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聚焦-平面设计】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设计聚焦-平面设计】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鲁迅先生评价中国书法有三美: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行美以感目。书法作为中国艺术冠冕上的明珠,一向是国人审美情怀的骄傲。篆书如立、行书如行、草书如走,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其字形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功能与独特的形式美感。平面设计是一门点线面结合的艺术,书法艺术也是如此。书法以对比、均衡、节奏和韵律作为主要的形式美法则,点和线构成书法形象的最基本的元素。

点线的交错、空白的切割、对称与平衡以及节奏和韵律,这是书法艺术与平面设计兼具的特色。而书法又独具黑白、虚实、浓淡、奇正以及疏密的对比关系,每一笔画的安排都具有设计意识,能够给平面设计带来独具中国文化的魅力。


书法发展与平面设计




雏 形

书法艺术历经了时间的沉淀,每个发展阶段的书法艺术都为平面设计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美的积累。

商到西汉时期,甲骨文、金文和篆书先后出现,它们独具的象形特征为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图形化提供了原始素材。

东汉到南北朝是书法的成熟期,隶书诞生,楷书、草书定型。字体结构开始分割开来,产生横撇点捺的形式,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线条的表现能力。

隋唐至今,书法艺术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通过点画和结体变化,创造出各种各样的风格流派,为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的应用增添了丰富的设计灵感。

颜真卿书法作品


停滞与曲折

我国的书法艺术与平面设计的结合由来已久。早在《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店铺前悬挂的“幌子”招牌,这便是广告设计的雏形。还有“公文告示”,它被视为招贴设计的萌芽。


《清明上河图》


古代告示



但尽管书法艺术拥有深厚的文化与时间积累,拥有较为众多风格的应用积累,可创作的素材也浩如瀚海,在曾长达近一个世纪平面设计发展的时期里,中国却因过多使用美术字而忽略书法艺术的应用。平面设计作品中的文字不只是传递信息,还起着美化装饰甚至传承文化的作用。千篇一律地应用电脑美术字,虽然方便、规范,但与书法相比,则显得呆板,缺乏精神和活力,更缺少艺术性。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平面设计作品大量模仿西方的设计,生搬硬套地追求国际化构成形式,使得平面设计远离民族审美取向及传统文化表现,众多晦涩难懂的作品受到人们的质疑,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发展暂时停滞。

直到21世纪初期,中国的平面设计开始探索民族化发展之路。这个时期的平面设计作品大量运用民族文化元素,包括中国画、书法、篆刻、戏剧、印染、刺绣。但是平面设计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仅仅局限在图案、纹样、器形等表层符号形式的提取,有明显的拿来主义痕迹,未能真正体现传统文化的精髓。

比如在这张《龙马精神》的海报中,大面积地使用墨色打底但却看不出其中的笔墨文韵,浆板上装饰的龙纹也显得呆板而没有生气。

《龙马精神》海报

创新与民族化
经过近几年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国在平面设计上开始理性挖掘诸如书法等传统文化元素背后蕴含的文化精髓,并予以再创造。
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创生万象,幕后为王”的主题海报中,运用孙悟空形象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结合运用书法艺术的题字,完美地将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用当代艺术语言进行世界性的表达。

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海报


《四十而不惑》海报中应用书法笔墨中特有的虚实笔迹,结合书法与图形化的字体设计,以灵动的笔触表现出缠绕、道路、方向等等意蕴,四十不惑的人生状态与主题尽显在“不惑”二字中,细细考量还可以品出更多意味。



设计原则与应用




动势与空间构成
书法艺术的应用讲究动势和空间的构成,在二维空间中体现出立体感。
下面的这张海报,仅用一笔结合轻重笔势,山的远近与空间构成便跃然纸上。

寥寥几笔勾勒出蜻蜓,笔毫拟作小荷尖尖角,唯感蜻蜓已脱离纸面动了起来——“早有蜻蜓立上头”。



扩大文字的图形意义

我们还可以通过打散、组合、重构等方式扩大文字的图形意义,使之区别于平常的汉字并增强视觉辨识度,甚至可以借助于书法的笔墨手段创造新的图形。作品用笔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现文化自信,这时候的笔墨已经超出了国度,成了一种世界性的语言。比如杭州城市LOGO“杭”的设计,以及北京冬奥会“冬”的图形化变体。


杭州城市LOGO


北京2022冬奥会

书法字体的“变”

诚然,在现代平面艺术发展百花齐放的现在,完全采用书法字体而不加以任何变化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要使书法艺术更好的与这个时代相结合,更好地融入到平面设计作品中,就需要设计工作者对其进行巧妙的“变”。
加强笔画粗细的对比,重构字体间的布局,图与字的巧妙融合等方式都是书法艺术可以应用的“变”。



结  语




书法是文字原创性最好的手段和途径,它的介入无疑给作品的创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篆书高雅、隶书古朴、楷书刚直、行书清趣、草书灵动,我们可以根据作品画面的需要来更好的表现作者的情感和传递作品的信息,同时也更能激发观赏者的情感,更能增强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

中国书法艺术从书斋走进公共空间,其代表的东方意念在平面设计中的民族化设计表现,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赞赏和喜爱,美化了人们的心灵,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通过具体的形态展现美,构建艺术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表现出较高层次的领悟能力,这正是美的魅力所在。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运用中国书法艺术元素,提升其设计的价值,增强书法字体内容在平面设计中的艺术感染力、画面冲击力。以表现出设计作品的主题思想,才能更好的彰显平面设计的精神内核。




















往 期 回 顾


【设计聚焦-视觉设计】可爱的馄饨皮?卡塔尔世界杯吉祥物设计赏析

【设计聚焦-视觉设计】像素艺术的视觉隐喻:怀旧电子与元宇宙?

【设计聚焦-装置艺术】“纸做的艺术家”陈粉丸:当民间剪纸遇上当代艺术
【设计聚焦-产品设计】2022IF国际设计大奖环保主题作品赏析
【设计聚焦-建筑设计】2022“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凯雷:我在家乡玩泥巴
【设计聚焦-视觉设计】恐怖谷效应:大阪世博会吉祥物为什么恐怖?
【设计聚焦-产品设计】那些有趣的游戏周边
【设计聚焦-视觉设计】黄海电影海报设计赏析
【设计聚焦-画面构成】《迷情黑白》:通过镜头构成打造叙事氛围
【设计聚焦-视觉设计】2022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形象设计赏析
【设计聚焦-工业设计】当代工业设计鬼才:“塑胶诗人”凯瑞姆·瑞席作品赏析
【设计聚焦-色彩设计】本杰明BENJAMIN:色彩传奇
【设计聚焦-服装设计】2021巴黎时装周:三宅一生服装设计赏析
【设计聚焦-装置设计】通过三个杰出的装置艺术,回望过去的2021

【设计聚焦-包装设计】2022虎年主题包装设计赏析







 推荐阅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网易雷火UX用户体验中心”(ID:LeihuoUX)。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