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聚焦-视觉设计】海报中的设计灵感解析

【设计聚焦-视觉设计】海报中的设计灵感解析



         “设计灵感云集”

用海报代替文字去学习设计思维

笔者参加过一个艺术展,影响最深刻的是看到传媒区3/4都是海报展览,这些海报大多以非常鲜明的颜色和设计形式吸引人们来观赏,每张海报的一旁都会标有说明。海报们想传达的内容和我们接收到的信息是否一致有时并不是非常重要,但在潜移默化中,一些海报的表现手法会自然被记忆,在我需要设计一些新内容时,以各种形式浮现在脑海中。

 
我不是视觉设计师,但我愿称一些海报们为“灵感素材库”,藏在它们背后的设计思想可以被运用到各个设计领域。今天想与大家分享的就是如何利用海报来提升自己的设计思维,我会在文中举例一些我认为可以提取很多设计灵感的海报们。它们以比文字更直接的方式传达着大师们的设计方法。

不同角度不同故事





蹭一蹭上个月的热点,《入殓师》这部电影的海报设计,当时乍看最大的感受是“咦?怎么入殓师这几个字是横过来的?”看起来怪怪的。

后来知道了海报的名字叫《生如夏花》,再注意到了海报中的女子和左侧的花鸟,似乎是一个正在梳妆的女子,“生如夏花”。

品到这里,目前的它还只能算作一张比较优秀的商业海报,直到我为了横过来看那些字,才发现调转方向的海报传达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此时不再是女子为自己化妆,而是女子死后躺着由入殓师整理遗容,入殓师通过妆容让女子恢复生前的气质,“生如夏花”。

于是横向的文字有了完美的解释,一方面作为非第一级的重要信息,它的旋转让阅览者可以将更多精力集中在阅读下方文字,同时它又可以保持自己更为夸张的显示效果。另一方面它承担了暗示阅览者横向阅读的任务,常规的商业海报不会出现这样突兀的横向排版,第一眼很容易让我们感到奇怪,也更容易引导我们换一种角度浏览。


打破次元的互动




同样是《生如夏花》海报设计师的作品,这张《千与千寻》的海报将壁画和现实中的千寻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可以读出很多味道的故事,比起非跨次元的表现方式,这种方式更浪漫,引人遐想:故事中的关心是真是假?看似一个人的千寻其实并不孤独?或是看似被人们关心的千寻其实是孤身一人?…另一层,跨次元的故事还能引入自己和自己的对话,这是一般表现方式做不到的。

打破常规




体现在海报中,“异形“是打破常规最常见也最直观的方式,当我们在常见的规则范围内很难做出突破时,不妨试试打破常规,常规之外的空间是无限的,在这里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出新颖的设计。诚然,打破常规所需要的成本比起常规之内更甚,这一点,海报也很好地告诉了我们。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将海报位于“不属于它“的位置显示也是一种打破常规

 “我想创造可以超越平面设计的作品,假设可以通过将字符从其意义中解放出来,并将它们重新解释为形状来超越语言。”——村上雅士

技术与设计结合,紧随科技


还记得几年前动态海报刚刚出现时众人的惊艳,仿佛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实际上也的确如此,只是相比于刚开始的小心翼翼,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结合的熟练提升,动态海报也越发成熟起来。

这是第58届金马奖的动态海报,我们不谈论金马奖本身,单看它的海报效果,的确做到了真正的“技术与设计结合,紧随科技”,而非从前大部分动态海报的小心翼翼,“意思意思”。

画面被动态切割为三部分:

>>

文字“金马”




>>

金马奖杯





>>

数字“58”


知道金马奖海报的人能够快速获取它所传达的点,因为很浅显,而不知道的人在看到海报后也能品味它的运镜、景深与技术。
 
以上的例子是我抛出的“砖“,希望可以引出在读各位的”玉“,以不同角度不同故事为例,我们当然也可以将这种设计方法加入到游戏中,比如两大阵营的对战图,就可以做成不一样的角度看自己阵营有更荣耀的感受等等。试试看吧!缺乏灵感时,有时海报比起文字更容易激起我们的思索。


















往期精彩

【设计聚焦-视觉设计】《蜘蛛侠:纵横宇宙》的设计与视觉风格赏析

【设计聚焦-产品设计】Nendo设计好物赏析
【设计聚焦-包装设计】2021年度Pentawards获奖作品赏析
【设计聚焦-视觉设计】2023女足世界杯的品牌视觉设计
推荐阅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网易雷火UX用户体验中心”(ID:LeihuoUX)。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