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地铁里身体与涂鸦并存!

摄影,地铁里身体与涂鸦并存!



现今,很多城市都有地铁,而地铁,已是反映人生百态的一道风景线。

很多摄影爱好者,开始将镜头从街道转向了地铁。那么,如何拍好地铁的人文,激发地铁的美学呢?

玛格南摄影师布鲁斯·戴维森(Bruce Davidson)用他的《地铁》系列给出了答案。

戴维森说:“人们在地铁里,他们的身体与涂鸦并存、渗透,甚至是中空的黑暗的隧道,激发了一种美学。乘客被困到地下,躲在面具里互相封闭。”




1933年,戴维森生于伊利诺伊州,在芝加哥城郊的橡树公园长大,从小就对摄影感兴趣。

1955年,戴维森应征加入美国陆军,被派往亚利桑那州的瓦丘卡堡。戴维森为了追求纪实摄影的高峰,选择W·尤金·史密斯,作为自己的导师。

他于1958年加入马格南,1961年,在得知第一次自由乘车运动(Freedom Rider)遭到袭击后,他即刻南下,与民Q运动者一起从阿拉巴马前往密西西比,一拍就是5年。



1961-1965年,以拍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获得古根海姆奖学金。该部作品,也获得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资助。

成名后的戴维森,又完成几部作品,70年代,以纽约地下世界为题的《地铁》系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纽约人的生活百态。

《地铁》系列作品通过用彩色摄影,传达感情的方式,戴维森详细生动地记录了这个城市的地下世界。

他说:“我只是一个人类学家。我就是拍摄那些我看到的人类。有些是很严肃的。有些也可以是讽刺的或者幽默的。我对政Z感兴趣,但是不公开的。当然,我们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政Z的,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的。”

布鲁斯·戴维森,没有世界各地到处跑,只是在最接近,最真实的地方拍摄。



矮个子小丑的绝望神情,哈林区黑人绝非民俗的悲惨生活,纽约地铁里怪异时而骇人的表演,都得以原汁原味地呈现在影像里。

布鲁斯·戴维森所拍摄的那些充满感情的肖像,给观者提供一个近距离,观察该社会群体生活状况的一个切口。

他对各种文化,尤其是边缘文化,持一种非常开放的态度。

他对生活充满好奇,并对拍摄对象报以足够的尊重和信任,而这也是戴维森在工作中一以贯之的,因此他被视为最具有人文情怀的摄影大师之一。

约翰·萨考夫斯基曾这样评价道:“很少有摄影师能像戴维森那样,对人进行如此不加修饰的观察——没有明显的工艺或技巧。在他的作品中,形式和技术问题,仍然隐藏在表面之下,几乎看不见。这些照片里充满的是描述生命的存在,几乎不因其存在而改变‘艺术化’”。

通过对布鲁斯·戴维森作品的了解,我们可以知道任何成功作品的创作,都要怀有足够的好奇心,并投入极大的热情,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







































欢迎留言,一起聊摄影!

..................................................................

推荐阅读

1,用摄影,寻找人的尊严!

2,一张照片的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

3,摄影,没有自己的语言!

4,,了解摄影有没有语言,为什么重要?

5,摄影师的责任是什么?

6,摄影,需要跨过的鸿沟是什么?

7,照片,如何拍出意义?

8,摄影,想到100年后看照片的人!

9,摄影,一定要有作品意识!

10,照片,如何讲故事?

11,摄影,抓住各种巧合!

12,摄影,有一条捷径!


点击关注下方账号!

干货!必须在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摄影大师的秘密”(ID:wfyk639)。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