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总院40年 | 重构价值:回归本原驱动(2007-2017)

深总院40年 | 重构价值:回归本原驱动(2007-2017)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和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总院”)走过了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的40年历程。它的诞生、成长、发展,始终围绕时代的主题,响应特区的号召,紧跟先行的步伐,既是时代的弄潮儿、特区建设的追梦人,也是深圳高快速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位于深圳市中心区中轴线上的深圳市民中心,和屹立在它周边的太平金融大厦、南方博时基金大厦、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移动深圳信息大厦、嘉里广场,皆是深总院参与设计的作品。©图源网络


重构价值:回归本原驱动
|
(2007-2017)

时间来到2007年,深圳的城市建设率先进入了存量发展阶段。为了破解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的困境,从粗放型向精细化发展,城市和人的需求不断升级。对于建筑行业来说,这意味着更高的质量、更快的效率和更大的竞争。与此同时,一场新的全球金融危机也在步步逼近。如何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如何在城市的转型阵痛中突围?面对外部世界的疾风暴雨,深总院再一次显示了它谋篇布局的能力,通过三方面的创新,转危为机。


其一,转企改制,完成经营管理模式创新。面对多元化需求的挑战,深总院在管理上完成了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公司治理现代化。2006年6月31日,深总院从深圳市建设局划转并移交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深投控),单位性质由事业单位转为国有企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划转和移交工作备忘录


△ 2008年深总院领导参加划转企业领导干部培训会议。

深总院开始面向全国布局业务,将本部的研发优势与各分支的地域优势完美结合,实现了业绩的突飞猛进。到2018年,深总院78%的业务来自深圳以外,在同行业中地域性业务覆盖位居全国之首。



△ 2007年深总院召开经营暨质量工作会议,吹响了十年业务突飞猛进的号角。


△ 市场分布图


△ 深港西部通道口岸旅检大楼及其单体建筑

其二,回归本原,实现设计理念创新。针对这一时期浮夸、偏离本身功能的建筑设计潮流,时任深总院院长、总建筑师的孟建民从多年实践经验出发,提出了以“健康、高效、人文”为核心的“本原设计”理念,倡导设计的理性回归,为深总院的建筑实践打开了广阔的适应场景。理念的创新带来观念的转变和生产力的释放。这一阶段,深总院在绿色建筑、医疗建筑、产业园区建筑等方面贯穿着这一核心理念,创作了一系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得益彰的作品,为深总院增添了新的优势业务领域。深总院由此也从建筑项目的输出阶段,走向建筑价值理念的输出阶段。


△ 《本原设计》,作者孟建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

2015年12月7日,孟建民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成为深圳第一位来自企业的本土院士,也是深圳第二位本土院士。


△ 2015年12月,孟建民当选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其三,科技赋能,加速建筑技术创新。这一阶段,深总院在住宅产业化、建筑产业化等业务中取得突破性进展。20世纪10年代,深总院成立了科技创新委员会,获得“广东省自主创新标杆企业”“全国勘察设计行业创新型优秀企业”“广东省土木建筑十佳创新企业”“广东省土木建筑科技创新先进企业”称号。2015年5月,深总院主编的《保障性住房标准化系列化设计研究》成果,荣获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2月,成为深圳市住宅产业化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 深总院荣获 “广东省土木建筑十佳创新企业”

△ 深总院荣获 “广东省自主创新标杆企业”

△ 《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标准化系列化设计研究》荣获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7年11月,深总院承担的体育新城宝荷南居住安置用地项目,顺利通过深圳市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技术认定专家评审,该项目是深圳市第一个获得政府奖励面积(5000平方)最大的、体量最大的装配式建筑。与此同时,深总院还率先建立起涵盖全产业链的全过程咨询服务体系。2017年5月,深总院成为住建部确定的首批全国全过程工程咨询40家试点单位之一。


这一阶段,深总院的代表项目遍布全国,在超高层建筑、公共建筑、医疗建筑、产业园区建筑、居住建筑等五大类别上已形成行业领先优势。

超高层 


超高层的重要代表作有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市太平金融大厦、深圳能源大厦、南方博时基金大厦等


△ 证券交易所


△ 太平金融大厦

△ 能源大厦


△ 南方博时基金大厦

体育建筑 


公共建筑的重要代表作有深圳市宝安体育馆、广州亚运会省属场馆网球中心、深圳市大运中心体育场、西宁市海湖新区体育中心等体育建筑。



△ 宝安体育馆

△ 大运中心体育场

△ 西宁市海湖新区体育中心


文博建筑 


有渡江战役纪念馆、玉树州地震遗址纪念馆、新疆大剧院、蚌埠市博物馆档案馆及规划馆、吉林省图书馆新馆、2010年上海世博会意大利馆等文博建筑。



△ 渡江战役纪念馆

△ 玉树州地震遗址纪念馆


△ 新疆大剧院

△ 蚌埠市博物馆档案馆及规划馆

△ 2010年上海世博会意大利馆

办公建筑 


有深圳嘉里建设广场二期、湖南日报传媒中心、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新营业办公楼、交通银行金融服务中心(合肥)、深圳海岸环庆大厦等办公建筑。



△ 嘉里建设广场二期

△ 湖南日报传媒中心

△ 海岸环庆大厦

△ 合肥交通银行金融服务中心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分行新营业办公楼


医疗建筑 


医疗建筑的重要代表作有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改扩建)、张家港第一人民医院、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宁波杭州湾医院、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改扩建)、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


△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 张家港第一人民医院



△ 深圳市儿童医院(改扩建)

△ 深圳南山区人民医院

△ 深圳第三人民医院

△ 宁波杭州湾医院

产业园与工业建筑 


产业园与工业建筑的重要代表作有深圳湾科技生态园一区、南山智园、深投控创智天地大厦等。



△ 深圳湾科技生态园一区

△ 南山智园

△ 深投控创智天地大厦

居住建筑 


居住建筑的重要代表作有香蜜湖水榭花都一期、曦城、东部华侨城·天麓别墅区、天鹅湖花园、深圳地铁前海湾车辆段上盖物业项目、深圳市长圳公共住房及附属工程等。



△ 香蜜湖水谢花都一期

△ 曦城——别墅·商业区·度假会所


△ 深圳市长圳公共住房及其附属工程

△ 深圳地铁前海湾车辆段上盖物业

△ 东部华侨城“天麓”别墅区

这些建筑,有的实现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有的确立了人居建筑的典范,还有的成为地方的文化地标,擦亮了“深圳设计”这张名片。


品牌发展部汇编 )

相关阅读:深总院40年发展纪实

《深总院40年 | 顺势而为:塑造时代轮廓(1992-2006)》

深总院40年 | 先行逐梦:助力特区建设(1982-199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总院”(ID:SZ_SADI)。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