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足NFT艺术时应知道哪些“该”与“不该”?这三百多名买家的回答也许会让你惊讶

涉足NFT艺术时应知道哪些“该”与“不该”?这三百多名买家的回答也许会让你惊讶






图:TREVOR JONES的NFT艺术作品《The Ecstasy(Bitcoin Angel)》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过去的一年都称得上是NFT销售的一个“大年”。在 2021 年,NFT的交易额达到了 177 亿美元(远高于 2020 年的 8200 万美元),数字藏品在整个艺术和博物馆领域迅速成为潮流。


但值得注意的是,正如最新的相关报告《艺术+技术:NFT艺术收藏(ART+TECH: Art NFT Collecting)》(后文简称《NFT艺术收藏》)的作者所指出的那样,人们虽然对NFT的投资潜力做了很多研究,但这些研究很少是从买家和收藏家的视角出发的,对于“购买者眼中的NFT艺术品收藏究竟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现有的关注仍然较低。


正是为了弥补这样的空缺,总部设在柏林的“ART+TECH”团队的研究人员展开行动,在近期调查了 306 名传统和数字艺术买家,以了解他们对NFT艺术收藏的认知、兴趣、情感联系和收藏方法。


根据其最新发布的《NFT艺术收藏》报告,大多数受访者购买和收藏NFT艺术品,并不是为了投资回报,而主要是为了它们的美学品质。有趣的是,这样的反馈结果与Hiscox最近发布的调查报告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后者的调查中,60%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购买NFT正是为了其投资价值和升值潜力。这种调查结果间的鲜明区别,也可以看作是NFT艺术市场“去中心化”特征的一个表现。


除了艺术兴趣和美学追求的推动外,这份报告也指出,NFT收藏品能够提供的数字所有权证明和数字艺术赞助途径,也同样是推动NFT艺术购买的关键因素。




上:《艺术+技术:NFT艺术收藏》报告宣传图 / 图源:“ART+TECH”的Instagram发布

下:“ART+TECH”的报告的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购买NFT艺术品的原因与艺术本身有关,而受福利奖励驱使或者为靠投资获得潜在利益才去购买NFT的受访者占比则相对少了很多 / 图源:© ART+TECH Report


除此之外,报告也指出了购买NFT艺术品时会面临的一些障碍。这些障碍证明,即使不是对环境心怀顾虑,这个新兴领域对一些买家来说仍然会是复杂和令人不知所措的。报告发现,为了让数字艺术获得并维持其市场吸引力,为了让买家更好地参与到NFT空间,从教育到策展再到可持续性等方面的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以下便是我们从《NFT艺术收藏》报告中总结出的三个关键点,从收藏家和买家们的角度出发,着重谈谈潜在顾客们在NFT中想要寻求的东西,或能为如何激发潜在受众的NFT购买欲、如何把握NFT艺术市场趋势等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虽然听起来与“去中心化”相矛盾

但有组织的策划与展览很重要


颇有些“讽刺性”的是,虽然“去中心化”为NFT空间的重要特征,但 55% 的《NFT艺术收藏》调查受访者却表示,他们希望能看到一个经过精心策划而选出的NFT艺术品选集,以便于他们从中进行购买。


尽管这可能听起来有些违背NFT空间对于民主化和透明度的追求,但这样的策划显然会使这个庞大的领域变得更易于购买者接近和“下手”,同时开辟了围绕NFT艺术进行展览概念探索的可能性。


当然,NFT的玩家们也完全可以将传统艺术销售的做法移植到加密领域。但更为引人关注的问题在于,面对以加密为核心的新媒介,入局者们该如何调整或重新构想那些来自于传统艺术销售的惯例与手法。


与此相近的一点是,还有 37% 的受访者表示,其购买NFT的动机是能够在家里或公共场合展示数字艺术。而这一想法,也恰恰是阻碍部分人购买NFT或令观望者感到犹豫的原因之一:18% 的受访者认为,NFT的虚拟与无形性使其无法像实体展品那样轻松便捷地在现实世界里进行展示,这成了阻碍这些受访者第一次尝试购买NFT时的一大顾虑。



/ 图:在UCCA Lab举办的世界上第一个NFT艺术展中展示的来自Beeple的NFT作品 / 图源:转自Block Create Ar



把艺术品分割成碎片化的F-NFT

或许比整件出售的NFT更好卖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F-NFT(碎片化、可拆分的NFT)迅速兴起。比如,Particle把涂鸦传奇Banksy的代表作《Love is in the Air》分割成了 1 万个NFT出售、美景宫博物馆把艺术大师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代表作《吻》分割成了 1 万个NFT公开销售等等,都是这样的例子。


而正如《NFT艺术收藏》报告所发现的那样,F-NFT在买家中也越来越受欢迎,21% 的人都表示自己已经进行过F-NFT的购买。据受访者反馈,购买F-NFT的主要动机是为了支持数字艺术家。另一个主要的购买驱动力,是想要以经济上负担得起的方式拥有高端艺术作品,因为F-NFT的碎片化特征降低了进入NFT艺术收藏的门槛,使普通人也能有机会以付得起的价格购买大师之作的一个数字“碎片”。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表示,当他们购买NFT时,社群感是至关重要的,而F-NFT恰恰能通过其共享所有权模式满足购买者的这种需求。当一幅画被数量限定的一群人共同拥有,一个社群便会自然地建立,并靠这些人共享的艺术兴趣、品味、观点和利益而巩固深化。



/“ART+TECH”的报告的统计结果显示,除了出于赞助数字艺术的目的之外,收藏家们购买F-NFT的最大动机是能够以可承受的价格共同拥有一件高端艺术品 / 图源:© ART+TECH Report



艺术家的名气和额外的奖励

在刺激购买欲上也许并不太管用


仅仅因为一批NFT的发行者是一个知名的艺术家,并不意味着NFT买家们定会蜂拥而至购买它们。“ART+TECH”调查团队发现,只有 8% 的收藏者购买了由知名艺术家创作的NFT,而与此类似的发现是,只有 26% 的受访者表示想要一个实体作品的数字复刻NFT——而这恰恰是许多名流艺术史的大师之作被变为NFT进行销售时常用的手段。


基于这样的调查结果,该团队的报告指出了这样一个令许多人惊讶的观点:“显然,在进入NFT艺术领域时,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所享有的声望与威信,并不能立即实现转化。


此外,对于接受此次调查的收藏者们来说,进一步的福利激励措施似乎也无关紧要,只有 6% 的人表示额外的福利奖励会促使他们购买NFT,而以压倒性优势占据受访者主流的是, 90% 的人将“对艺术的欣赏”作为购买NFT的关键原因。



图:来自曾创下拍卖价记录的数字艺术家Beeple的NFT艺术作品《Bull Run》



· End ·



文字:Min Chen

翻译:Yifan

辑:Yifan



JCC 文创未来





J I N G

往期推荐


· RECOMMEND ·









JING CULTURE & COMMERCE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JCC文创未来”(ID:JingCultureCommerce)。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