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选材 | “风”靡全球的风动幕墙,凭什么红遍全球?

设计选材 | “风”靡全球的风动幕墙,凭什么红遍全球?

  
  

景墙自成风景,不同元素的组合,不同材质的搭配,不同色彩的运用,甚至是不同科技的应用,能让景墙给人不一样的体验。这其中,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要属一种会随风舞动的墙面。


幕墙,作为建筑物的常见外立面展现形式,它往往能赢得许多设计师的“芳心”,当幕墙动起来随风舞动的时候,更具有别样风采,可谓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靓丽风景线。


那么, “风”靡全球的“风动幕墙”,是如何实现的?让我们来先睹为快吧!



▲新加坡金沙酒店


   

01.
风动幕墙的概念


风动幕墙也叫风铃幕墙,其原理及结构都较为简单(通常用不锈钢拉索将金属片串接起来),让墙面在空中随风飘舞,轻盈灵动、自然流畅。

▲大连融创海逸长洲

▲上海龙湖天钜

02.
风动幕墙的结构


  ▲水平飘动方向细节图

A. 飘动方向

风动幕墙的飘动方向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水平方向及旋转方向。


(1)水平方向:采用金属拉索搭建结构,控制风动片水平方向飘动。




▲泰州溱湖景区

▲光照对风动幕墙的分析图

▲抚州.中奥天悦

▲重庆市华润.润西山

▲北京世园会央视动画馆


(2)旋转方向:使用金属柱搭建固定结构。


▲富力湖滨花园

B. 搭建安装结构

风动片的排列组合方式:

(1)重叠式:风动片与风动片之间的排列在竖直向或水平向有重叠。

▲武汉万科御玺滨江

▲韩国Scale装置-SON-A

(2)不重叠式:风动片排列留缝隙,风动墙整体呈现轻盈质感,风吹流动效果明显。


▲上海展会艺术风铃幕墙

▲武汉花山图书馆

03.
风动幕墙的形状


随着工艺层层的解锁,风动幕墙留给设计师可玩可控的空间越来越大。风动片的形状从始祖的矩形,现在新添加菱形,多边形、圆形等等不同形状。


▲长方形风铃幕墙

▲正方形风铃幕墙

▲正方形

▲昆明俊发创业园-六角风铃幕墙

▲合肥龙湖春城郦城体验区-六角风铃幕墙

▲圆形金属风铃幕墙

▲圆形PET风铃幕墙

  

风动幕墙类型

(1)拉索型:


(2)串挂型:

(3)单元型:

(4)中轴型:




04.
风动幕墙的材质

金属材质作为风动幕墙的表皮十分适合,因为其具有极强的反光力和独特的金属光泽,常见的有铝板风动幕墙,还有不锈钢材质风动幕墙、铜材质风动幕墙、PET材质风动幕墙。


(1)不锈钢亮面材质:


【优点】:不锈钢具有坚固耐用、美观大方、防污、防腐蚀性能等特点,保证了风动幕墙外表面效果持久并且长新的效果。

【缺点】:不锈钢材密度高,重量大;造价高。


▲西安中海学府路示范区


▲佛山招商·樾园

(2)铝板凹凸材质:


【优点】:质轻且柔软,强度好,耐蚀性能好,加工性能好,易于再生,高性价比。

【缺点】:疲劳性差,在一定振幅下能承受震动次数有限,如果振幅过大会产生变形。

 

(3)铜材质:


【优点】:大气、美观、节能、易维护。

【缺点】:造价高,易氧化。


(4)PET材质:


【优点】:耐蠕变、耐抗疲劳性、耐磨擦和尺寸稳定性好,磨耗小而硬度高,成本低。

【缺点】:抗老化能力差,耐高温能力差,易脱落。

▲长方形PET风铃幕墙

▲圆形PET风铃幕墙



05.
注意事项


(1)与内装交接:图纸设计过程中提前考虑内装吊顶高度是否影响外立面开窗、百叶,考虑幕墙下口与内装地面的交接处理。


(2)与景观交接:图纸设计过程中提前考虑幕墙下口与室外侧景观的交接,考虑室外景观的完成面高度,并建议多方会议确定界面划分。


(3)与泛光照明交接:由于幕墙外立面上的亮化照明固定方式、点位、排线与幕墙系统通常紧密相关,照明设计应在前期介入,与幕墙系统设计同步考虑,一体设计;并后期进行与泛光照明单位的交接会议,避免施工时造成遗漏。


(4)适用地:风动幕墙由于是造型的独特性和安装的特殊性是悬浮的空中的,无过多的固定支撑,所以在景观设计中慎用于台风地带。

本文来源于:岩板头条、筑龙园林景观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互动留言】

风动幕墙,能戳中你的high点吗?

欢迎留言与大家一起分享!

文末点个“赞”再走哦~


想了解更多设计干货

来广州设计周

四天展期 三馆联动 更大规模 更多商机

12月9-12日

欢迎回家




      
      

青春×大咖 | 群星闪耀,直击2021广州设计周超强干货!

青春×有品 | 有颜有料,广州设计周大型好物真香现场!

青春X破圈|2021广州设计周40+主题策展,怎么这么好看

青春×开幕 | 谁是2021广州设计周最美展位?



- END -


2021广州设计周|在线直播



点进去瞧瞧吧



点击【阅读原文】看2022广州设计周商务合作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广州设计周”(ID:GZ_DesignWeek)。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