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的交错、空白的切割、对称与平衡以及节奏和韵律,这是书法艺术与平面设计兼具的特色。而书法又独具黑白、虚实、浓淡、奇正以及疏密的对比关系,每一笔画的安排都具有设计意识,能够给平面设计带来独具中国文化的魅力。
书法发展与平面设计
雏 形
书法艺术历经了时间的沉淀,每个发展阶段的书法艺术都为平面设计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美的积累。
我国的书法艺术与平面设计的结合由来已久。早在《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店铺前悬挂的“幌子”招牌,这便是广告设计的雏形。还有“公文告示”,它被视为招贴设计的萌芽。
《清明上河图》
古代告示
但尽管书法艺术拥有深厚的文化与时间积累,拥有较为众多风格的应用积累,可创作的素材也浩如瀚海,在曾长达近一个世纪平面设计发展的时期里,中国却因过多使用美术字而忽略书法艺术的应用。平面设计作品中的文字不只是传递信息,还起着美化装饰甚至传承文化的作用。千篇一律地应用电脑美术字,虽然方便、规范,但与书法相比,则显得呆板,缺乏精神和活力,更缺少艺术性。
直到21世纪初期,中国的平面设计开始探索民族化发展之路。这个时期的平面设计作品大量运用民族文化元素,包括中国画、书法、篆刻、戏剧、印染、刺绣。但是平面设计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仅仅局限在图案、纹样、器形等表层符号形式的提取,有明显的拿来主义痕迹,未能真正体现传统文化的精髓。
《龙马精神》海报
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海报
《四十而不惑》海报中应用书法笔墨中特有的虚实笔迹,结合书法与图形化的字体设计,以灵动的笔触表现出缠绕、道路、方向等等意蕴,四十不惑的人生状态与主题尽显在“不惑”二字中,细细考量还可以品出更多意味。
设计原则与应用
扩大文字的图形意义
我们还可以通过打散、组合、重构等方式扩大文字的图形意义,使之区别于平常的汉字并增强视觉辨识度,甚至可以借助于书法的笔墨手段创造新的图形。作品用笔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现文化自信,这时候的笔墨已经超出了国度,成了一种世界性的语言。比如杭州城市LOGO“杭”的设计,以及北京冬奥会“冬”的图形化变体。
杭州城市LOGO
北京2022冬奥会
书法字体的“变”
结 语
书法是文字原创性最好的手段和途径,它的介入无疑给作品的创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篆书高雅、隶书古朴、楷书刚直、行书清趣、草书灵动,我们可以根据作品画面的需要来更好的表现作者的情感和传递作品的信息,同时也更能激发观赏者的情感,更能增强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
●【设计聚焦-视觉设计】可爱的馄饨皮?卡塔尔世界杯吉祥物设计赏析
●【设计聚焦-视觉设计】像素艺术的视觉隐喻:怀旧电子与元宇宙?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网易雷火UX用户体验中心”(ID:LeihuoUX)。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