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疫情尚未过去,“奥密克戎”仍在肆虐。两年间,世界格局与人类的生存状况已经发生深远改变——新冠疫情——毫无疑问成为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节点”。
在虎年开春之际,我们将陆续采访居住或旅行在世界各地的中国艺术家,请他们就疫情、艺术、生活等个人以及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来聊聊各自的看法;或许从处在不同地域不同状态下的艺术家们的反馈之中,我们可以构建起一个更少偏见和猜忌的疫情之下的世界图景和艺术生态,为历史存证,并以此视角观看我们当下真实的生存状态。
方振宁,艺术家、独立策展人和学者、艺术批评家。2012年第13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艺术委员会委员。1982年毕业于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在校作品被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2014年参加由库哈斯为总策展人的第14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1987年代开始创作极简主义作品,1988年旅居日本,继续从事极简和观念艺术的创作并不断举办个展。自2006年,方振宁以北京为基地,开始以独立策展人的身份在艺术和建筑两个领域进行策展。
2008年方振宁开始以外聘教授的身份在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任教,除了教学之外,方振宁现在还活跃在策展的第一线,同时把多年策展的经验和与时俱进的观念带到讲坛上。从2020年开设的至上堂线上当代艺术和建筑教程,以艺术瑜伽的方式向社会层面展开提高人们对艺术的认知。
方振宁/星坛/木,丙烯/1992/西麻布画廊个展/东京六本木
方振宁/相生/木,丙烯/1993/白色画廊个展/东京银座
由于疫情关系,很少出远门。有三次出远门都是为了去看必须看的展览:去年去名古屋市的丰田市立美术馆看了博伊斯和帕勒莫收藏展,这样的展览是间隔20年来的一次。秋天去奈良看了正仓院的收藏展,主要想看保存在日本的唐代文物, 顺便把京都和奈良以前看过的景点又看了一遍。二十年后再访龙安寺、金阁寺和银阁寺等地,感受颇为不同。在东京和横滨也参观了滨离宫庭院和三溪园,发现了日本具体派和物派作品和日本庭院在观念性上的关联性。另外就是前不久去了千叶县的川村美术馆看了一个极简主义和观念艺术的展览,了解了费舍尔画廊这家最早在德国传播美国极简主义艺术的夫妇对欧洲现代艺术的贡献。
日本旅行不需要核酸检测。我没有被隔离过。
方振宁/横竖/木,丙烯/1994/白色画廊个展/东京银座
方振宁/透明立方/有机玻璃,金属/1995/横滨
A:疫情的突然带来,持续的时间如此之长,大大改变了我的生活状态和方式,也对我对世界的认知和对未来的思考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那些以前去过的地方都成为珍贵的回忆,以前及时和果断做的某些事情看来是对的。
A:就目前为止来看,日本的疫情依然非常严峻,实行了对所有国家禁止入境的政策,时间是到二月底为止。由此可见,无论是日本人还是外国游客,自由旅行是受到限制的。即使是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完全开放了,我也没有立刻去旅行的打算。但是,一旦我确认世界范围内的旅行是安全的话,那我将进行报复性旅行,这就是我的心态。
A:我只是构思了新作品的草图,准备实施,也为今年参加艺术博览会做准备。由于过去许多作品没有展出过,现在是把过去的作品进行编目和梳理,拍照做成档案资料。过去二十年我一直作为推手策展和评论,主要心思没有放在艺术创作上,以至于许多人不知道我是艺术家。最近,我在朋友圈里晒了一些我过去作品的照片,有朋友问我你现在怎么不做了?我说现在开始做十年。
在过去两年里,我大量的时间都是用在继续学习和了解当代艺术的历史,从而把这些研究成果体现在我开设的至上堂网课上。这个网课已经进行了124次授课,我把它称为“艺术的瑜伽”。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工程,我为什么把它形容为一项工程?因为这一课程的组织和讲解,需要有大量的阅读和图片,以及需要大量的翻译和独立思考。至今为止我已经为此使用了六万张以上的图片,可见其工作量极大,他对我自己来说是一次极其重要的充电。
A:我的新作品没有令人兴奋的变化,只是我从上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独立创作的极简主义和观念艺术作品的延续。疫情下的生活和我的作品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我的作品不是流行的反应和实证,我对潮流无动于衷,我对探讨事物的逻辑关系有兴趣。
A:由于我在日本,我没有参加国内的任何展览,只是参与策划了成都双年展的其中一个版块,不过是第一次遥控策展。
2021年成都双年展《超融体》家园共栖板块现场
方振宁在2021年成都双年展学术峰会上的演讲ppt
A:在过去两年里,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几乎完全被封闭在家里。所以实际看的展览并不是很多,但是给我印象深刻的展览,也是发人深省的展览,就是在川村美术馆举办的极简主义和观念艺术展。我为什么会去来回路程要花四个多小时那么远的地方去看一个展览?那是因为在去之前我做了一点功课,才知道费舍尔画廊的主人,是在1967年第一位把美国的极简主义艺术介绍给德国的人,发现费舍尔画廊所收藏的作品展,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展览。由于这一对年轻夫妇的努力,使得上世纪60年代出在美国诞生的极简主义艺术,在1967年就首次在德国得到介绍,他像星星之火燎原一样遍及欧洲。而当时他的画廊很小,好象是一个过道,把两边堵上之后开了一个画廊空间,现在在整个欧洲极简和观念艺术都已经是艺术界的常识,费舍尔的功德无量。
关于说到图书,要举例一两本是很困难的,因为在疫情可以允许外出的情况下,我每周都会去几次书店,主要是神保町旧书店,在那里我发现了大量的我以前所不知道的书籍,也大大扩展了我的眼界。虽然我在北京有很多藏书,但是由于过去二十年里,我基本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不可能广泛和深入接触到有艺术思想的图书。而客观上的疫情所带来的封闭时间段,让我有机会竭尽全力地寻找和接触未知的领域。
2022年1月方振宁在东京都现代美术馆参观“EUGENE STUDIO After the rainbow”展
2021年11月方振宁再次参观龙安寺
2021年11月方振宁初次参观奈良保存众多唐代文物的日本国宝的正仓院
A:准确的说,从2020年1月末我到日本以来,整整两年的时间。生活中最大的惊喜,就是我能够持续地在至上堂开设网课,这对我的毅力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它同时对我的艺术和历史的视野有非常大的阔宽。
方振宁/倾斜@蓝色系列/2022/草图/横滨
A:借用一句古老的成语: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方振宁/分与合/2021/草图/横滨
方振宁/三层空间/2022/草图/横滨
文字统筹:于海元
图文编辑:梁斯彦
第二期“中央美术学院表现与抽象艺术高级研修班”目前已经开始面向社会招生,将于寒假后在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燕郊校区)正式开课,具体开课时间待定 。
(招生简章详情请查询网址:https://www.cafa.edu.cn/st/2021/81221322.htm,或点击“阅读原文”)。
招生咨询电话:010-64771253
负责人电话:丁老师 18612179293(微信同号)
负责人邮箱:337637359@qq.com
通信地址: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中央美术学院5号楼F2-216)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具象艺术研究中心”(ID:gh_bc2a6a8d22b1)。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