狲思邈,再见
不知道有多少像我一样喜欢动物的小伙伴在某平台上关注了一只超可爱的“肥仔”——兔狲狲思邈。
作为一个狂热的兔狲迷,小编是在这个账号刚开始更新就立马关注了的,原因很简单:狲思邈,是我国唯一一只圈养的雄性兔狲。
也就是说,想在互联网上跟踪一只兔狲的日常,我国只此一家。
随着账号的不断更新,狲思邈凭借独特的猫科动物气质变得越来越出圈。
它时而可爱
时而憨憨
时而变成表情包
在小编心中,它就是世界上最可爱的网红,没有之一。
然而,在本周一,青海西宁野生动物园突然发布了一条令人悲痛的消息:狲思邈,在进食时被食物卡喉,意外死亡。
兔狲在世界上的饲养经验屈指可数,作为中国唯一饲养兔狲的动物园,西宁野生动物园在饲养过程中难免出现意外状况。
△再见,狲思邈
兔狲的人工繁育难度极其之高,这也是为何我国只有一只雄性饲养兔狲的重要原因。
无论是狲思邈的走红,还是其意外死亡引发的波澜,狲思邈都是我国难能可贵的兔狲饲养里程碑,对未来的动物饲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繁育兔狲,有多难?
猫科动物是动物界,也是动物园中最常见的动物之一。目前,在我国总共13种野生猫科动物中,大多数都能够实现人工繁育,兔狲,就是其中最难繁育的一种。
在野外,由于兔狲生活在寒冷干旱的高原极端环境中,因此繁殖具有极高的季节性:交配时间只发生在12月至次年3月。
△一起玩耍的兔狲。图/《中国大猫》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京大学、猫盟 /供图
适应了野外极端环境的兔狲,来到人工圈养区后,由于巨大的环境差异,使得它们的天性随之改变,变得谨慎而又敏感。因此在圈养环境中,兔狲的发情期也是短之又短,只有24-48小时。
极短的发情期,使得兔狲的生育难度变得很高。不仅如此,兔狲幼崽的死亡率又高的离谱,根据蒙古国呼斯坦瑙鲁国家公园的数据,68%的兔狲都活不到离家的年龄,50%的兔狲活不过3岁。
△正在标记领地的兔狲。图/《中国大猫》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京大学、猫盟 /供图
圈养环境下的兔狲,特别是幼年兔狲,很容易感染弓形虫病,这种病是猫科动物最大的天敌之一,虽然对成年兔狲造不成太大的影响,但对幼崽而言却是致命的。这是其幼崽成活率很低的最重要原因。
在野外,兔狲的平均寿命只有短短3年,最高也只有6年,而圈养的兔狲如果乐观的话,最长可以活到16岁。
1960年,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首次繁育兔狲成功,但幼崽仅仅存活了3天。1971年,德国奥格斯堡动物园成功养大了一只兔狲幼崽,但也仅仅存活了3年。
△目前华盛顿国家动物园饲养的兔狲。图/nationalzoo
从1960年至今,全世界大概有1300多次兔狲的人工繁育记录,数量虽然不算低,但幼崽极低的成活率使得兔狲至今被视为最难人工繁育的物种之一。
从中可以看出,西宁野生动物园饲养我国唯一一只雄性兔狲的压力。
不过,卡喉事件也确实是园方操作方面的失误,作为动物园,未来如何更规范合理的饲养兔狲以及其它野生动物、如何更好的引导大众关心了解兔狲这一物种,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兔狲捕食。图/《中国大猫》班春民/摄
更多关于兔狲的知识,就在《中国大猫》↓
兔狲,究竟有多惹人喜爱?
作为与藏狐齐名的我国两大网红动物之一,兔狲的走红可以说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当然是指兔狲看起来并不是很常规的可爱或帅气,而是一种“蠢萌”的气质。作为猫科动物家族的一员,其长相和其它成员想必显得十分另类。
情理之中,指的是兔狲那种种看起来令人上头的行为。
比如天冷了要拿尾巴垫脚。
比如表情千奇百怪,看似凶相却又喜感十足,十分契合表情包。
△葛优瘫的兔狲。图/《中国大猫》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京大学、猫盟 /供图
之所以表情如此喜感,得益于它特殊的瞳孔:大部分猫科动物的瞳孔都是纵向,显得锐利凶狠,而兔狲在这一点上就和人类一样,瞳孔不管如何收缩,始终保持圆形。
△兔狲的圆形瞳孔。图/《中国大猫》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 供图
在现存的大约 40 种猫科动物中,圆形瞳孔是少数派,只占总数的约 30%,而大约 60% 的物种拥有纵向瞳孔,剩下的约 10% 有半圆形瞳孔——瞳孔收缩时横向和纵向都发生明显改变,但横向的变化大于纵向,呈现为椭圆形。
如果一一列举其他拥有圆形瞳孔的猫科动物——虎、豹、雪豹、猎豹、金猫……你也许会觉察出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没错!猫科动物中的“强者”都有着圆形瞳孔。
△雪豹也是圆形瞳孔。图/《中国大猫》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猫盟 / 供图
2015 年,一项针对 214 种陆生动物瞳孔形状的研究,解释了不同瞳孔形状带来的不同视觉效果:由于瞳孔形状对景深的影响,相比于圆形瞳孔,横向瞳孔的横向视野更为清晰,纵向视野更为模糊;相反,纵向瞳孔的纵向视野更为清晰,横向视野更为模糊。
拥有纵向瞳孔的物种通常是夜间或者昼夜活动的等待伏击型捕食者,清晰的纵向视野能帮助它们更准确地判断猎物的距离,而它们的眼睛通常长在头的前方,以便同时对焦于同一个物体,获得立体视觉。
△荒漠猫锐利的纵向瞳孔。图/《中国大猫》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猫盟 / 供图 熊吉吉/摄
因此纵向瞳孔,才是猫科动物这种快速出击型选手的最优配置,但为啥猫科动物里的强者都是圆形瞳孔?目前我们还不得而知,也许是圆形瞳孔也许利于它们锁定目标,并在持续追击时能快速对焦。
相比于其它圆形瞳孔的家族成员,兔狲能够走红,离不开它的另一个特点:肥圆的体型。
△瞧瞧这一大坨胖子。图/《中国大猫》宋大昭 / 摄
虎、豹、雪豹、猎豹这些圆瞳孔大哥都是肌肉型选手,而我们的兔狲,则走的是胖子路线。
兔狲的毛很长,且非常柔软致密,这是其对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尤其是腹部的毛特别长,这使它给人一种体型肥胖、腿很短的感觉,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它们的体长通常在46~65厘米,体重却只有2.3~4.5千克,和小型家猫差不了多少。之所以看起来胖,是因为它们的毛实在太长了,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虚胖,洗完澡后它们也是个小巧玲珑的家伙。
△兔狲:你说谁胖?图/《中国大猫》宋大昭 / 摄
兔狲拥有猫科动物中最长、最柔软致密的毛,每平方厘米皮肤有多达9000多根毛发。这当然是为了适应高寒的极端环境。
网红打架
提到兔狲,我们总是忍不住联想到藏狐。它们的表情实在是太像谐星了,也不愧是两大表情包之王。
△表情包之王——藏狐。
实际上,这两位网红在现实中也很有缘分:它们经常打架。
图书君讲过很多遍这个故事,但还是想再讲一遍:曾经拍摄藏狐旱獭大战并因此获得大奖的鲍永清老师,给猫盟讲述了不少兔狲的故事:兔狲和藏狐可喜欢打架了,几乎每天都打。藏狐打不过兔狲,经常被赶走,但是过一会儿藏狐气不过,还会回来继续打。
△网红打架。图/《中国大猫》鲍永清/摄
没错,藏狐,打不过兔狲!
兔狲在高原上实际上是一种很弱的猫科动物,由于体型太小,跑的又不快,因此很多动物比如雪豹、狼、金雕都是它的天敌。(这也是野外兔狲平均存活率不超过3年的原因之一)
但藏狐,打不过兔狲。(倒也不用强调这么多遍)
总而言之,兔狲是图书君私心最喜欢的动物之一。狲思邈的离世,对我的心情造成了很沉重的打击,我很想念它。
希望未来,动物园的管理方式更加专业,让兔狲真正的被人们所“知道、了解和关心”。
△憨憨兔狲惹人爱。
中国国家地理·图书今年出版的《中国大猫》
记录了关于兔狲的各种奇怪冷知识,有趣又不失严谨
兔狲在我国的生存现状如何?保护现状又如何?
点击下图,一起了解、保护中国猫科动物!
-END-
文、编辑丨武治宇
未标志图片来源丨视觉中国
主要参考资料丨《中国大猫》《世界野生猫科动物》猫盟CFCA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国家地理BOOK”(ID:cngbook360)。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