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聚焦-视觉设计】像素艺术的视觉隐喻:怀旧电子与元宇宙?

【设计聚焦-视觉设计】像素艺术的视觉隐喻:怀旧电子与元宇宙?


如果有人对我说“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又新潮又复古的”,那我一定会让他回去多看几幅像素艺术作品再开口。说到像素艺术,你的思维也许会马上被带回那个低保真,红白机,空气中环绕着破碎的电子音乐的时代。然而怀旧了没多久,网上千里对线的网友也许就顶着刚买的像素NFT头像和你聊天,和你讨论这时下的新潮。你也许会好奇于像素艺术能利用其无限包容的视觉隐喻,像不断翻红的二线明星一样游走在复古和新潮之中。但你也许不知道的是,秘密就藏在像素艺术的发展史之中。

前身:还能用来传教?




早在古希腊时期,像素拼贴镶嵌画就已经出现了。人们利用各种陶瓷碎片,彩色玻璃块,各色石子等拼成装饰画,用来描绘众神的故事,或者用来装饰宫殿。那时基督教还未被大众认可,不少信徒只能在地下(物理上的)传播的信仰。于是这种马赛克拼接的地下室壁画成为他们传教的有力工具。

下图中,设计师Somnath Bhatt的像素艺术作品《颂歌》便是一个融合了宗教,情感,文化,关怀的“昨日重现的情歌”。这幅看似手工绘画的作品其实是像素画,利用数字技术印刷出来。他在印刷材料中加入了黄金,当阳光照射到书上时,会有隐藏图案出现,仿佛诉说着“觉醒、爆发以及初见世界的感受”。除了这幅作品之外,他的其他作品也执着于用像素艺术表达一种来自历史和文明深处的隐喻。




兴起:游戏内涵的隐喻




像素艺术的兴起离不开电子游戏的黄金时代。虽然曾经受限于机能与图像的制作技术,却带来了像素艺术早期高度抽象和明快色泽的艺术形态。它的诞生是一种“妥协”,而当时的电子游戏也不得不臣服于这样的“妥协”。尽管如此,红白机上的诸多经典像素神作还是给不少人的童年带来了美好的回忆。而像素艺术这个和电子游戏一起长大的玩伴,也被深深打上游戏内涵的烙印。

“gogo”是北京地铁打造的快餐便利品牌。你可以提前预定餐品,然后在上班的路上到开设在地铁站的店内取货。当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它从店内到包装一以贯之的明快的像素风格。白色和明黄色的主色调带来年轻欢快的感觉,大颗粒黑描边低保真像素让你觉得仿佛下一秒地铁广播就要循环播放8-bit电子音乐。

你从苦命的通勤者摇身一变为像素RPG游戏的主角,每一次穿梭都是升级的必经之路。这个零星分布在庞杂的地铁线路中的小小便利店仿佛游戏中的存档点,让你在短暂的休息之后继续前进。店内的食物在像素风格包装的加持下仿佛也成为了打怪路上的补给包,让你打boss之前也是满血满状态。

像素的游戏化隐喻让通勤路上常常被“战略性放弃”的进食也变得有趣起来。而大块的像素和简单鲜艳的颜色更强化了这种怀旧复古和幽默感。


现在:怀旧电子翻身做网红




当下最火的概念非元宇宙莫属,就连可口可乐也没放过这个营销机会。它推出了一款元宇宙可乐“零糖字节”(Coca-Cola Zero Sugar Byte)系列。据说这是一款跨越了数字与物理世界并融合了元宇宙元素设计的可乐。

“像素”贯穿在了这次营销的文案和视觉中,仿佛这次的主角已然是像素,而不是元宇宙了。可口可乐甚至表示“它尝起来像像素”。像素化带有8-bit游戏感的logo,纵深的方块分割的空间,漂浮的像素粒子,蒸汽弥漫闪着粉紫辉光的像素霓虹灯块。你能在他们的海报上看到20世纪90年代那个霓虹迷幻黄金时代的影子,也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纵深的宇宙空间和赛博朋克感的未来气息。像素已然同时成为复古和新潮的宠儿,同时承载着怀旧电子和前卫元宇宙的内涵。

而像素又是如何成为元宇宙的意象之一的呢?这就不得不提起NFT发展史上绕不开的作品——Cyptopunks。

Cyptopunks是2017年由John Watkinson和Matt Hall在以太坊区块链上生成的一个项目,也是以太坊上最早的非同质化代币之一。开发者用代码生成了这些24x24 像素图片,然后一次性跑了10000个头像出来。“Cyptopunks”是 NFT 的开山鼻祖,被公认为是现代“加密艺术”运动的起点。它的历史地位和灵感鼻祖的地位也让像素艺术搭上元宇宙的趋势。不过归根结底,像素这种规则度和自由度并重的特点,可能才是它真与元宇宙内核相契合的地方。

而像素艺术见证的历史或许不只这些。比如挪威从2017年开始发行第八套新版克朗。印象中一直被风景画或大头照占据版面的纸钞,也迎来了像素的“统治”。设计师用像素色块的大小来呈现不同风力与动感。50 克朗的纸钞强调了海岸线和细碎的微风,500 克朗的上则是宏伟的夕阳下宽阔的海面。像素用一种抽象的艺术风格展现了挪威的海滩、地平线以及在自然环境下一切生生不息的律动,“诚如人类在构建我们的社会时的万千行为”。

当像素来到纸钞的视觉设计中时,这个复古的艺术形式也变得前卫起来。设计方之一 Snøhetta表示“这或许是挪威最后一套实体货币了”,而像素在这里作为从纸钞到电子支付的过渡的艺术,似乎也更加耐人寻味了一些。

后记:无限可能和无限包容




看完这些,你也许能够明白像素何以包容如此丰富的隐喻。而在褪去对于怀旧电子的情怀之后,回到技术飞跃不必“妥协粗糙”的当下,像素艺术仍然没有“退化”。极简的元素,却拥有无限的抽象联想,拥有无限的解读方式,拥有无限的创作空间。正是这一特质让像素艺术在复古和新潮间游走,却永不褪色。



















往 期 回 顾


【设计聚焦-产品设计】2022IF国际设计大奖环保主题作品赏析
【设计聚焦-建筑设计】2022“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凯雷:我在家乡玩泥巴
【设计聚焦-视觉设计】恐怖谷效应:大阪世博会吉祥物为什么恐怖?
【设计聚焦-产品设计】那些有趣的游戏周边
【设计聚焦-视觉设计】黄海电影海报设计赏析
【设计聚焦-画面构成】《迷情黑白》:通过镜头构成打造叙事氛围
【设计聚焦-视觉设计】2022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形象设计赏析
【设计聚焦-工业设计】当代工业设计鬼才:“塑胶诗人”凯瑞姆·瑞席作品赏析
【设计聚焦-色彩设计】本杰明BENJAMIN:色彩传奇
【设计聚焦-服装设计】2021巴黎时装周:三宅一生服装设计赏析
【设计聚焦-装置设计】通过三个杰出的装置艺术,回望过去的2021
【设计聚焦-包装设计】2022虎年主题包装设计赏析
【设计聚焦-角色设计】国民漫画家荒木飞吕彦的角色潮流经

【设计聚焦-艺术设计】光的空间艺术

【设计聚焦-建筑设计】2021年10项优秀的教育建筑设计欣赏







 推荐阅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网易雷火UX用户体验中心”(ID:LeihuoUX)。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