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专业申请如何写出极具竞争力与故事性的文书?史上最全DIY文书教程

设计专业申请如何写出极具竞争力与故事性的文书?史上最全DIY文书教程

申请学校时,文书一般包括一封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statement of intent,简历Curriculum Vitae,推荐信Recommendation Letter(一般要求两封)。


文书对申请有多重要?它是学生向申请院校介绍自己的唯一方式。然而,现在常见的“模板化”文书思路实际漏洞百出。主要问题包括毫无逻辑的结构、充占字数的无效信息,内容不真实或过于夸张。因此,我们今天为大家分享一种“讲故事”的文书写作方式!(往后翻有DSC工作室老师的文书修改案例供大家参考)

 


+ 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


个人陈述的字数要求一般在600-800字(不同学校对字数,格式,与具体需要回答的问题可能存在些许差异,开始写作前一定要去学校的官网仔细阅读要求噢!),因此我们的陈述要求每一句话都有目的性并且具体。将个人陈述通过“故事”的方式叙述,起承转合,有主次的表达申请学生的背景,兴趣,经历和特点以帮助同学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我们在辅导学生文书写作的这几年中,几乎每个学生都会有两个巨大的认知错误:

第一是:“文书就是ps,讲述一下自己小时候的经历,联系一下自己为什么想申请这个专业就可以了,基本上写完第一稿之后检查一下语法错误就可以提交了,三天搞定。”


这个是一个巨大的认知错误!其实每个院校不同的专业对于学生的文书写作要求都各有不同,比如多伦多大学的景观设计专业的官网上的文书要求就是statement of interest、written sample和CV 。更具体来说,statement of interest,中文常叫做动机信,和大家通常理解的ps个人陈述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前者更看重你对于申请的项目的认知理解和个人兴趣阐释,需要着重描述个人和项目的相关性。所以更大的篇幅要放在具体的项目上,要在全面了解申请院校的项目的特色后,谈出自己的独到的理解。

+++ 多伦多大学建筑专业对于不同种类的文书给出的要求

第二个认知错误就是:“我写完了一份文书改一下申请的院校名字就可以提交所有的学校了”。


这个认知错误同样是来自于第一个认知错误的延伸,我们的回答也很类似,就是加拿大的大部分院校的文书要求都是statement of interest/intent,需要结合每个项目的特色来去展开,体现你个人对于申请项目的深刻的理解和向往。一份文书交所有院校,在加拿大研究生申请这里,是绝绝对对行不通的!我们的具有丰富的文书修改经验的老师都会给每一份文书修改5-10版,申请5个院校的话就是平均30-40版修改的工作量。所以,同学们一定一定要早点开始文书的修改工作,我们建议是至少在截至日期前三个月开始第一版草稿的构思。


以下是我们去年辅导的,申请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三国顶尖建筑高校研究生的黄同学个性化的文书写作经历:


“ 我9月就开始构思文书,10月底申请了墨尔本刷了一波进度,然后11月根据后面要申请的学校,逐个击破,一个学校研究一周。我觉得要保证高offer率,就不能套模板,必须真心实意,把每一个学校都当做你唯一想去的一个dream school充分对待。比如,这个学校有什么研究方向、课程结构、出名的老师和特色项目等。

 

+++ 多大的研究动态和方向 


+++ 密西根的研究和项目介绍 


+++ 弗吉尼亚的研究项目介绍 

 

都可以作为吸引自己的点,然后产生联系和思考。需要写的东西真的很多,也许这就是学校用来考察申请人是不是真的一心一意想来读他们的项目。 


比方说,多大需要提供writing sample。 


+++ 多大的writing samples ,来自学校官网


弗吉尼亚如果要申请奖学金也需要单独来写自己对于种族多样性、历史保护研究等的看法和感受 


+++ 关于种族多样性的奖学金写作方向 


+++ 历史保护研究的奖学金写作方向 

 

卡尔加里大学也需要一篇关于建筑的评论 。


 

上图是我关于Piazza Navona写的建筑评论的节选。思路就是由旅行的观察引发自己对于建成环境的思考。 

 

这里真的要感谢文书Katalin老师,每次一篇文书能够我写好几页的修改建议,老师按照海外文书的要求和思维逻辑给我修改润色,真的获益匪浅。 



+++ 申请文书Katakin老师给我的海量修改建议的一小部分


Katalin老师的批改事无巨细,给出的意见不仅多而且一针见血!很多同学申请失败,其实文书占很大责任,文书写作要写好真的是耗费心血。每当收到满满的评语,我总会觉得很受鼓舞。在一次次动笔和修改中,我不断地深化自己对于项目和自己的研究的理解和思考。 ”


如果想了解黄同学的整个申请历程,请参阅我们的往期文章:



DSC学员分享|我如何美加澳混申拿到全部顶级高校建筑研究生Offer+43万奖学金?

了解完以上这些注意事项和通读完了每所院校的要求后,那如何开展文书的第一版的写作呢?以下是我们的一个step-by-step的总结。

 


+ Step 01. 找到故事大纲 

 

在我们写“故事”之前,了解申请院校对申请者条件要求是第一步,这样我们才能写出针对学 校申请人要求的个人陈述。


进入学校学院官网,首先查看课程内容,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熟悉学院规划的就业方向;授课老师信息;program的亮点与特点;根据其中的“What are we looking for”/“Selection Criteria”整理出针对性的信息,如:了解学校希望在申请者身上看到什么特点,希望在申请资料中看到什么内容。这部分就是整篇个人陈述的“故事”大纲。


当我们通读这些要求后,就能够整理出这个大纲,一般包括介绍部分(简单的自我介绍,怎样的故事影响申请者喜欢并且选择了这个专业),经历部分(和专业相关的经历,参加的科研项目、学校之前参加的课程、游学经历、工作等等),结尾部分(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这个项目,希望获得什么方面的知识,对未来规划有什么影响,以及目标和职业发展计划)。



 


+ Step 02. 故事-第一部分

 

开篇段落的目的是展示个人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尤其需要表达对申请专业的热情。


1. 定义自我形象


通过真实的细节的故事作为媒介展现自己的态度和性格。最好是和专业相关的亲身经历传达自己是什么样的学生。让招生院校对个人有直接生动的第一印象。


如:对选择的研究领域充满热情 / 能够承受研究学术工作量 / 学术和个人准备充分,并渴望学习新课程等等......


2. 塑造真实故事


不要编造一个不是自己的人物形象和经历,通常这是禁不起推敲的。虚假的经历也无法满足“故事性”个人陈述对具体详尽的撰写要求。仅仅因为认为院校喜欢科研型申请者而说“我喜欢研究”也并不会对申请有太大帮助。描述的故事缺乏足够的证据去支撑反而让申请者形象显得不真实且单薄。


当找到一个有力的理由时,写一个具体的情节支持这个理由比简单的陈述更能打动人。


以建筑专业申请者为例,第一自然段当我们尝试描述自己对建筑专业充满热情和兴趣时,相比这样的泛泛而谈:“我喜欢建筑专业。高中曾经和父母一同去英国旅游,我被不同风格和空间构成的建筑所吸引。我认为建筑专业是联系人与活动,构建空间与场地之间关系的设计。”


将故事和陈述联系起来表达:“我对建筑的兴趣和理解是在旅行中得到提升的。在英国旅游时,第一次看到圣保罗大教堂时,我惊讶于它的圆顶结构和与东方截然不同的古典主义风格。诺丁汉的税务中心灵活的结合红砖和幕墙重新设计成为绿色建筑。穿过这些老式砖房,我对其中的节能绿色材料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同时期和文化背景的建筑引领我对建筑专业产生更多的思考:如何联系人与活动,构建空间与场地之间的关系。”



 

+ Step 03. 故事-第二部分

 

这是一个展示申请学生参加的具体且特定的专业相关活动经历或学术研究的机会。


1. 刻画某次经历


相比把自己参加过的比赛/活动一箩筐列出来,更鼓励申请者尝试筛选出能反映自己特定能力和性格的故事 - 具体到某个时期的专业教授,某个课程,某次实习或竞赛经历,遇到的困难和如何解决。


2. 增加量化细节


量化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为招生院校更好的理解和提供更全面有信息的内容。以竞赛为例,比赛的准备时长,团队人数,获得名次,参赛人数等。


例如,“我具有很强的3D模型能力。模型课表现优秀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定性定量的故事保证了经历描述的生动性真实性:“在大三学年的模型制作专业课上,我独立完成了从材料的选取,打磨,拼贴到完成庭院模型的制作。由于制作时间的限制,模型的尺寸选择给我带来了一个挑战。为了能很好的展现建筑细节,我使用3D建模软件和3D打印渲染技术进行试验和调整。最后,我用了两周时间顺利完成,并获得了92分的成绩。”



 

+ Step 04. 故事-第三部分

 

为什么选择继续深造?为什么选择该专业?为什么选择该院校?对未来学习和职业的计划是什么?对希望获得,提升或扩展的技能有哪些?这些问题的归纳回答帮助招生院校进一步了解你对专业的认识和对未来的规划。


1. 自信表达理由


大部分同学选择深造的原因很简单,学习更多专业方面的先进理论/知识体系/技能/实践。因此,申请者不仅需要自信且正确的认识自身较弱的领域还要求表达出对应的学业规划。这样才能向院校证明自己对专业的认识 - 需要收集什么经验才能实现目标。


2. 回答具体原因


避免使用大而广的句式回答自己的择校原因,如:学校对科研及其重视/ 学校拥有几百门学科书籍的图书馆。申请者需要提供的是真正被吸引的理由和具体细节(某个课程内容/授课老师的研究方向/实践机会),这样的信息才会得到招生老师的认同。同时也反应出申请同学对学院,设施,课程和教授进行了透彻的研究和充分的准备。


例如:浏览学院课程简介,绿色材料和应用课程十分吸引我。在本科阶段,绿色建筑就是我的毕业设计方向。我相信我具备足够的理论基础进行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同时,该课程的授课教授Alex带领的绿色屋顶研究项目也是我渴望进行的研究方向之一。她在文章“Green Community”分享的社区系统理念也带给我对建筑,社区,城市之间关系的更深认识。



 

+ 总结

总的来说,一份好的个人陈述离不开:格式正确,申请者的特质与所申请的学校与专业相契合,故事真实且具体,表述清晰,避免重复与赘述,空话套话,语法拼写正确。 

 

如果写着写着你感觉卡住了,不妨从这几个UBC例举的具体问题入手: 

 

- 你为什么对这一专业领域感兴趣? 

- 你的专业/文化背景是什么?它与你将要申请的领域有何关联? 

- 阐述一个之前的研究经验,并说明它与你目前的兴趣点有何联系。 

- 是什么激励了你选择某个特定的研究方向? 

- 你是否能够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与专业中正在进行的工作联系起来? 

- 是否还有你未曾在其他申请文件中提及的,但认为校方需要知道的点? 

 

最后,给大家放一组UBC官方对教授们的采访,看看教授对个人陈述的评判标准是什么样的?他们又都会接受怎样的学生? 












如果你有任何与加拿大艺术与设计院校申请和作品集准备的相关问题
请添加以下罐头君二维码
发送“姓名+所在院校+目标专业”
开始我们的一对一免费咨询吧!






撰文|Hongyu
编辑 | Danny

主编 | 鹏菲








23Fall最新版:如何成功地要到一份优质推荐信?UBC的官方建议,请查收!


DSC学员分享|我如何美加澳混申拿到全部顶级高校建筑研究生Offer+43万奖学金?

DSC学员分享|零基础转专业,GPA无优势也能拿到加拿大顶尖景观院校offer+奖学金

免责声明:文中参考资料内容以及图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SC设计罐头”(ID:Design_Can_Studio)。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