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疫情尚未过去,“奥密克戎”仍在肆虐。两年间,世界格局与人类的生存状况已经发生深远改变——疫情——毫无疑问成为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节点”。
在虎年开春之际,我们采访了世界各地的华人艺术家们,请他们就疫情、艺术、生活等个人以及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来聊聊各自的看法;或许从处在不同地域不同状态下的艺术家们的反馈之中,我们可以构建起一个更少偏见和猜忌的疫情之下的世界图景,并以此来反观我们今日真实的生存状态。
倪军,职业画家 。
1963年出生于中国天津市 ,
疫情以来曾在美国纽约地区居住两个半月 ,
2021年10月12日回到上海 ,
在浦东希尔顿逸林酒店单独隔离14天。
(摄影 孟玥辰)
Q: 非具象研究中心
A: 倪军
倪军2021年11月在汕头南澳岛青澳湾
摄影 倪纳纳
Q:2021年您主要在哪个城市度过?走访过几个城市?旅行要核酸吗?有没有被隔离的经历?
A:去年2021所有被隔离过的人都是不得已的,我有幸成为一个。我大致细数一下呢,我到过井冈山海口崂山纽约湛江新泽西广州潮州梅州武汉西安汕头上海和美丽的南澳岛,应该到的郑州和要再次返回的上海没能成行,自己参加的展览并不能去看一看而被平常心劝软的事,成为常态。10月下旬从纽约直飞上海,在浦东被全封闭隔离14天然后加了7天在静安区被半自由隔离,能上街买菜或者下馆子了。这一年我主要在北京天津和纽约过完。
倪军2021年10月日志 ,倪军2021年10月下旬在上海隔离时写的备忘录里记录了半精神分裂的一些体验并着重记录了今后每年都要有一个隔离重演的注意事项①
②
③
核酸?在上海在纽约在北京在厦门在广州在天津都做了,被捅鼻孔无数次,最难忘的是在厦门妇幼医院,捅我的姑娘太美了,被她弄完后,我难以忍受到快疯了,她却淡定地告诉我:你之前憋一口气就好了。我心说你倒是早说这句呀。咱们祖国的做核酸的姑娘们都太美了使得你没法发脾气,纽约法拉盛的就普通一些,也没那么多话,过于严肃了。核酸检测会被我们很快遗忘。人类对烦心的经历忘得很快。
④
⑤
Q:当地人对疫情的认知和防范是自觉主动的,还是被政府管控强行的,理解和配合度如何?
A:我不愿意谈论这个问题,意义不大。谁是当地人?哪个当地?我一年跑这么多地方我都不知道我是什么职业。我是侦探吗?还是采购员?小时候印象里只有采购员总是出差。我是画画的习惯,说好听点儿叫观察风景吧。
倪军隔离14天期间作布面油画10幅 。这是睡觉的床 ,入住前被防疫人员告知不会有换洗床单被套枕套的服务,自己看着办 ,当然14天也没有一次叠被子
看了14天的窗外 ,不能迈出房门一步 ,没有一次室外放风 ,14天没有画窗外的天空
Q:疫情下的生活是否改变了你的某些认知?
A:没改变我任何认知。我从来就认为“劫”是常态,如果不是这个“劫”就一定会有另一个大事。我们今天不愿意承认一点,就是这个所谓疫情让我们与另外一个大劫难擦肩而过了。那个“劫”一定是更大的一个灾祸,我说的是全人类范围的。我们也不是说该庆幸什么。都说文革如何如何,文革没发生也会有另外的事儿发生。总认为天下必须太平简直是没有读过童话而产生的缺陷。童话就是为一个人的长大而预备的疫苗。但愿是有效的疫苗。两三个春节我们是这么过的,也过来了。难道我们要另外一个更加难以想象的立春吗?战火纷飞?流离失所?也别着急,也许以后会有的。
倪军2021年10月11日下午在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登机直飞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落地上海时倪军与同机的老友韦佳合影留念 ,之后二人在不同处隔离,偶有沟通,韦佳每天写毛笔字
Q:听说现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完全放开了,你会有担心吗?
A:开放与不开放都是国家治理的概念我就不说是国家政治了。我们不要在这个概念的坑里跳不出来。我在纽约亲眼看见青年人聚首狂欢,他们不知天上宫阙的时辰也不知大地是何年。真正让人感到刺激的“不开放”不是2021年,而是2020年的春季,那三个月我抑郁症了。而从2020年5月份开始我就呆不住了。先一个人杀到了青岛然后上了庐山去了南昌鹰潭和上饶。这些是否影响了我的工作或者叫创作呢?
纽约8街的巴黎式6号线地铁站 ,疫情以来添加了露天咖啡座 ,也经常有广场舞
纽约42街地铁站是最集中的换乘枢纽 ,40多年来没有任何改善
Q:这一年用于创作的时间多吗?画了多少画?
A:是的。画了很多很多很多。数量的多,用在绘画上的时间多,思考绘画这件事的动脑子多。为什么这一年“这么多”?地球磁场吧。老子说:反也者道之动也。荆州的古本老子是这么说的,现代版是说反者道之动。过于简单粗暴了。反也者道之动也,肯定了任何“劫”的一个积极作用,并且在语气上留有一个感慨的时间和空间。当然我个人经历了渡“劫”的一个悲痛结局。
倪军 作家们 2021年夏作于纽约
倪军 福柯 2021年夏作于纽约
就像以往宁瀛同志要我给中央美术学院电影学系的同学上课的时候我一定要放映和讨论的一部德国电影:《从海底出击》。它的德文片名叫Das Boot,英文呢也就是The Boat,所以中国话的传神翻译应该就最好叫《一条船》。因为“一条船”就有“渡劫”的潜意在里头。电影讲的就是,一条德国潜艇经历了海底沉没奋力维修穿越英国海峡胜利返回德国海军港湾……一系列难以想象的劫难之后,在船员官兵离艇登岸的那一刻没能最后渡过来这样一个很哲学的战争描述。我经历了至亲在度过14天隔离也完成了第三个7天的第六天的时候没能成功“上岸”而最后光荣了的痛苦日子。
倪军 抽烟的手 2021年夏作于纽约
因此,劫难是恒久的一个“反也者”,能否推动个人的社会的人类的“道”,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愿望都是积极的,可是代价不可能是不大的。如此,“道”才会经久不衰地被推动了一点儿又一点儿。看看“一条船”吧!再看一遍吧。搜索《从海底出击》,大屏看,高清,导演版。
倪军 自画像 2021年夏作于纽约
倪军 很像朝阳仁波切的倪达豪(木板油画)2021年夏作于纽约
Q:自我感觉作品中有哪些令人兴奋的变化?作品的变化与疫情下的生活状态和心情有什么关系?
A:作品的变化现在谈论还有点儿早或者不值一提。我本来就把每天都看作“渡过”的组合元素。一个乐高航空母舰,每一个小模块都有意义。这两年多里,我依然想着人类,想着宇宙,想着非洲塞伦盖蒂草原上动物吃动物的食物链。在灾难中过于抒情是不够成熟的。
倪军 火柿子 2021年夏作于纽约
倪军 有鱼有肉 2021年夏作于纽约
Q:这一年参加的哪个展览让你感觉最有意思?
A:参加的展览?那就不是个展了。都不能去看呢。不能去看的有自己作品参加的展览肯定很有意思。鞠白玉同志策展的郑州海汇美术馆的四人展我在隔离中无法成行,复旦大学哲学系鲁明军同志策展的上海外滩三号沪申画廊大型群展我也无法成行,因为怕被捅鼻子眼怕被再次隔离,无法去看的展览都是神秘的。当今世界狂办展览,形成无法自己去看也无法心情过于激动地期待别人去看的展览大国,都正在经历着人间的渡劫。小国就不在这个时候热衷办展览。
2021年河南省郑州市海汇美术馆开馆展“由中而生”四人展(马可鲁、倪军、景晓雷、田晓磊),倪军因为在上海隔离未能出席开幕活动 ,后来又因为郑州疫情而不能去看展
倪军个展2021年7月8日下午在北京798艺术区的偏锋画廊开幕
我在纽约看了几个主流的和非主流的展览。西方人歪打就歪对了。他们一般三五年筹备一个展览,一展展半年,特别讽刺地与疫情形成一种决斗。咱们是十天半个月一个展览,还是大企业级的国营级的。一遇“疫情紧缩”,这展览的价值瞬间减半。好在我们人手多不怕累。卡内基音乐厅其实也是个展览空间嘛,展的是声音。停了572天又在去年10月6号晚上恢复了,因为王羽佳砸了一遍肖斯塔科维奇,我就去听了。那天晚上的贝多芬第五号是史上最屎的贝多芬。谁指挥的就不说了。我说的是卡内基重张了它就不再关了。停就停他572天,开门就好好开门。我们反复的事儿太多了。人不能让重感冒牵着鼻子走。
纽约2021年夏天的塞尚素描大展出口处的最后一幅作品
倪军2021年夏天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这是无数次凝视马奈的最近的一次
倪军与女儿倪纳纳2021年10月6日晚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观看停摆572天后的第一场演出 ,音乐厅主任和艺术总监发表了讲话
王羽佳2021年10月6日晚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演奏后谢幕
Q:这一年看过的哪一个展览、书籍或电影令你印象深刻?
A:啊书籍电影。展览是那个现代艺术馆的塞尚素描,在纽约。我专门写了《作曲家塞尚》发表在Hi艺术的专栏。好书是在纽约见到了新上市的萨义德传记和小说家琼·荻迪恩传记。我都及时地推荐给了国内的出版界朋友洽谈版权。很不幸,版权的问题尚待推进中,琼·荻迪恩光荣地离开了尘世。她的夫她的女儿早已经先她而去,她最后走的。很像杨绛一家。
爱德华·萨义德传
琼·荻迪恩传出版后不久她去世了
电影看了太多了,你想啊,在北京在纽约进电影院是我的偏方。偏方治大病。有个好电影,连片名都忘了,片名还特别有潜意。讲一个人像个独行侠,在美国的赌场所向披靡,而他的目的却是我们都想不到的……好像叫The Card Counter,演员是个古巴老家的。古巴老家的美国演员出了几个人物。Andy Garcia都是前辈了。这个新人也很不错。因为古巴的青年男子太多好看的了。脸上无铜臭气,俊朗有骨气。
倪军2021年夏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准备看艾丽丝·尼尔回顾展 ,该展巨幅海报上的作品画的是美国激浪派艺术家杰佛瑞·汉锥克斯和他的伴侣 。汉锥克斯是倪军1989年在罗格斯大学时的老师之一
艾丽丝·尼尔作品中画了很多美国社会大众的裸体形象
说到去年国内的展览,10月份中国美术馆的王麦秆先生的大型回顾展办得太好了。美术馆的领导给出3楼的全部,天津的同志们以实力呈现了王麦秆先生的全部。我在回到北京后的第一天去了展览的最后一天。撤展前能享受学习一个展览是我们这个行业的人的一种特殊存在感。去年8月初我还赶上了艾丽丝·尼尔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大型回顾展的尾声。我应邀写了一篇作文生动地介绍了这个展览,不料发布之后不久被举报了。至今不明原因。尼尔可能画了太多的裸体的劳动人民。
王麦秆 进军大西南解放全中国 套色木刻 1949
查克·克娄斯1989年秋天送给倪军的个展海报 ,2021年夏天他在迈阿密去世了
Q:这一年来生活中最大的惊喜是什么?
A:我夏天到纽约的时候革命风暴已经消停了。说是哥伦布纪念塑像差点儿被砸了。没赶上纽约红卫兵破四旧算是一个我没赶上的事儿。我这半辈子赶上了的已经不少了。有天晚上,我在哥伦布环岛的一个有名的冰激凌店一个人偷偷地过了把瘾,叫Venchi,网红,那叫一个红。假装自己溜去了一趟罗马吃冰激凌,又穿越回了纽约。唉,夜色温柔。要说小震惊,就算这个吧。
倪军2022年1月在位于北京亦庄的德国奥托博克义肢公司继续停顿了12年的由王彪老师主导的右腿支架制作
倪军拍摄的其他残疾人的义肢模具
倪军 左脚 2021年夏在纽约画的第一张画
倪军 右脚 2021年夏在纽约画的第二张画
Q: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你对2021年的感受或2022年的寄望。
A:不说了。
倪军画布背面签字
文字统筹:于海元
图文编辑:梁斯彦
第二期“中央美术学院表现与抽象艺术高级研修班”目前已经开始面向社会招生,将于寒假后在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燕郊校区)正式开课,具体开课时间待定 。
(招生简章详情请查询网址:https://www.cafa.edu.cn/st/2021/81221322.htm,或点击“阅读原文”)。
招生咨询电话:010-64771253
负责人电话:丁老师 18612179293(微信同号)
负责人邮箱:337637359@qq.com
通信地址: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中央美术学院5号楼F2-216)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具象艺术研究中心”(ID:gh_bc2a6a8d22b1)。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