进入二层 ”圆形剧场“观赏情景短剧,再参观“艺术、神话与祭祀”展厅,”文物重器专题“展厅,”新考古成果“展厅。
参观完二层,观众通过螺旋楼梯可直达地下一层,游玩儿童乐园、或聆听学术报告。新馆临展厅位于展区最西侧靠近库区,相对独立,便于管理和快速换展。
新馆共 6 个常展厅和 1 个临展厅,展览面积 1.8万平方米。结构设计采用钢桁架楼盖,保证展厅为均为灵活无柱,可分可合的开敞空间,设备管线布置于空腹桁架层,实现设备、结构、布展空间的高度集成。展厅跨度约 15 到 30 米,一层展厅层高 8 米,二层展厅层高 6-12 米,通过楼板局部挑空,提供了 6 到 15 米不同高度的展厅,为灵活布展预留充分的条件。展厅北侧布置专用货运通道,便捷联系库区和展区。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1.5“畅”——交通组织 便捷顺畅
向新路右侧的生态停车场,可容纳 800 辆小汽车和 40 辆大巴车。大巴车和小汽车的车行入口分设南北两侧,相对独立。停车采用单元式布局,便于分区管控。游客停车后,穿过向新路,到达游客中心前区。
在向新路靠博物馆一侧,为乘坐出租车和网约车到达的观众设置了港湾式落客区。博物馆贵宾通过北侧或东侧车行入口进入园区,可到达园区贵宾楼和新馆东北角贵宾休息室。游客电瓶车始发站设置在游客中心入口处,方便游客更舒适地参观整个园区。后勤与货车运输通过北侧道路开口进入园区内部道路,方便到达博物馆西北侧的后勤库房区。

工作模型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1.6“融”——园区规划 “融旧纳新”
园区现存两条不同年代形成的轴线,布局零散,设计重新梳理了整个园区的参观动线,利用景观设计融合建筑,消解轴线,形成从游客中心开始,串联新馆,二号馆,祭坛,文保中心,一号馆的参观环线。让园区重新融合成为完整的生态公园。
 “堆列三星,古蜀之眼”,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的建设,将重塑园区空间格局与游览体验,在时光长河中留下刻度与烙印,塑造三星堆文化的新地标。 

二号馆现状螺旋中庭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03

其他方案

MAD 建筑事务所

MAD设计的园区新建筑群为一组六座东西向散落的木结构建筑。夕阳西下后,六座建筑仿佛变身成为三星堆青铜面具、黄金面罩背后那一双双目光如炬的眼睛,神形合一,让置身其中的人们仿佛游走在历史与未来之间。白天,建筑木质幕墙呼应了园区密林的自然气质。大跨度的木结构为建筑内部提供了开敞丰富的无柱空间,给予展陈最大限度的布局灵活性。顶部玻璃天窗为展厅连廊提供了自然采光的条件。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与文化遗产院 + 北京建院第七设计院
针对复杂的场地环境,设计采用了多维度的差异化处理:建筑由西至东逐渐升高,延续建筑破土而出的意向,同时也能削减一部分建筑体量。面向园区建筑是谦卑的融入覆土中的姿态,面向城市面是完整的建筑体量,面向鸭子河的一面呈现曲线的连续形态,与水面倒影构成奇幻的曲线。不同环境不同的处理方式让建筑自然的融入园区环境,同时也避免了简洁的建筑形态所带来的单一解读,既拥有城市界面的威严高大形象,也造就了一个根植于巴蜀大地,自然生长出来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以“浮·游”为题,通过六问六答,提出新的三星堆博物馆建筑设计的解决方案。建筑主体在筒阵的承托下以一种轻盈的姿态悬浮于基地,使园区景观与鸭子河连续贯通,融为一体。充分利用园区现状景观资源,统筹规划园区各板块功能,有效进行雨洪管理,呈现“与水为友”的和谐环境。建筑与环境充分融合,将场景再现式展厅和公共服务区嵌入到湿地公园之中,让室外景观成为室内空间的背景,打造沉浸式体验效果。





英国杰典国际建筑 + 艺术家韩美林 +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体

杰典建筑的中英联合设计团队希望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带来的是一个发现和体验的穿越前世今生的历程。设计采用“以场景取代建筑”的手法,通过空间叙事揭开三星堆曾经神秘的存在又消失了的故事。建筑下“隐”上“显”,以最接近大地的状态回归历史和场地自然文脉。抬起的展厅释放了公共空间、保留了现状的水面、开启了遗址公园与周边自然景观的视觉廊道,且将已消逝的古蜀国文明再次显现于城市尺度。建筑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传递了“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寓意,透过“三星堆之眼”打造“国宝级名片”和“超级文化IP”。


NEXT architects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体

新馆在土坡之上,以线性体量连通东西,形态沿园内水系进退,自然生成,融入地景,形成体验丰富的立体步行景观场所。东侧游客中心区域,因邻近住宅区,以地景绿化的方式面向住宅区,提升区域景观条件。西侧立面犹如地壳运动的断层,正对园区主轴线,通透的立面与新的园区入口大门结合,形成道路两侧的圆形集散广场,并以步行天桥连通,浑然一体。东南侧停车区域作为体验古蜀文明的序曲,建筑师建议打造一座集立体景观、生态停车、特色空间、文创及配套商业为一体的复合型文化公园。以叶脉状的立体漫游系统,让人们在人的尺度体验冲击平原的地貌特色。





版权声明:内容系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计成」编辑版本转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计成”(ID:jicheng-0102)。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