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识别 | 人工智能的眼睛

视觉识别 | 人工智能的眼睛

正文字数:2984字

图片总数:16张

引言:据统计,人类获取外部信息的83%都来源于眼睛,位于五官之首,由此可见,视觉是人类观察世界和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通过视觉,我们可以获取外界事物的大小、明暗、颜色、状态等信息,还可以在不需要进行身体接触的情况下,直接与周围环境进行智能交互。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也不遗余力地将人类视觉能力赋予计算机、机器人或各种智能设备。既然人工智能需要像人一样思考和行动,那么发展人工智能,首先就要先帮助机器“看懂这个世界”。

01

草莓采摘机器人

Designer:Octinion

在比利时的一个温室里,一个小型机器人瞄准了悬挂在地面托盘上生长的一堆草莓,使用机器视觉来定位成熟并且无瑕疵的草莓,然后用3D打印出来的机器手轻轻地揪起每个目标草莓,并将其精准地放在一篮子里完成打包工作。此外,如果觉得某个草莓还没有到收获的最佳时间,机器人就会估算出它将成熟的时期并选择下次摘取的日期。

这个简单的摘草莓的动作背后,却改变着一个更具有深远意义的社会问题。在加利福尼亚州,移民政策加上更广泛的经济条件意味着移民农民的人数正在减少(本土出生的工人不想要这份工作),草莓种植者发现更难找到工人来收割这些瓜果。农业劳动力在这一点上是不可持续的。Octinion首席执行官汤姆·科恩(Tom Coen)表示:“这种工作先从摘草莓开始,之后才能进入其他更好的农业领域。”

 

Octinion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Tom Coen说,“我们产品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具有机器视觉,会像人类一样,先做判断、选择对象,再摘取草莓。一旦确定草莓可以采摘,机器手臂在计算机的控制下,调整抓手力度,像人手般温柔地摘取草莓幼果而完全避免伤害娇嫩的果实。Coen介绍说,机器人的手臂和抓手都是利用3D打印技术完成的。据统计,机器人完成一颗草莓的摘取平均只需要5秒钟,其速度虽然比熟练工人略低(后者平均只需要3秒钟),但是,考虑到人类需要休息、可能偷懒、容易犯错等因素,机器人的综合效率比人类更高、更可靠。Coen说:“我们的机器每小时可以采摘草莓24公斤,而一个工人根据熟练程度不同,每小时可以采摘草莓12-20公斤。别忘了,我们的机器人可以每天24小时工作。”

人震惊的是,这个系统竟然学会了障眼法来欺骗用户:完成摘草莓动作进入包装环节时,机器人自动将红色比绿色多的莓果更优先显示出来放在上面,以吸引顾客。



02

垃圾分拣机器人

Designer:弓叶科技

垃圾到达这个中转站后不会直接被运去填埋或焚烧,而是让智能机器人将其中的可回收物分拣出来,并对其中的高值可回收物和低值可回收物进行精准分类,剩余大约30%不可回收的垃圾才会被进行填埋或焚烧处理。

这台中国制造的垃圾分类机器人叫做“Picking AI”,来自于广东弓叶科技,是一个人工智能分拣机器人,搭载了弓叶科技包括深度学习、AI算法、大数据分析、机器人控制以及云平台等多项核心技术。从正面来看,“Picking AI”呈外八字状,这种结构可以减少机器人因高速运动而产生的振动;从侧面来看,它呈长方形,这样的结构可以确保多台机器人能够无缝拼接。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共用一个大脑,前端内置视觉系统,类似于人的眼睛一样对物料进行识别,如果碰见没见过的物料,它还能通过大数据训练机器人加以识别。大脑还内置“空调”,确保内部始终能够保持恒温工作。

这个机器人针对不同类别的垃圾配备吸取和抓取两种分选方式,是对前端机械物理筛分方式的一个智能化补充,能够7x24小时不间断工作,可以保持每分钟85~95次的分拣效率,是人工分拣效率的2~3倍。在恶劣的环境下进行如此高强度的工作,这是普通工人所无法承受的。“Picking AI”不仅可以将不同材质的废弃物分成玻璃、易拉罐、衣服、鞋子等20多种可回收物,还能挑出废纸中的塑料袋、塑料膜等杂志以及分拣二维物体,能够大大提高废纸回收再利用的纯度。

03

宠物保险智能风控核验

Designer:悦保科技

悦保基于对保险业务的深刻洞察,创新集成计算机视觉、RPA等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推出宠物数字保险AI身份认证解决方案。基于宠物识别技术,通过面部和鼻纹生物特征算法为宠物创建宠物数字身份档案,可运用于宠物险投保、理赔信息的智能采集以及宠物身份的AI比对,在创造了新的宠物险产品形态的同时,极大简化了投保理赔流程,并提升了整体风控能力,有助于宠物保险的市场推广和普及。

独创FaNl-pet深度学习框架和PetVision算法,集宠物面部、鼻纹、形体多重体征同步识别技术于一体,能更精准地分析宠物品种和个体身份属性,在1:1和1:N的识别场景下,均能达到99%以上的超高精确度。

自主研发的宠物拍摄AI算法,支持动态视频流捕捉宠物图像,并进行全自动图像交互流程处理,对宠物配合度要求低,采集操作更简单高效。建立犬类鼻纹信息档案后,在犬只走失、伤人扰民的场景下,工作人员只需扫一扫狗狗鼻子就能识别清楚它的身份,调出宠物主人信息,为犬只认领、责任划分提供准确凭据。

相比注射芯片,鼻纹识别建档完全线上化操作,不需线下奔波,大大节省了宠物主人的时间与精力。此外,鼻纹识别建档的成本更低、识别精准,免去因注射芯片引起伤害的担忧,不需要专业设备,操作门槛低。这些因素加强了宠物主人养宠登记的意愿,直接推动提升城市养犬登记率。

以鼻纹,面部识别为基础的宠物数据库,可以快速实现公安、城管、物业等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利于建立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智慧养宠城市,实现犬类的智慧化管理。


04

智能视联网

Design by:京东智联云


火灾不仅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灾难性的损伤,在广阔的山林、田间发生的大面积火灾更会对当地的生态、土壤、大气带来严重的破坏,澳大利亚的山林火灾、美国加州的森林火灾,长达数月,蔓延快速,破坏性强,至今仍历历在目。不断尝试更有效的灭火方法之外,我们也应该思考如何防患于未“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此前呼吁,可利用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实时关注森林动态,减少自然灾害对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

自然灾害亦是如此,人为造成的大面积火灾隐患,更加需要防范。6月,京东智联云基于“AI+5G+大数据+云计算”推出的智能视联网在火灾识别、农林防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基于农业智能视联网打造的秸秆焚烧监测系统已落地济南先行区,实时关注农区秸秆焚烧动向,防止火灾发生。

适逢夏收时节,部分种植者习惯将秸秆就地焚烧。此举不仅容易破坏土壤结构,而且秸秆焚烧产生的有毒物质将会威胁人与其他生物体的健康。最为重要的是,秸秆焚烧极易引发火灾,造成无法预估的后果。

由于监管难、耗时耗力等问题,全国各地的秸秆焚烧屡禁不止。京东智联云的24小时无人监控秸秆焚烧监测系统应运而生,该系统以视频监控技术、AI智能分析为技术核心,提供全域监管的高空整体瞭望观测、视频实时监控,热成像测温报警及可见烟火识别报警多模式探测系统,形成“发现—交办—处置—反馈”的全链条监管,实现秸秆焚烧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目前,该系统已落地济南先行区,通过对涉农区进行24小时视频实时监测,结合AI技术对烟火进行识别,再反馈到可视化大屏,可清晰显示出监控点和事件发生的地理位置,实时掌握农区秸秆焚烧的实时动向。目前,济南先行区的秸秆焚烧现象已呈逐渐减少的趋势。

素材来源:

https://www.sohu.com/a/316444049_750320 https://36kr.com/p/1106715374348548

https://www.sohu.com/a/583471422_100181867spm=smpc.content.huyou.5.1662629452639oZrDNAb

http://www.nanjingsan.com/gonglue/37311.html

版权说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



 
          
编辑EDITOR辛靓
审核REVIEWER杨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信息与交互设计研究所”(ID:gh_c1cd7847b233)。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