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觉得自己不够自由。
小时候有考试和分数,长大后要买房要结婚。
经常会想,什么时候才能想干啥干啥啊?
过去,熊猫君以为随心所欲就是我想要的自由,
不用上班,不用被家庭和社会关系束缚。
愿意宅家就宅家,愿意旅行就跑遍世界各地。
但读了这本诺奖得主安德烈·纪德的神作才明白:
我真正想要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找到内心的秩序!
《背德者》
为什么说随心所欲不是我真正想要的自由?
熊猫君给大家讲讲本书主人公米歇尔的故事。
故事开头,他和大部分人一样按部就班地生活。
直到婚后一场大病,他徘徊于各处求医疗养,
好不容易才从鬼门关捡回一条命。
而劫后余生,他看待世界的眼光也不同了。
在北非的沙漠和高地的山色中,他的感官逐渐苏醒……
米歇尔开始重新审视从前他所拥有的东西:
到了年纪被安排的婚姻,体面的学者工作……
他开始不顾一切地反对过去,这是“背德”的开始,也是《背德者》给我们的第一重提醒。
从此,本能的欲望成了米歇尔生活的向导,
他开始贪恋和男童玩乐的欢愉,欣赏小孩偷剪刀的本能罪恶,拖着病重的妻子不断旅行……
这种无所顾忌的生活让米歇尔产生莫名的快感,
他逃避社会道德和家庭桎梏,循着“背德”的方向狂奔……
但故事最后,随心所欲的米歇尔并不幸福。
他纵情了半生,却从未找到自己内心的秩序,
换句话说,他根本没搞清自己想要什么。
妻子死后,米歇尔在漫无目的的自由中迷失了,
他对朋友们说:“请你们现在把我从这里带走,告诉我生活的理由。”
听凭欲望、随心所欲,就能拥有幸福吗?
这是《背德者》给我们的第二重提醒。
米歇尔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与生俱来的叛逆和对自由的向往。
小时候我们被父母和老师管束,长大后被工作和社会约束。
我们只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想要摆脱什么
但总忘记思考自己想要什么,真正追求什么。
而纪德从漫无边际、随心所欲的的“自由”中醒了过来,用《背德者》的故事告诉我们:
真正的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找到内心的秩序!
《背德者》是诺奖得主安德烈·纪德的成名之作。
他是加缪和萨特的精神导师,20世纪法国文坛伟大的旗帜!
加缪曾说:“纪德支配了我的青年时代,他一位艺术家的典范,是一位守护者,是王者之子。”
但由于他坦诚地书写欲望,频繁触及宗教问题,
在他死后,全部作品被法国天主教会列为禁书!
上世纪40年代,中国突然掀起了一股“纪德热”,
大批著名文人投入了纪德作品的翻译和研究中。
余华甚至在看完他的代表作《窄门》后,激动得浑身发抖,直言:
“我这辈子要是能写这么一本书我就心满意足了!”
为了帮大家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熊猫君采用了李玉民老师的经典译本,还原纪德优雅的文风,
还邀请了法语翻译家,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院长、法语系教授袁筱一撰写万字长文导读,
特别整理了20张珍贵照片,原创作者小传,
深度还原纪德矛盾又奇异的一生,解读纪德深邃的思想。
今天熊猫君还为大家申请了超值福利!现在下单,限时7折仅需33元!
参与互动
我们将随机抽取3位真爱粉
送《背德者》这本书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立刻带走本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惊蛰青年”(ID:wakinglism)。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