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源:转自Glyphic官网
自诞生以来,涂鸦艺术似乎都是依赖于街头和墙壁的存在。这种与实体环境密不可分、存在寿命较为短暂的艺术形式,与以数字形式持久存在的NFT之间似乎有着天壤之别。但是,无论曾横亘于这两种媒介间的鸿沟曾经有多么大,这种沟壑如今都已经开始迅速缩小了。
事实上,涂鸦艺术与NFT已经在 Web3 时代的开端相遇。在过去的一年左右,从Felipe Pantone到Saber,越来越多的涂鸦艺术家们开始策划参与NFT的发行,诸如“Murals to the Metaverse”和“Voice x Street Theory NFT Residency”这样的项目都是这样的例子。通过将涂鸦从风吹雨打的街头搬进线上空间,使原本随时可能被擦除、覆盖或破坏的作品获得数字化身,这些NFT实践让涂鸦这一艺术形式得以在街道之外实现长存。
/ 图:截自Murals to the Metaverse视频/makersplace
而最新加入这一行列的,是法国涂鸦艺术家FUZI,他在上周发布了他的第一个生成性NFT系列,其中包括 1150 个印有他大胆而复杂的手工作品的 1:1 复刻品代币。这些现已成功售罄的系列作品,是在与迈阿密涂鸦博物馆共同创立推出的全新平台Glyphic上面世的——对于一个致力于记录和保存媒介历史的博物馆而言,参与这样的项目可以说是自然而然、理所应当的选择。
“我们的目标一直是要支持和赞扬艺术家,不仅为公众、还要为这个运动中的艺术家们提供资源,”涂鸦博物馆的创始人Allison Freidin这样表示,“我们站在让涂鸦进入 Web3 和元宇宙的最前沿,并在帮助艺术家实现这一转变,这是让我们真正感到自豪的事。”
/ 上:“Glyphic x FUZI #1053”
下:转自Glyphic
准确地说,FUZI的NFT发行并不是涂鸦博物馆首次涉足该领域,而是更像是该机构在进入NFT领域的探索之旅中的一个里程碑。Freidin强调,博物馆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密切地关注着NFT领域的动态,包括Defer和Cey Adams等人的作品发行,同时还与Lady Pink等艺术家合作并策划了他们的NFT发行。她谈及Glyphic的首次亮相时表示:“这只是我们的第一个面向更广泛人群的生成性项目。”
对Freidin而言,NFT的潜力不仅在于使涂鸦得以长存,还在于它如何通过其可得性、可及性和社群力量去改变街头艺术领域。
例如,在FUZI的NFT系列中,藏品定价不超过 100 美金,而若放在传统艺术市场里,由于这位艺术家的名声和履历,同类艺术品的价格往往会超过 2000 美元。因此,对比之下,NFT能够有效地降低购买门槛,使不止一个、而是成千上万个买家都可以获得这些艺术品。
此外,Freidin还指出:“能够在Discord和Twitter Spaces中直接与艺术家和其中的社区进行交流,也同样是非常特别的。”
/ 上:FUZI的首个NFT系列包括 1150 个 1:1 生成代币,开售后迅速售罄 / 图源:转自Glyphic
下:作为Glyphic的共同创立者与合作伙伴,迈阿密涂鸦博物馆致力于通过展览并展出艺术家周边产品,以记录涂鸦历史 / 图源:涂鸦博物馆
相当重要的一点是,与另一个PFP项目不同,FUZI系列引领Glyphic将“真正的艺术”注入了这个空间。在这一点上,该平台利用了在街头文化中并不陌生的机制:即,让平台上的盲盒式铸造与实体盲盒相对应,其中既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买家所期望的收藏品。这无疑增添了购买过程的趣味性,并可能会刺激买家继续购买的欲望。
而令买家们更加充满期待的是,FUZI系列还包含其他艺术家创作的约 20 个惊喜NFT,包括Saber、Claw Money和Big Sleeps等人创作的 1:1 NFT。对此,Freidin补充道:“世界上一些顶级的涂鸦艺术家非常乐意参与其中,因为我们正是为了这种文化而做了这一切的。”
/ 图源:Glyphic x FUZI/OpenSea
而这也恰恰促成了Glyphic的目标。根据其计划,该公司正在考虑在沙盒游戏“The Sandbox”中建立一个元宇宙式的“街头艺术公园”,并推出一个街头服装系列,所有Glyphic的收藏者都将获得独家权限。
Freidin对此强调道:“我想做的是用特殊的方式持续回馈我们的收藏者。”而这样的拓展也会吸引更多涂鸦和街头艺术家进入这一市场和区块链领域,为他们提供一种新的方式来保存他们的创作,并提供一个新的平台来留下他们的“个性标签”,就如Freidin在谈及Glyphic项目对艺术家的意义时所说的那样:
“我们合作的大部分艺术家并不在乎金钱,而是在乎能否在创作中获得最酷的成果。而这个平台,正是为他们提供了这种创造酷炫之作的新途径。”
· End ·
文字:Min Chen
翻译:Yantong Li
编辑:Yifan
JCC 文创未来
J I N G
往期推荐
· RECOMMEND ·
JING CULTURE & COMMERCE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JCC文创未来”(ID:JingCultureCommerce)。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