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段截图:
看过这段沈鹏评张海书法的言论,实在是令人心中不爽,这夸得太官方、太虚假了吧。沈鹏为什么这样高评张海的书法作品呢?可能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但是网友心灵眼尖,一语或许能道破天机:一家人,果然不说两家话呀!
在中书协,张海是沈鹏的继任者,就书法艺术的传承关系和职位来说,张海和沈鹏是一家的。一家人当然不说两家话,书法艺术的功名,要相互支持一下吧。沈鹏把差的说成优的,也算是给一家人的书法站站台,宣扬一下的目的,高评张海的书法,虽然有失公允,但也在情理之中。管你听着恶心不恶心!
张海书法,隶书写得很娴熟,也很工整,初看是不错的。但是细细研究起来,他的隶书是出于秦隶还是汉隶?出于乙瑛碑?还是出于礼器碑?这些碑帖,在张海的隶书书法里都不沾边,与古法无关。唯一可见的就是他的隶书还算有点儿隶书方扁的结体形态而已。张海的隶书,只是借用了隶书结体的一个空壳,内容与内涵可以说与隶书没有什么关系了,专业品质是比较差等的。
有人说,书法应该创新,创新就要突破常规,所以张海的自由隶书应该高看一眼才对,为什么要给予低评呢?其实,书法的创新与师古并不矛盾,书法不但要师古,也是需要创新的。前提是把“师古”的基础打牢固,再谈创新才是正经与正道。如果一位书法家对传统书法品质修炼不到位,旧质的碑帖功力一无所得,或者说功力很浅,就直接创新而去,这不是书法的创新,而是书法创作的出洋相。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美术观察”(ID:pyyjb123)。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