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院转型全过程咨询的人才需求

设计院转型全过程咨询的人才需求


在大建筑行业市场增量不再的背景下,行业集中度提升,竞争越发激烈。传统、单一的业务领域已经无法满足大多数设计院的业务需求。乘着国家推动建筑业改革的东风,不少设计院逐步走向了全过程工程咨询的转型之路。在转型的路上,人才问题越来越多的受到设计院的重视。

 1 
全过程咨询
对设计院人才素质的要求

大多数设计院人力资源管理不善,重使用、轻培养,重近期、轻长远,重专业人才、轻管理人才是设计院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少设计院没有把握好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三大环节,无法留住高端、综合型人才,没有培养后备人才。人才频繁流动成为行业常态。人力资源问题已成为设计院发展的瓶颈。

人才是立业之基,也是创新之本。作为以人才为主要资源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设计咨询企业最大的资产就是人才,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没有人才,就难以发展;没有人才,就无法创新。设计咨询企业转型发展迫切需要解决好人才问题。笔者认为,在转型过程中,有三类人才是设计院所需要的:高端复合型咨询人才、专精型技术人才、国际化视野人才。

▌1. “门门通”的高端复合型咨询人才

设计院需要打造专业知识集成式的核心团队,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在未来全过程工程咨询的领域中占领有力地位。

全过程咨询业务的开展并非设计、造价、监理等业务的简单叠加。专业领域涉及较多、专项知识零散是制约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的原因之一。大多企业只服务于整个产业链中的某个领域,仅能提供一项或多项专业知识服务,很少有企业完善整个全过程咨询服务的知识体系,其中涉及投资控制、设计咨询、造价咨询、工程监理、项目管理、施工管理、招标代理等环节。行业的细分使得每个环节更加专业化,让每个环节都更加完善,但缺乏整体性。在传统的咨询模式中,每个阶段可能由不同的单位负责。一个项目往往涉及多个咨询单位,存在协调困难、项目进度慢、管理成本高、权责不清晰、无法有效沟通等问题。

专项知识由平行式转向集成式是设计院转型的关键着力点。在融合协作的过程中需要兼顾各类咨询服务的集成,全过程咨询团队需要配备精通项目全过程的复合型高端人才作为总负责,进行全盘指挥与协调。前端策划能力、资本运作能力、资源整合能力、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能力、商业运营能力等都是全过程咨询企业所需要具备的能力。

▌2. 专精型技术人才

设计院在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中需要项目管理、设计、采购、施工、控制、财务、合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完善的咨询团队需要组织专业技能的“螺丝钉式”人才,这样才能提供专业化过硬的服务。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成败。

▌3. 国际化视野人才

我国走出海外的企业越来越多,工程领域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为了提高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咨询企业仍然需要在诸多方面不断完善和提升。这包括了解国外的标准体系、业主管理理念、项目模式、风俗习惯等。同时,要具备国际型工程公司的全过程工程咨询能力,具有相适应的组织机构、科学管理体系、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先进的信息化平台、经营网络,以及适应国内外工程建设需要的各项机制。核心竞争力的打造离不开拥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

 2 
设计院转型的人员储备建议

▌1. 转变理念

设计人员转变理念是设计院的当务之急。由设计院主导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对设计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院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从原本只服务于设计环节转化为站在更高维度管理整个项目。设计院必须明确,自身需要对项目管理全过程进行协调配合,介入项目管理责任而并非只有项目设计的职责。单一的设计院只会从乙方的视角去完成客户的需求,而从全过程工程咨询的角度出发,企业需要站在市场和客户的角度,去研究如何满足客户需求,尽可能超越客户的预期,与客户共成长,为客户高效创造价值。

▌2. 建立人才标准

设计院的人才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强烈、工作具有创造性和自主性的特点。想要做好设计人员的管理工作,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才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确认人才在企业的主导地位。企业的主要管理活动应围绕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进行和开展。明确人才的标准有利于方向引导,有利于调动人才的内在因素,最大限度发挥人的才能,充分开发人的潜在能力。明确的人才标准有利于人才选拔、培养、使用、配置和测评等人才管理价值创造的各个阶段,有利于满足设计院转型全过程咨询对人才的需求。

▌3. 对现有的人才进行整合与转型

对设计院现有人才进行盘点,通过人才盘点分析人才状况和业务匹配度。通过广泛开展人才盘点工作,优化人岗匹配,明确设计院转型所需人才结构,通过人员培训、招聘等方式满足人才需求。鼓励现有人员通过培训、学习,积极向其他领域渗透、转型,着力培养自己的综合型人才。

▌4. 强强联合,组成强矩阵式联合体

针对大型、复杂的项目,设计院在转型初期可联合几个领域有优势的公司组成联合体,选派有意向培养为复合型人才的骨干员工组成强矩阵式项目部。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及专业能力,在重大项目中进行全业务链的合作,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复合型人才的技能水平。

▌5. 结合BIM技术培养全过程咨询人才

要大力开发和利用BIM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根据BIM人才分类标准,BIM专业应用人才需求数量最大、覆盖面最大,业务价值的贡献也最大。设计人员掌握BIM软件进行相关专业建模能力后,提高模型的应用能力,将BIM技术运用至全过程咨询全业务链的各个步骤。

▌6. 积极培养国际化人才

中国企业既要迎接优秀的外资企业走进来,也要勇敢的走出去,与国际上一流的公司学习交流,开展高端人才的联合培养及共享。积极探索与国际著名的工程顾问公司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提高业务水平,提升咨询单位的国际竞争力。


在设计院向全过程咨询转型的路上,人才队伍应该顺应转型需求,积极开拓,做到复合型人才与专业性人才并重。“栽好梧桐树,引来凤凰栖”,唯有打开人才成长的空间,提供人才学习和时间的机会,才能迅速储备市场所需的人才,提高企业吸引力,加速推动“人才强企”战略的落地,为设计院向全过程咨询的转型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审核付寒梅、郑思琪

排版编辑丨郑思琪

本文作者郭小稼,来自上海攀成德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文章所列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攀成德立场。

本文首发于勘察设计前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文章下方留言。


点击关注我们,随时了解行业动态。





点赞,在看,安排一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勘察设计前沿”(ID:psd-02)。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