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波点女王”草间弥生与路易威登再续“情缘”

十年后,“波点女王”草间弥生与路易威登再续“情缘”



从上世纪开始活跃于艺术圈的女性艺术家 —— 草间弥生,当其经典的波卡圆点被融入高强度颜色的艺术媒介之时,生命力迅速被唤醒,极具辨识度的作品衍生一种熟悉感,以至于每个看到波卡圆点的人都能说出艺术家草间弥生的名字。



可以说,草间弥生的波点艺术早已被世人熟知,然而,出身于富裕家庭的草间弥生,却是在极端压抑的家庭环境下孤独成长,幼年时便患上神经性视听障碍。



圆点作为波普艺术的主要元素,是草间弥生对恐惧的具象化。10 岁时,她为母亲创作的肖像压抑又寂寥,却已经能够窥见波普艺术的雏形。在纽约时期,草间弥生在创作里反复强调“无限”的概念。这个阶段对于她的艺术生涯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周遭的环境给了她自由表达的条件,行为艺术、装置艺术、雕塑,草间弥生不断探索着将内在具象化表达的方式。在这样的创作条件下,草间弥生愈发坚定了“无限增殖”的艺术风格,通过用高对比颜色的圆点,去铺满各种物体的表面,比如墙壁、地板、画布全都不放过。



草间弥生通过这种刻意地制造连续性,来营造一种有限但不收敛的空间。这些圆点在她眼里就像是细胞、种族或分子等生命最基本的元素,草间弥生把它们看成是来自宇宙的和自然的信号——“地球也不过只是百万个圆点中的一个”。



在这样的创作条件下,草间弥生愈把重复、无限和圆点的表达推到极致。2012年,草间弥生与LV牵手合作,将波点融入到产品中。LV大张旗鼓地包下了英国著名百货公司Selfridges位于伦敦牛津街门店的24个橱窗,打造了两支散发着“诡异”气息的宣传短片。



这是LV首次与草间弥生的合作,时任品牌女装创意总监的 Marc Jacobs 对草间弥生最具标志性的波尔卡圆点进行了诠释。在包括手袋、连身裙、女鞋、Tambour 腕表、黄金南瓜吊坠、定制硬箱等一系列产品的表面布满了经典的亮色圆点。



十年之后,草间弥生再次开启与路易威登的合作之路。品牌方除了在LV的官网和官方的社交媒体平台中将草间弥生标志性的圆点元素融入路易威登品牌Logo中之外,还特别针对此次的联名合作,设计了一个LV×草间弥生联名Logo,将路易威登的品牌字体标志和草间弥生的手写签名融合在了这一具代表性的南瓜图形之中。



如今 93 岁高龄的她,依旧活跃于创作一线,这次与 Louis Vuitton 的合作,其中一项重要作品就是通过 AR 形式来呈现她无限复制的奇幻宇宙。



草间弥生的艺术灵感源于她的幻视,例如餐桌布上的红色花卉图案逐渐蔓延至墙壁、地板甚至身上……她自孩童时期起便深受视觉幻像困扰,为此她将其进行描绘,以对抗内心恐惧,探究生命谜题。而 AR 形式恰好用新技术手段对她的艺术世界进行了延展。



「手绘波点」借由草间弥生之手,依托复杂绢印和压印工艺,而后直接转化至 LOUIS VUITTON 设计。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缤纷的彩绘波点外,此番还推出专为男装创作的,由黑色、银色、灰色和白色渐变组成的波点印花。



另外还有硬面旅行箱、Mini Soft Trunk 等单品与 LOUIS VUITTON Monogram 重叠交错呈现,男士羽绒夹克、男士科技棉纶等成衣、棒球帽、腰带和眼镜等配饰在黑白灰波点的衬托下,实现品牌工艺和艺术家美学的完美融合。



作为「手绘波点」的演变体,「无限波点」在合作中也被沿用。无限波点在草间弥生看来,代表着她本人「自我消融」的状态,这位艺术家曾在自传《无限波点》中提到「我的愿望是从个人角度出发,利用波点来预测和丈量无垠宇宙的无限可能。」


对品牌而言,与草间弥生的联名,正是一次拥抱后现代文化、拥抱未来主流消费者的极佳契机。当这些联名产品和元素在线下被摆在橱窗里展示、被放在货架上售卖,在线上被做成各种符号、被所有人二次创作时,每个人都拥有了解读艺术并给予它新生命的权利。

精彩推荐

点击下面图片直接阅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爱丽艺术宫殿”(ID:gh_85b5d13bdb1b)。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