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镜头里充满象征隐喻!

摄影,镜头里充满象征隐喻!


 

 
这是一组极为简洁的照片,是《没有手抚摸我的脸》系列,画面就是黑与白,两种极大反差的颜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几乎没有任何杂色。
你可以想象这些穿着道袍的年轻的神学院学生,在洁白的雪地上嬉戏欢笑。
雪地的白,就是意味单纯、洁净。这些被压抑了太久的人们,仿佛找到了归宿。
他们自然的手牵着手,组成一个大的圆圈,创造几何形式,彼此相互的连接,转动,奔跑和欢笑。
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情不自禁的喜悦的流露。那是他们内心真实的渴望。
他们在宗教的理性中,已经压抑了很久。他们的心,几乎都要在这黑色的道袍中,扭曲,变形,甚至是萎缩。
如果,再这样压抑久了,他们生命的火焰,将会慢慢的在理性之中熄灭。
终于等到了此刻,投入到洁白的雪地之中,那是自然的怀抱,那是生命的归宿。
他们的动作,他们的笑脸,甚至你可以听到他们的声音,都是那么的被释放的喜悦。
我们可以理解这张照片,隐喻了解脱,或者是对生命的渴望,或者是表达对生命的欢乐的赞美。
照片中的每一个人都是隐喻,他们是被理性压抑了太久的生命的绽放。
它让人们联想起马蒂斯的名作,但是黑白两色,没有造成空间上的转折,而是营造了图案式和富有韵律感的效果和宗教感。
这是意大利著名摄影大师马里奥·贾科梅利最为有名的摄影作品。
欣赏贾科梅利的照片,就像是一块块微小的像素组成一首首诗歌,又像是一个个音符组成的一曲曲音乐,又像是用画笔画出的一幅幅画卷,在告诉人们这个世界的人是怎样的、物体又是怎样的被隐喻着。
贾科梅利是一位“极端”的艺术家。他致力于挖掘身体的诗意,并将其以一种极尽暴力的方式呈现出来。
他的作品给人的感觉,像是赤足走在地上,将自己完全暴露于世间,与光同尘。在没有任何媒介的干扰下,诗意滋养了他的图像。


 
马里奥·贾科梅利(1913-2000)出身贫寒,一生都生活在意大利马尔凯地区亚得里亚海沿岸的海滨小镇塞尼加利亚。
他关注周围的人、风景和海景,将普通的主题转化为对时间、记忆和存在的冥想。
当人们欣赏马里奥·贾科梅利镜头里,充满象征意喻的景象时,观者能强烈地感受到,他对于生命的母性、对于自身本源的追溯。
贾科梅利后来赢得了许多奖牌和奖项,并通过在欧洲、美国和日本举办的多次展览,获得了国际地位。
他高度个人化、艺术大气的视觉风格,展示了他毕生对强调线性和抽象模式的景观、乡村城镇景观、街景和日常意大利生活画像的痴迷。
通过对贾科梅利创作经历的了解,我们摄影人就要能够用象征意喻的方式,对生命的母性和自身本源的追溯思考。
这样拍摄出来的照片,才会更有思想内涵。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摄影大师的秘密”作者:Kkk刘凯(ID:wfyk639)。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