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髦度爆表的黄暴神番,扒衣又下药还能豆瓣8.9?

时髦度爆表的黄暴神番,扒衣又下药还能豆瓣8.9?

比起作品本身的消解,我们更需要在其基础上重构对现实的思考。


作为去年相当冷门的7月新番,《平稳世代的韦驮天们》(以下简称《韦驮天》)是MAPPA极具风格的作品之一。



给它贴上标签的话,一定要有“少儿不宜”“18禁”“网盘番”“黄色废料”。但相信每个具备独立思想的人,看完《韦驮天》后,都会将这些肤浅套词抛之脑后。



即使高自尊、高道德使你无法接受它的肮脏反叛,也不能不承认它站在了主流意识的对立面。

以卓诡不伦的风格、狂悖无道的理念、跳脱超前的意识形态给观众带来了一场混乱、闪烁、推翻并重塑的危险旅程。




01

   人、神、魔大乱斗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那么一刻感到自己受困于牢,无法突围而出。那一刻,你内心深处有没有一个微弱而不敢言明的愿望:祈祷神明显灵,拯救自己于危难之中。


而你又有没有想过,为何神明从不降临,直至对方的全知全能地位在人类心中消减至死,也不肯现身哪怕一见?



800年前,魔族肆虐,神明显灵,强大的战神以摧枯拉朽的速度和力量封印了有灭世之能的魔族,世称韦驮天。



自此,世界太平,韦驮天神隐,新诞生的韦驮天成为了“平稳世代的韦驮天”,无论人类再发生怎样的惨案:战争、强暴、掠夺、侵犯、欺骗、恃强凌弱、杀戮,韦驮天都不再现身。



人类陷于内部斗争而遗忘了神灵,韦驮天也乐于享受安稳的生活。


直到魔族再度复活,而且与过去只有本能没有头脑的魔族截然不同,他们拥有了人类的外表、大脑和思想——新魔族。



武力、智略、政治、阴谋、宗教、科学,只要用得上的东西,不论什么统统拿出来吧!人类以神魔为跳板,将自由、平等、进步和启蒙的承诺玩弄于股掌之间。






而神魔也利用人类作战,武力的碰撞,谋略的角逐,双方在战斗中层层解谜,不断试探自己和对方的战力与弱点。



摧毁(彼此)、寻找(各自的起源),重建(结局留下的隐喻),这正是《韦驮天》的三部曲。


在一段又一段危机中,他们终会选择何种路径走向下一序列,这将是第二季中探讨的。




《韦驮天》的观看快感来自于,复古与新潮的画风变幻交叉,每时每刻都在讲述人类文化中的一切,台词紧凑,全程都是信息轰炸的爆点,但爽点笑点俱佳,不会有观看疲软。




截图名为《韦驮天的修炼》


当你看到第一个疑似主角的角色出现时,一个王道热血番的标准男主,即使和平时代也依然追求强大、纯粹的力量,却很快就颠覆了隐约的猜测。



隼人

而逃避修行的“废柴”韦驮天——伊斯理,用智慧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占据了绝对优势,成为了韦驮天中的主导力量。





当你以为韦驮天具有绝对力量赢得战争时,却发现魔族中有一个极具魅力和智慧的角色——未来。




在悠闲自得中轻松完成反杀,连智慧担当伊斯理也被她耍得团团转,最终沦落到被肢解研究的下场。


当你以为韦驮天压制魔族是为了拯救人类,却很快发现这只是人类的自作多情。



韦驮天诞生于大量生物求救的心灵,可以说,没有人类就没有韦驮天。然而,一代目最强韦驮天琳,会为了剿灭混在人类中的魔族毫不犹豫让一方人类为其陪葬。


伊斯理为了研究人、神、魔三方,能略带兴奋地解剖人类,而他打赢魔族的第一仗则是给带有人脑的新魔女下春药、扒衣服、性羞辱、做洗脑手术。






韦驮天是意念体,没有生物的各种欲望


魔是我们想象中的魔,神却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神,他们同样残忍、冷漠、暴力、控制。


对于人类之间的杀戮他们从不干预,神有这样的告白:在战争中让人类感到痛苦的就是人类,为了拯救人类而打倒人类是无意义的举动。




就像人类本身也不会注意到草木的更替,维持“森林”的模样就好。

层层反转调戏着我们的思维,抚弄着我们的情绪,永不疲惫和厌倦。


02

  无道德的狂欢?跳出人类视角观世界  


大家都看过在当今的网络环境中那种意义不明的话语:“实力爆哭”“感激感谢狂喜乱舞”,《韦驮天》给许多观众留下的初印象或许就是如此,主旨淹没在辞藻之中而显得凌乱。


许多观众都对动画中无道德的狂欢式影像无法接受,甚至有人认为这又是一部典型夹带私货的作品。




本花却认为,这是一部跳脱出人类视角,以观测人类行为、精神世界的颇具野心的作品。


魔族引领的帝国侵略,被刻画得过于坦荡而显得儿戏。



在人类的历史中,即使最站在道德最低谷的侵略和屠杀行为,也盖上了“民族主义”的遮羞布(希特勒),而有了这个“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非我族类,其性必劣”的高高在上的旗帜,至少侵略行为在侵略方中有了合理的解释。


而《韦驮天》却过分赤裸地表现侵略:“我们就是要杀戮,我们就是要侵略,我们就是要强暴。”




用第一层维度观看《韦驮天》,以身为人类的自觉谴责这种赤裸,是身为人的基本道德。但如果继续观看下去,就将被作品引领至第二个维度:尝试站在神的视角上观测人类行为。


人类之于神,就如动物之于人类。神对人类的道德体系,以及人类的非道德行为造成的诸多苦难均无动于衷。



就像人类不会评估同族动物之间的占地为王、互相争夺、强奸行为等等。对人类来说,动物是否存在道德体系并不重要,看过关于野生动物的纪录片的观众应该知晓,人类观察时对野生动物的一切基本不予插手,不拯救、不伤害。


当我们站在韦驮天的视角观测人类时,道德成了末节,生存成了大局。



韦驮天对抗魔族,是因为魔族可以使人类灭绝

就像野生动物濒危时,人类也会插手保护


回归现实,这就是人类历史长河的流淌与更替,每个统治方式都摆脱了前一个统治方式的具体危机情况,并寻求克服僵局。


每个统治方式也都引入了自己无法解决的新问题,并依次被替换。



但是,《韦驮天》以神的视角道出这种大局,似乎并非意指其合理,反而因呈现出无道德的放肆令人不寒而栗。

当我们借由神的视角,去掉了人类加诸于恶念恶行上的遮羞布,我们才感到这种荒诞和恐怖,每一次人类社会的进步,无一不是对无道德的反抗。



韦驮天将人类自相残杀的战争评价为毫无价值,

由此可见作品的核心并非反人类

而这种无道德被埋藏在“历史更替与进步”中,往往成为字里行间最不受重视的一环,过去,我们更看重的是反抗和反抗的结果。


在《韦驮天》中,当这种所谓大局观下的无道德被抽离、被放大、被玩弄,我们才感到它是如此血淋淋。



时至今日,有多少人曾站在这种冷漠的大局观下,对个体的苦难视而不见,将其形容为简单的进步和立场问题。

03

  消解不是目的,重构才是  


当然,《韦驮天》第一季中,尽管对宗教、科学甚至灵学等均言之有物,却限于节奏紧迫而无法全部深入探讨,有不少观众表示它像是一个故意解构一切的大乱斗,最终就是看似禁忌,实则无理。




《韦驮天》的第一季更倾向于摧毁与启蒙,对魔族和韦驮天来说,寻找自己的和对方的能力及诞生,尽一切可能摧毁对方,就是唯一的目标。


在这过程中,或许爽感有余,哲思不足。而结尾处人、神、魔三方停止大逃杀,开始协商与共存,才将第二季指向了重建,但如何重建我们仍不得而知。



但可以窥探“修女”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她是《韦驮天》中耶稣一般的人物,是一个真正饱经磨难依旧对世人充满爱意的角色。



她过去泣血的受虐反映出无爱之人的暴力,但她仍然愿意以爱与理性待世人。

她也是新诞生的韦驮天

这说明《韦驮天》并不是一部为了消解而消解的作品,即使第二季中的重建不如人意,但这本身就是人类社会始终更替,永无唯一正确答案的课题。


我们可以快其一步,先思考第三层维度:回归人类本身。韦驮天、新魔族何尝不是人类的一体两面,一个绝对理性,一个强大堕落,却都灭绝人性。



随着科技发展,宗教的神性已经没落,但人类决心把自己变为神,在现实中不断尝试(改造自然和社会)神的行动,我们在舍弃超自然的上帝概念之后,将其加诸在人类自身身上,并以概念为抵押预支了神权。




问题就在于,人类仅仅拥有了神权,却并未全部拥有我们理想中的“全知全能”“真善美”的神性,我们仅以理性自诩为神。


我们以一种“无所不能”的膨胀心态支配着这种偶尔令人恐惧,时常令人兴奋的,不能理解透彻的权力。


但人性的深不可测如同万丈深渊,人们可以运用理性和神权,以达到对未来的欲望。也可以被拉到魔鬼的阵营,以恶念造恶果。



每一个人如今正处在这种威胁与恐惧之中,科技被人性的善与恶挟持,毁灭与进步不过一念之差。


人类在抛弃“上帝”之后,如今世界的动荡似乎也在暗示着人类在逐渐抛弃自己唯一的神性——理性。


抛弃理性的人类,正是新魔族,而不含人性的绝对理性,将会堕落到和魔鬼同等残酷的地位。



真正反人类的行为,全是人类自己所为,而真正能引领人类摆脱灾难与伤害的,也只有人类的爱与理性。

“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如今我们常常处在动荡与摇摆之中,这种紧张加速理性的流失,也取消了日常的感受与判断。




我们被裹挟着以一种异常的激情跳进危险的河流,是如此奋不顾身。

找回理性,或许就要学会在异常中找回日常,在紧张中找回闲暇,在信息爆炸的激流中找回“失明的眼睛”。

找回爱,再一次,试着在恶意环身中,体会这个世界的美好吧。


-THE END-







宝贝儿们,速来面基!


是谁天天说想要与本花贴贴来着?

机会这不就来了吗!
现有一场本花组织的彩铅体验活动,你们要不要来?

下面的海报有一切大家想要的信息~
本花等着大家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动漫艺术家”作者:馆花(ID:GDCA388)。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