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会址 / 华建集团上海院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会址 / 华建集团上海院





链接建筑和城市


每年 10 月- 11 月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将在这里举行,除了顶科会议相对短暂的会时使用,我们同样关注建筑日常的使用——希望建筑将整个区域持续的激活起来。


© 三千影像

© 三千影像


我们尽可能的将更多的功能向市民开放,消解建筑生硬的界面和封闭的空间,使建筑空间成为城市服务中心的一部分。

© 三千影像

© 三千影像
形态生成分析图


为了避免沿街界面过长,在建筑中部设置室外南北通廊,使北侧城市街角空间与南侧公园打通。一层对外公共服务的功能属性、南北贯穿的建筑布局,使建筑边界模糊,有机的融入了城市,成为街区的一部分。

© 三千影像


© 三千影像

© 三千影像



同样,二层南北中轴上布置的会议功能的公共空间和酒店的大堂,这些大人流的公共空间面向城市界面打开,建筑的开放空间和城市的广场、公园在视线及交通上链接为一个整体,建筑与城市形成连续性的组织结构,人们在城市中认识建筑,也在建筑中感受城市,建筑和人的关系联系的更加密切。

流线分析图

© 三千影像



未来之翼,绿色美学


双碳目标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是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永恒主题。作为顶科会议的举办地,在这里我们最大化的实现建筑的绿色美学,成为上海市首个通过超低能耗方案评审的公建项目。

© 三千影像

© 三千影像

© 三千影像


建筑的立面效果轻盈动感,立面上羽毛般片状的横向线条成为建筑重要的符号,渐变的线条营造一种动感的建筑势态,随着在视角的移动,建筑立面线条呈现流动的视觉动感,实现大体量建筑观感的统一而多变。


© 三千影像

© 三千影像

© 三千影像



建筑大量采用了 BIPV,屋面羽毛状、鳞次栉比的光伏板为酒店带来的可再生能源,设计结合阳光受光角度和建筑造型的需要,兼顾了屋面设备的空气流通,造型独特。建筑南面裙房大斜面的酒店大堂玻璃屋面采用光伏一体设计,室内通透性和遮阳的需求达到最佳的平衡点,营造了舒适的室内空间。

© 三千影像

© 三千影像

© 三千影像


可持续设计的、城市开放共享的大型公建设计是顶科论坛项目设计中关注的重点,希望这样的建筑能带给城市更多的活力,实现建筑与城市与自然的共生,带来新时代的可持续美学体验。

© 三千影像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会议中心一层平面图

会议中心二层平面图

会议中心立面图

酒店平面图

酒店立面图

功能分析图

日照分析图

幕墙节点图

幕墙节点图


项目信息

建筑设计: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完成年份:2022
建筑面积:22.4万平方米
项目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海港大道与环湖南三路交叉口
主创建筑师:苏昶、谭春晖、左雷
建设单位:上海诺港会展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
设计单位: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团队:
设计总负责人:苏昶、谭春晖、王文霄
项目经理:倪静波、谭春晖
建筑设计:左雷、陈迪、龚心蕾、田心心、龚振强、干露、陈兆铭、高利年、朱珩、方磊、燕阳、李旎、丁迪纾、舒翼、宗韬、钟浩诚、冯枫、沈逸斐
结构设计:李亚明、刘宏欣、贾水钟、张朕磊、潘法超、张仪放、孙求知、黄博、黄瓅
机电专业:汪海良、贺江波、周海山、李凯、张高晗、魏亮、俞正清、吴美玲、王淼、马梦操、周赛群、陈泽然、李彤、曹静、屠菊、李汉超、生亮、孙宇志、吴敏奕、邓清、瞿迪、何乐
幕墙专业:李海明、马瑞峰、朱太喜、张海、李芳
超低能耗/绿建专项:燕艳、孙斌、沈蔚伟、徐悦、陈家乐、侯梦甜、沈颀涵
BIM专业:王万平、刘雯、吴反反、朱广祥、杜明
其他单位:
会议中心室内设计:华建集团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
景观设计: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泛光设计:LEOX 黎欧思照明(上海)有限公司
摄影师:三千影像


             
             
             
END
公众号文章仅供内部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部分权属不清导致的侵权请联系我们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建筑设计招标 | 专业建筑师对接
联系:13012811198
80万建筑师在关注
公众号|视频号|B站| 抖音 | 小红书 
魏一鸣,Archlady,郑利江,雪亮,饭困,慧琪,周小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年建筑”(ID:i80arch)。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