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灵魂的书写,充斥着当代书坛 | 大米艺术

失去灵魂的书写,充斥着当代书坛 | 大米艺术

[ 本文共计1760字 · 建议阅读3分钟 ]

文 / 董水荣

最近南京博物院推出了一个清代楹联展,不少专业书法家认为书写水平很一般,甚至有些失望。我去看了之后并非这种感受,我觉得当代书法的审美不是先进了,而是表面化了


审美标准的外化,预示着书法内在表达的忽视。隐隐觉得有深度的审美眼光需要积累,也需要内在的体悟。这次清代的楹联展,看到这一批大儒从书写技法层面说并不复杂,但的确可以见到人的精神,书写气质里总有一种风度。


当代书法将技法独立出来,技法好像进步了,形式好像丰富了,但技法与形式脱离了人的风度。这一批见不到性情的书法家,成为了当代书坛的主流我们常常还沾沾自喜地认为,技法层面超越了明清,但在真正理解书法与人的表达关系上还与前贤差距非常远。要么鼓努为力,要么运笔的小动作多。





“隽逸书艺 绝妙好辞——南京博物院藏清代对联特展”展品

曾国藩(1811-1872)纸本  楷书
释文:隔屋鸠鸣闲院落,争门花簇小辎軿。

观清代楹联展,简约、质朴的书写里无不透露出从容、自然、自信。当自己从容的时候,人的气质才能够写出来。当代书家把精力都往笔法、字法、章法;字形、线质、形式上投注,看似务实,实则只是模仿古典的一种了无生命的标本。技法与形式一旦独立出来,就切断了与内在精神的联系。
一位书法家的作品生命力有多强,许多时候由高标精神与精到的书写语言相互映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文淡出,技术凸显,书法创作对经典的学习进一步细分、量化,一波波书法的技术流风起云涌,看似热闹的书坛,却令书法创作越来越走向了技法的表层。当代书法的影响力式微,这跟当代书法渐失人文精神有很大关系。


因此,书写的技法是把双刃剑,它可以把对传统经典的书写技术分析做得更到位,但也可能丧失精神和审美的表达。书写技术化是一种专业的品格,但也不能以审美、精神的矮化作为代价。





“隽逸书艺 绝妙好辞——南京博物院藏清代对联特展”展品

赵之琛(1781-1852)纸本  隶书
释文:东鲁雅言诗书执礼,西京明诏孝弟力田。
多年来,书坛已经不怎么谈论精神和思想了,好像书法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只用书写的技法就可以解释。有一段时间,不仅书法家鄙夷文化的口吻,书法学术界也厌倦对书法人文性的空洞讨论。书法之,正在成为一种时代的风潮。
书法是一个时代的精神镜像,对它在形迹上的捕捉,可映照出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这种面貌的感知,为书法介入社会现实带来了契机,形成的文化景观与文学音乐等其他艺术是一样的。


晋人以王羲之为源头的帖学体系,不断地由此生发出许多个人的风格,却没有将王羲之的书写演变成公共书写技术。所以,真正的书法很难为精神造假,除非你仅仅把书法看成是可以复制的技术和公共的图式。或者你深谙书法语言的表达,通过书写的语言指向,进入编织的情境,当然那终究不是书法家本身气质的常态。





“隽逸书艺 绝妙好辞——南京博物院藏清代对联特展”展品

徐三庚(1826-1890)纸本  隶书

释文:鱼游渊而写乐,禽止树以时鸣。

好的书法作品必须在自身面前留下真实的刻度。这种真实,必须经过充分书写训练,才能自由而准确地表达。简单粗糙的书写技术、飘忽不定的运笔、松散的体势都无法实现这种表达,有如口齿不清,又如何言及真实。
当代书法家很容易只看到自己的正面,认为自己的创作是这个世界最具价值的创作,而不能以公正的眼光对待他人、对待历史,这样的创作很难在精神上说服读者。


因为没有完整的历史感,不懂以宽广的眼界看世界,书法家的精神就很容易陷于狭隘、执拗,难有温润之心。无法进入到当下作整体的参照与反思,不会对别人的创作投之温情与敬意,只是把书法当作体育竞技一样,为了比出谁是天下第一。





展览现场
有了真诚的反思,至少不会对他人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书法家对生活既要反思、批判,也要怀有温情和敬意,这样才能有公正地理解人和世界的立场。


可是自私、名利、阴暗这些负面因素在书法家那里一直大有市场,所以很多书法家把书法创作普遍地简化为单一的技术指标与欲望的场景,或者在创作中单一地复制自己、复制古人、复制他人,哪还有真实可言?所谓的风格也只是作为书法市场的商标而已。


书法家和书法作品没有一种让人性得以站立起来的力量,创作的路子就越走越窄,灵魂的面貌也越来越阴沉。慢慢地,书法就失去了影响人心的正面力量。






▼▼

更多名家精品

点击图片进入名家专场收藏馆

■  END ■

/

出品人 | 施晗  

主编 | 李妙染   责编 | 赵国林 王景  

投稿、合作请加微信:zouxun01



寻找平凡世界的艺术支点
往 期 回 顾
观点 | 中国式审美  乐山大佛变“小鲜肉” | 8000个农民工“造假名画”28年 |楼兰残纸 | 田蕴章炮轰王镛范曾为徐悲鸿补画有多少展览在自欺欺人 |  没有审美,世界与你无关 | 杨开慧的书法,字比人老 
人物 | 徐生翁 | 沈曾植|谢无量 | 黄宾虹 | 于右任丨井上有一 | 沈鹏 | 孙伯翔 石虎 | 朱新建 | 朱关田 | 王镛 | 石开 | 刘正成 | 沃兴华 陈国斌 | 邱振中胡抗美 陈忠康 | 白砥 | 鲍贤伦 | 刘彦湖 | 王冬龄 | 陈振濂 | 张旭光丛文俊 | 乐泉 | 杨涛 | 一了 
8090档案 王赛 | 周治锐 | 贺进 | 丘新巧 |  | 裴满意王浩 | 王云庵   
施晗对话 | 曾翔 | 伍灯法师 于明诠胡抗美 | 齐剑楠 | 徐忠平 肖文飞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米艺术”(ID:zouxun1949)。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