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纯也新作:现代人需要洞穴吗?

石上纯也新作:现代人需要洞穴吗?


建筑外景

建筑设计junya.ishigami+associates

项目名称:House&Restaurant

基地面积:914.69㎡

项目面积270.72㎡

地点日本山口县宇部市

建成时间2022年3月


现代人似乎都狂热地冲向城市,追求绚烂的高楼,然而却有人愿意蜗居在地下的洞穴中,回归原始的质朴生活。石上纯也的新作洞穴餐厅在地表上看其貌不扬,似乎只是一片平地,然而深入地下却埋藏着一座有如童话梦境般的奇幻森林


01

尽可能“重”,尽可能“久”

 

室内的重量感


项目的业主是石上纯也的老友,他曾提出诉求希望拥有一座尽可能“重”的建筑,并且“这种重量感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强。”

 

建筑鸟瞰


为了营造重量感,建筑直接隐匿于地下,似乎整座建筑是直接沉下去的。地下的重与地上楼房的轻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材质表面的肌理感


建筑的“重”还体现在材质与结构上。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底柱粗壮而厚重,柱上的色泽与肌理与周围地表贴合,仿佛建筑是直接从山体中开凿出来的一般。


 

建筑中庭与景观的融合


业主表示:“我希望它是未经打磨的,是一种天然的、具有粗糙感的样子。他必须看上去好像原本就在那里,并且将尽可能久地留存下去。


 

餐厅内景


而这也是真正的美食所需要的地方。”在洞穴餐厅经过了时光的打磨之后,形态将更与自然贴合。



02

分隔与联通

 

餐厅内景


由于项目的定位是住宅兼餐厅,因此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隔断与联通便成为需要应对的问题。同时若要保持建筑外观的整体性,就无法将立面完全封闭,如何应对被“窥探”的可能性也是设计的要点。

 

餐厅外景


项目期望业主可以像招待朋友一样迎接餐厅的客人,对于一些特别来宾,他会邀请他们进入客厅甚至留宿一晚。


 

起居区域


在餐厅关闭时,大厅就成为度过家庭时光或者让孩子们学习的地方。在平面布局上,餐厅和住宅区域分别位于北边和南边,人们可以通过分隔建筑的三个庭院中的任意一个,在不同的空间中随意走动。


 



03

技术造就梦境

 

柱子3d模型示意


不规则的洞穴支柱看似随意穿插其间,但其实结构的每一处延伸都是精细化计算的结果


为了使建筑能够实现设想中的虚实交错效果,体系化的施工至关重要。


 

建筑将自然变形和不确定性内在化


因此,设计团队构建了一个能够持续讨论和应对现场发生的误差和意外事件的过程。具体的做法是,在地面上挖出用于浇灌混凝土的洞,随后雕凿出建筑体量、安装玻璃以创造出内部空间。


 

设计示意


施工人员将经过无数次修改的体量模型转换为三维数据,利用导航系统确定出打桩点。施工人员不断确认桩柱的位置和形状,并辅助以人工挖洞来保证精确程度。


 

建筑细部


施工过程尽可能地接纳了一些意外因素,例如草的生长、土壤的塌陷以及手工误差等。在混凝土凝固之后,建筑体量被开凿出来,根据地质的变化,土壤的性质和外观在不同位置也有所差异。


 

建筑外观


原本的计划是将泥土冲掉,露出灰色的混凝土结构。然而,被泥土包覆的建筑在外观上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散发出一种洞穴般的独特氛围,因此设计团队让它保持这种状态,并在此基础上为建筑赋予新的形象


 

浴室


 

卧室


在设计室内空间时,设计团队在3D图像中对设计图纸与结构的实际表面坐标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可视化。这个过程揭示出了一些预料之外的、从重叠的差异中显现的新空间。设计者发现了这些地方,并相应地更新了建筑的使用方式。

 

平面和窗洞示意


这样,建筑的设计过程被“颠倒”过来,部分设计是根据结构本身而确定的。利用三维扫描数据,还验证了玻璃在施工过程中是否会因为撞击或开关而破裂,并且调整了铰链的位置。



04  

结语


 

平面图


 

剖面图


石上纯也的洞穴建筑试验不仅是一次对建筑原始形态的回溯,更是对现代化立体高密度社会的背离与反叛


这也为今后的建筑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即建筑可以是传统的,自然的,质朴的,但这并不与现代生活相悖,反而在纯粹的建筑形态中,体验者的精神或许也能得以净化。


图文来源

https://www.gooood.cn/住宅与餐厅/ 石上纯也建筑设计事务所


编辑 金雨恬

责编 杨昕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匠山行记”(ID:gh_d836161f0f54)。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