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出逃了

是时候出逃了




手机上的时钟跳到6月1日0:00的那一刻,窗外的烟花以及此起彼伏的引擎声将我们拉回“现实”世界。涌向外滩的人们印证了此刻压抑已久的欲望——“集体出逃”。


不想再回顾2019,现在即使不能立刻“出逃”,我相信起码真的可以开始计划眼前的2023了。也许我能压抑住报复性消费,但对旅行的渴望,可能再也压不住了...




年轻的时候,出于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安藤曾花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在路上。更确切地说,是以旅行的方式学习建筑、感受世界的存在


“20岁出头就来了一次环球旅行,感觉真的很好。现在再看那时的照片、录像,总觉意犹未尽。去触摸大地,去拾起泥土,看建筑,看米开朗基罗的建筑,亲手触摸米开朗基罗的建筑,我觉得那次旅行很好。”




1965年,也日本开放一般海外自由旅行的第二年,安藤忠雄用打短工的收入开始了第一趟欧洲之旅,为期7个月。从大阪坐火车到横滨,再坐船到纳霍德卡,转乘火车经西伯利亚铁路前往莫斯科。从前,前川国男以巴黎的柯布西耶为目标而踏上旅途时,走的也是同样的路线。再从莫斯科到芬兰、法国、瑞士、意大利、希腊、西班牙,最后从南法的马赛搭MM线客货两用船绕经非洲的开普敦,再到马达加斯加、印度、菲律宾之后回国。



第一次欧洲行,在印度洋上与僧侣一起打坐 ©《安藤忠雄全集》


“在感受地球如此之大的同时,我终于真切感受到了世界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一最为普通的事实。现在回想起来,那是充满不安的旅程。一个人在旅程中,只有思考,无法逃跑。没有钱,语言也不通。与想象的有很多的不同,每天是不安和紧张的连续。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的身体。那时的感受和我当时从事职业拳手的生涯有些类似。在被绳网环绕的四方形的拳台上,与对手相遇,只有奋起全力冲破极限与之较量。最后能够依赖的只有自己的力量。社会对我而言就是一个拳击台。”



“刚到欧洲时,最初双脚踏上的是芬兰的土地。接近北极的位置,气候非常严酷,但那是参观建筑的绝好季节。极昼天,太阳不会落下。连续步行参观建筑直到身体的极限。在芬兰探访阿尔瓦·阿尔托工作室的时候,很幸运遇到了他本人。并且接受他的邀请参观了他的自宅。在此之后,在瑞士、意大利、西班牙各地探访建筑。在徒步探访很多西方建筑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建筑就是让人们聚集在一起相互沟通的场所啊。”


 “ 在旅行前,朋友对我说:‘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和罗马的万神殿是必须要去看的’。但是我最初探访帕特农神庙时,并不能完全理解。大概是由于知识储备不足吧。直到数年后,通过多次探访,才稍稍有些理解。在万神殿,我第一次被从天窗上落下的光所压倒。第二次造访时,又被43m的球状空间和其均整的形体震撼到了。再次去的时候,洋溢着赞诗般的空间又一次将我深深打动。就这样很多次强烈地感受到‘将来到这里的人们的心联系在一起,将感动镌刻在每个人心中,这才是建筑的真意’。”




上:万神殿;下:帕特农神庙。在安藤心中,帕特农神庙是实现了“建筑即是成就一个完整世界”的建筑。理性的几何学中所能表达出的最纯粹的样貌,便是帕特农神庙。©《安藤忠雄全集》


第一次欣喜地钻进朗香教堂中的安藤,仅仅在一个小时内便逃离现场。在那里,向他袭来的是来自四面八方、掴打着他的身躯的充满了剧烈与暴力的光。虽然隔天他又去了一次,但仍旧无法在里面待1个小时以上。等到第三天拜访的时候,光线一如既往充满能量地充斥其中,并增添了些许神圣的氛围。在安藤生命第一次受到建筑的鼓舞、体验了强烈之光的朗香教堂之后,在法国,他走访了所有能找得到的柯布西耶的作品。安藤在巴黎花了不少时间寻找柯布西耶的工作室,但与柯布本人见面的这个愿望却最终没有能够实现。后来他才知道,在他抵达巴黎一个月前的8月27日,柯布已先行告别了这个世界。

曾体验过建筑空间之后所获得的那些感动,无意识地以一种感觉被身体记忆了下来。在工作中,这些记忆常会突然复苏,并和与生俱来的建筑感结为一体。我以这样的形式,受领着伟大前辈们的建筑授业。”





朗香教堂内部

更多安藤旅行速写,敬请期待即将出版的 ©《安藤忠雄全集》



“既已放浪到此,见识到了大千世界的百态生活,芬兰、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如此,那非洲想必也是这样的。于是我就想去非洲也浪浪。怎么去?还是坐船。从马赛到塞内加尔,沿象牙海岸一路向前。感觉如果去开普敦和马达加斯加岛,就能看到空棘鱼,所以到了马达加斯加岛和印度洋。横渡印度洋,到现在的孟买要花8天时间。漫漫旅途,仰望星空银河,那时觉得星星真美,很美的星星,美得快要滴落下来一般。我们的这个地球真大。经历了一次这样的环球体验,抵达神户港时,我浑身上下只剩500日元左右了。”



在那之后的几年里,安藤又再次重游欧洲、印度,先后两次游历美国,每一次旅行都是计划与偶然的碰撞叠加:无意间在意大利目睹了Lucio Fontana的原作,在西班牙又偶遇了Velasquez的《玛格丽特的女王》,莫名地经历了巴黎的五月革命;穷游时亲身体验了孟买的“神奇巴士”;在美国又深受“震教派”家具的触动… 


⬇️ 横屏观看《安藤世界旅行地图1965-1968》


©《安藤忠雄全集》



所谓旅行,即存在于抵达目的地之前的过程中,它是计划之中的偶然叠加,一个简单的目的地足以成为出发的理由,那么其他的就交给这个无常世界吧。


是时候出逃了,追随安藤忠雄的步伐,开始放浪世界




参考资料

[1] 安藤忠雄的世界[M] // 安藤忠雄全集 Vol 0.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待出版). p28-32

[2] 《安藤忠雄 挑戦する建築家》 松叶一清 监修,东京:平凡社. 封2

[3] 访谈:建筑家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X马卫东[M] // 安藤忠雄全集 Vol 0.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待出版). p80-82

[4] https://news.yahoo.co.jp/feature/1807


编辑:吴瑞香,杨文

设计排版:杨文

部分图片来自©《安藤忠雄全集》及网络




今日一问

你想“逃”去哪里?

欢迎留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安藤忠雄之家”(ID:AndoTadao)。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