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以来,楼市终于迎来拐点。上层近期频频释放“回暖”信号,继“两维护”、“纠偏”后,10月21日,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又强调要“保障刚需群体信贷需求,在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方面对首套房购房者予以支持”。
暖风吹拂下,市场反响积极。
据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官网的数据显示,9、10月份累计发放了182张预售证,累计供应房源近4万套;远郊取证75张,占比超过了4成,其中崇州有17个项目取证,青白江13个项目。
成都的购房门槛在逐年升高,据四川中原地产2021年上半年报显示,截止到6月底,大成都新房备案均价为15205元/㎡,同比涨幅约17.72%。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数据可以让我们更直观地对比各圈层间的差距:上半年主城5+2区域(一圈层)的套均成交面积为145.5㎡,套均总价329万元;近郊(二圈层)套均成交面积为122.1㎡,套均总价173万元;而远郊(三圈层)方面,套均成交面积为111.6㎡,套均总价99万元。
显然,置业三圏层的成本,要温柔得多。
所以,自去年开始,远郊在大成都新房供应面积和成交面积的占比双双超越近郊;今年上半年,大成都新房成交总面积为1218.46万方,其中三圈层成交439.32万方,占比36.05%,依然高于一、二圈层。
今年三圏层新盘去化率其实不差,除金堂、大邑、蒲江外,特别是划归成都主城的青白江和新津,以及崇州、简阳等热门区域,今年的去化率都在50%以上;而且受上半年供应下滑的影响,市场供不应求,10月第3周远郊备案均价涨至了10208元/㎡。
三圈层住宅供销走势图(四川中原地产)
在三圏层市场企稳的同时,我们看到远郊市场也开始自我革新,刚需产品虽然仍是成交的主力,但洋房、小高层等改善产品开始发力,同时成交户型的面积也在逐年增大:
100㎡以下户型成交套数,从2019年占比35%,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30%;
100-120㎡户型,从2019年占比39%,上涨至今年上半年的41%;
120-140㎡户型,从2019年占比19%,上涨至今年上半年的22%;
140㎡以上户型,从2019年占比6%,上涨至今年上半年的7%。
另外,从土地端来看,由于一、二圈层需要集中供地,限地价、限房价,以及要求续竞销售型人才公寓,条件严苛,只有三圈层可以放飞,自然吸引了大批房企进入。
像是崇州,今年1-10月共放出6宗地块,不仅全部成交,其中更有4宗地块以最高限价成交,吸引了包括东原、德商、家慈、大唐、中鑫海、成都兴蜀等实力房企的进入,热度不低。
三圏层市场,有外溢需求和本地改善需求在,容量也够大,依然大有可为。
一个区域有没有发展潜力,评判标准其实很简单,一是取决于区域的经济实力,二是看能否吸附足够多的产业人口。
环状发展的成都,圈层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今年年底,成都“三绕”、全名“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即将全线贯通。
这条全长437.7公里、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120KM/小时的高速公路,将串联起整个成都经济区,包括蒲江县、彭山区、仁寿县、简阳市、金堂县、中江县、旌阳区、什邡市、彭州市、都江堰市、大邑县、邛崃市。
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示意图
“三绕”将与以成都为中心的多条放射性道路相连,形成“网”状,把三圈层城市全部纳入了成都“1小时城市生活圈”,同时可以实现“成-德-眉-资”的同城化,推动成都平原城市群的建设。
与主城的物理距离近了,经济发展动力也更强劲。从历年成都各区域GDP增长的数据分析,近郊及远郊GDP 2020年较2010年整体上涨约3.7倍,较2015年上涨约2倍!
2021年前3季成都三圈层GDP数据
最近,2021年前三季度成都各区县GDP统计出炉,成都GDP 14438.8亿元,名义增速12.13%。
各区横向来看,第一名自然还是高新区,GDP 2034.2亿元;增速最快的则是双流区,达17.99%;但注意上表中的远郊区域,蒲江、青白江、崇州、都江堰、金堂、邛崃名义增速都在成都均值之上,显示出区域发展后劲十足。
另据七普数据显示,在成都跻身2000万超大城市的同时,远郊也承接了大量的新增人口,青白江、新津、金堂、崇州的人口增幅都在10%以上,与区域GDP的增速成正比。
比如青白江,2017年划归成都主城后,作为与天府新区并驾齐驱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又有“蓉欧+”国际铁路港的规划加持,青白江无论GDP还是名义增速都超越了天府新区,未来潜力巨大。
三圈层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但远郊十个区域,新津,青白江,简阳,崇州,都江堰,彭州,邛崃,金堂,大邑,蒲江,购房者又该如何选择呢?
除了前面提到的产业、人口等指标外,越来越多像东原、德商、融创、招商、花样年、新希望、华宇等实力开发商的积极布局,他们不光有品牌,产品力、营销力也都更深厚,这也是置业三圈层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以中国房企实力排名TOP 44位的东原为例,自成都公司2007年成立,东原在成都主城先后开发了十余个项目,涉及住宅、商业、康养等,拥有强大的开发实力和丰富的开发经验。
东原华西成都公司项目布局图
像年轻人喜爱的东原·亲亲里、东原·时光道、东原·晴天见,面向城市塔尖阶层的壕宅东原·印长江,别墅东原·阅墅等,以及天府广场旁的地标商业SAC东原中心等;其物业品牌东原仁知,也是中国物业服务20强,深受业主的肯定和赞誉。
如今,深耕成都的东原积极布局二、三圈层及周边城市,除新近拿地的崇州外,还在郫都、青白江、新津、绵阳、宜宾等地,通过自主拿地,或联合开发,为这些区域带去高品质人居外,更为城市的发展赋新能力。
崇州夜景(图片:今日崇州)
比如东原新近加码的崇州,虽然被划为三圈层,但在地图上,崇州与天府广场的直线距离不到30公里;直通西二环的成名高速,成温邛快速路,以及成蒲铁路的运行,让崇州与成都中心城区的通勤进入了“半小时交通圈”。
崇州主力发展都市农业、消费电子两大产业集聚领域,在已经优化调整的2021年成都市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中,崇州都市农业产业功能区、崇州消费电子产业园位列其中。
聚焦智能家居、大数据和AI产业的崇州消费电子产业园,已经吸引了包括捷普集团、福蓉科技、领益科技、全友家私、明珠家具等规模以上企业152家,2021年上半年,产业园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 219 亿元,同比增长 44.3%,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9.1%,列成都市园区第2位、郊县园区第1位。
崇州轨道交通规划图
另据崇州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消息,崇州新增规划市域铁路S19线和地铁28号线。其中S19线由温江区明光站至崇州城区,经羊马街道、开发区及崇州汽车站;轨道交通28号线为连接崇州羊马镇、温江城区和中心城区的线路,目前尚处于线网规划阶段。
崇州与主城的距离越来越近,在温江房价奔2W+的时候,无论产业、配套,还是生态资源都不弱的崇州,均价只有1W出头,均价12000元/㎡就能买到东原中业·印江洲的精装洋房,刚需总价买改善物业,吸引了不少青年置业崇州。
东原中业·印江洲实景
另外,东原今年8月5日以3137.5元/㎡楼面价、竞得的崇州东部新城板块48.5亩住宅兼商业用地,容积率2.4,项目即将于近期取证,案名已确定为东原·江山印月,目前城市展厅已经对外开放。
项目属于崇州主城核心地块,周边配套完善,生态资源丰富,北侧是白马河景观廊道,西侧有规划中的崇礼湖,南侧近S19号线;商业方面,圣沅唐人街购物中心、万达广场距项目只有2公里多,旁边还有学校和医院,生活非常方便。
东原·江山印月鸟瞰图
三圈层城市中,青白江较为特殊 ,它是成都中心城区之一,是三圈层中唯一一个在二绕内的区域,通过成渝环线高速、成金青快速路、绕城高速,青白江到成都一环的距离只需半个小时。
而作为“国际枢纽+自贸区”的青白江,还连通境内外78个城市,是成都对外的国际门户枢纽,在10月国务院刚刚发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是提升双城发展能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非常突出。
东原与德信合作的德信东原·印江宸项目,位于蓉欧国际铁路港核心的绣川河畔,不仅生态资源优越,周边更有地标蓉欧之心,自贸区奥特莱斯等配套,包括远洋国际、苏宁集团、阿⾥巴巴、京东等世界五百强企业已确定入驻,未来商务、商业繁华。
德信东原·印江宸意境图
因为临江,所以项目采用了阵列式布局,可以直面江景,视野10公里内更无遮挡,妥妥的江湾头排;搭配玻璃幕墙的公建外立面,主力户型270°的天幕景观,尽显东原、德信的匠造品质。
据了解,德信东原·印江宸城市展厅已经开放,将于近期取证,首批房源主力面积段仍以95-110㎡的刚需、首改为主,除了纯板式结构、南北通透和超高的得房率外,像110㎡的户型,不仅做出了四房两厅两卫,更有6.3米的横厅和景观阳台,兼顾功能的同时,保证了居住的舒适度。
未来,一、二圈层市场受“双限地”影响还会持续较长时间,三圈层在实力房企的赋能之下,完全可以凭强劲的产品力、品牌力、营销力杀出重围,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分一杯羹。
文| Tornado
点击太阳码了解东原更多项目详情
·END·
目前,四川知道已建立30个社群,累计地产人数达万人,群内将不定期展开线上公开课、热点话题讨论以及各类报告分享。欢迎扫码👇微信,添加四川知道小助手后进入最具价值地产人社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四川知道”(ID:SCZD-THKJ)。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