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聚焦-装置艺术】“纸做的艺术家”陈粉丸:当民间剪纸遇上当代艺术

【设计聚焦-装置艺术】“纸做的艺术家”陈粉丸:当民间剪纸遇上当代艺术


剪纸艺术作为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近年来在争奇斗艳的新潮艺术中,似乎已在年轻人的记忆中渐渐消融。作为一名独立青年艺术家,陈粉丸一直致力于为这项中华传统艺术注入活力,重新焕发生机。

“我在学生时代用纸创作时,初衷是很朴实的,因为它很便宜。纸是很环保的材料,有回收再利用的价值,它可以生生不息的在地球上循环,所以我很执着于用它创作。”
——陈粉丸
在创作上,她不断进行关于纸的艺术探索与创作,将中国民间剪纸与当代艺术结合,从独特浪漫的角度重新诠释事物。2014年至今,她曾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展,并参与大型群展,被誉为“中国最有潜力的纸艺艺术家之一”。

《津天于天津》Jintian In Tianjin




“对称”是一个动词,也是艺术家提供的全新观看角度。

在《津天于天津》这组作品中,“对称”作为关键词始终贯穿于创作之中。《津天于天津》中包含的生物图案、风筝结构、序列感肌理、轴对称的运动方式,甚至连名字都是对称的。

作品分为上中下三层:高空的燕子、与我们并行的蝴蝶、还有水中的游鱼。风筝上覆盖着如针脚般有序列感的对称纹样,也镂空着粉丸日常创作中的对称图腾。风筝的对称造型模仿飞行生物,是关于自然的对称。而风筝与人的关系,是一场关于控制的对称游戏。在这个人为制造的对称空间里,对称之美被高密度地并置,以至于我们都无法忽略。

这组作品展览于天津,艺术家用“对称”的概念将自己的思考、情感与于当地风土文化进行结合,最终呈现在这组连名字都在对称的《津天于天津》之中。当身处这组作品之中时,引发的思考是多元的,或许你会想起生活中关于对称的话题,或许是你感受了这组作品背后当地文化的艺术基因,亦或是纯粹地为这些对称的色彩纹样而触动……艺术与美的养分就在这样的感受和触动中被观者吸取。

《凤凰》Phoenix




凤凰是东方文化的神秘符号,是人与神之间的一座桥梁,人类借助它来解读未知和飘渺的距离。

十只凤凰相生戏舞,构成了存在于远古记忆中的缥缈景象。其麟片却化成无数份人类之躯,似是共同挣扎的痕迹,也映照着不屈的面孔。

《凤凰》也是一场纸的实验。作品大面积用到镜面纸,这种材料和空间有更直接的关系,如同一面面复制空间的镜子。艺术家希望这十只凤凰是融合在空间里的。在场的观众为作品本身增添了色彩,成为了作品的临时皮肤。

这种材料的运用是很有意思的,镜面纸大面积构成了凤凰的鳞羽,其上映衬出鲜活的粉红色背景,仿佛凤凰浴火。鳞片仿佛一面镜子,也映衬出了观者的面庞——当你在凝视这代表神性的远古图腾时,你也看到了自己的故事。

《无限之花》Floral Infinity





一个方形,一个圆形,一张纸,都是平面。陈粉丸以 “方形”和“圆形”为灵感,以纸为媒介,通过不断重复平面来冲破维度,组成一道无限的层叠空间,创造有限空间里的无限之花。

《无限之花》采用大量银镜色与红色相映,使其区别于粉丸过往作品的一贯印象,在视觉上更加锐利。而标志性的层叠结构也在粉丸手中历经焕変,每个元件都具有可调整搭配的倾斜角度,隐匿在方圆之间,令这支花的生长动势尤为强烈。

作品的结构图腾上,嫁接着无数银红双色的圆形片段,同色的一面朝向同一方。而当观众走近作品,会发现由于镜面纸的反射特性,即使本身是银色的一面,也会将下一片的红吸附入其中。这样的发现略带惊喜感,像是走近某些自然之物时,忽然遇见其中紧密的巧思。

在观看《无限之花》时,笔者脑海中浮现出一个问题“如何让花永不凋零?”,这组作品也给了我一个答案。艺术家打破了花朵结构在空间上的束缚,用不断地重叠结构来延续花的空间,也延续了花的生命。唤醒我们对传统剪纸记忆的红色,与代表当代的独特镜面材料结合在一起,也让“剪纸艺术”这朵美丽的花,焕发了新的活力。


《关于风的想象》 Of Wind




风,无声无色,无影无踪。关于风,人类有各种美好的想象。谁也没有真正看过风,但我们都确信,风就在这里。古时候,放风筝不仅仅是一种游艺活动,更是一种祈福,表达对未来的愿景。从前的风筝多用纸制作,故称为“纸鸢” 。

如今公共商业空间已经成为了人们在家庭、工作或学习以外的第三空间,粉丸希望为这个空间增添更多趣味性。粉丸用剪纸的形式展现风筝,以古老意味结合当代的艺术语言,在一个人流如织的公共空间,制造了一场共同的“游戏” ——给进入这个场域的人制造一个抬头仰望“天空”的机会,让阳光透过天幕照在人的身上,也照进人心。

空间顶部留出的透光天幕,成为粉丸创作中很好的预设。作品由三组镂空形式的风筝束群组成,沿高低分布。在这个层次高长的空间内,无论是处在何种高度或视角,都能被这样束群而飞的感觉所打动。

风筝面上依然是粉丸出其不意式的纹样,只是融入了更多顽趣的成分。每组风筝各有不同,要在不同层高中找出亲近它们的最佳视角却并不容易,仿如风的迷藏。

天幕下有风筝、 有追风筝的人,还有童真的笑脸。只要停下急促的脚步,就能找寻关于风的想象。



















往 期 回 顾


【设计聚焦-产品设计】2022IF国际设计大奖环保主题作品赏析
【设计聚焦-建筑设计】2022“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凯雷:我在家乡玩泥巴
【设计聚焦-视觉设计】恐怖谷效应:大阪世博会吉祥物为什么恐怖?
【设计聚焦-产品设计】那些有趣的游戏周边
【设计聚焦-视觉设计】黄海电影海报设计赏析
【设计聚焦-画面构成】《迷情黑白》:通过镜头构成打造叙事氛围
【设计聚焦-视觉设计】2022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形象设计赏析
【设计聚焦-工业设计】当代工业设计鬼才:“塑胶诗人”凯瑞姆·瑞席作品赏析
【设计聚焦-色彩设计】本杰明BENJAMIN:色彩传奇
【设计聚焦-服装设计】2021巴黎时装周:三宅一生服装设计赏析
【设计聚焦-装置设计】通过三个杰出的装置艺术,回望过去的2021
【设计聚焦-包装设计】2022虎年主题包装设计赏析
【设计聚焦-角色设计】国民漫画家荒木飞吕彦的角色潮流经

【设计聚焦-艺术设计】光的空间艺术

【设计聚焦-建筑设计】2021年10项优秀的教育建筑设计欣赏







 推荐阅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网易雷火UX用户体验中心”(ID:LeihuoUX)。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