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FT平台The MetaArt Club的建立,旨在将NFT艺术家与渴望进入该领域的买家联系起来,且尤其专注于NFT形式的美术作品 / 动图截取自The MetaArt Club宣传片 / Youtube
随着全球NFT市场的不断扩展,我们可以预测,NFT的足迹将在 2022 年进军更广阔的数字艺术空间。这一现象在中国最为明显,尽管官方对加密货币的态度十分谨慎,但NFT艺术品的受欢迎程度和价值已开始迅速增长,且这股势头随着阿里巴巴、腾讯等科技巨头以及UCCA Lab等文化组织的参与而愈发强劲。
不过,正如The MetaArt Club(TMAC)的联合创始人Frank Smits指出的那样,在NFT艺术市场的发展方面,亚洲的传统收藏家阶层还有进一步的潜力有待挖掘。
“当代艺术界 80% 的传统藏品购买力在这里(亚洲),”在接受JCC采访时,Smits向我们这样说道,“既然如此,为什么没有人实际地吸引这些收藏家参与?为什么没有实体画廊在那里专心经营NFT藏品?"
正是基于这样的观察,TMAC创建了。这个平台旨在将NFT艺术家与渴望进入该领域的买家联系起来,并尤其专注于美术品NFT。在 2020 年 12 月,TMAC的市场正式启动,售出了由包括武子杨、 Angry Ape Army创始人John Park在内的 35 位数字艺术家创作的 9888 件NFT。TMAC推出了旨在培养社区用户的会员项目,并在Decentraland建立了元宇宙博物馆,为线上策展和虚拟观展提供机会。
/ TMAC宣传视频片段 / The MetaArt Club / Youtube
Smits承认,美术品NFT仍是一个不够成熟普及的新兴市场,这意味着大规模应用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因为人们更倾向于接受数字藏品或类似NFT头像这样的项目。但话说回来,很多传统的美术品买家可能已经准备好进入这个新的世界、助推起下一步发展了。“香港和大湾区以及新加坡和日本的许多美术品收藏家都听说了关于NFT和数字艺术创作的消息,”TMAC的另一位联合创始人Levina Li这样谈道,“他们对此很感兴趣,并想了解这个领域。"
在这里,Smits和Li进一步分享了他们对NFT亚洲市场的观察与看法,并谈了谈TMAC希望如何与传统和加密艺术收藏家社区建立联系。
JCC对话
/ Frank Smits;Levina Li
Li:作为MetaArt Club和Art Partners的联合创始人,我已经看到,与我们合作的艺术家和创作者面前有一个巨大的新市场,我们希望创造一个更大的市场来扩大这个已有的市场。这,就是我们的定位,即将策展和与传统艺术界的联系发挥到极致。我们因此而成立了MetaArt Club,以便将成熟的艺术收藏家与新的NFT空间联系起来,将数字化的美术品带到人们的面前。
/ 来自TMAC所展艺术家之一Freak Jesus的NFT作品 / The MetaArt Club
Li:那里确实拥有数字艺术人才,且那里的数字艺术家的质量确实很高。这个问题的答案主要与中国政府制定的政策有关,政策将决定NFT市场的繁荣与否。鉴于中国在全球科技创新方面的先进地位,我们完全相信NFT会以本土化的方式被采用,最终为中国NFT艺术家创造一个繁荣的市场。
Smits:我们已经加入了领先的NFT平台OpenSea,该平台使用以太坊区块链和ERC-721不可伪造代币合约。我们预计以太坊将像人们普遍预期的那样,在 2022 年的第一或第二季度推进到 2.0 版本,并以碳中和为重点。
作为MetaArt Club的联合创始人,我们与美术界和NFT领域都有很深的渊源,我们的投资是长期的,这肯定会在我们的未来发展中取得成果。虽然我们还没有对我们的首次尝试进行碳补偿,但我们相信会有空间供我们采用更环保的铸造和燃烧方法。
/ TMAC宣传视频片段(上),以及TMAC所展艺术家之一BBB3viz的NFT作品 / The MetaArt Club
Li:在艺术贸易方面,我们看到香港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艺术市场。在这中间,有两个主要的社区目前已在这里得到了极好的体现,全球 3% 到 5% 的crypto whales都在香港。因此,这里有一个巨大的加密货币社区,正在描绘当代艺术的发展蓝图。
(注:“crypto whales”指植根加密货币的机构投资者。他们寻求的是最好的流动性和最低的延迟,穿梭于不同平台间,非常乐意“引领”市场方向,以加密货币作为头号资产。)
虽然加密货币社区可能对可收藏的NFT藏品很有经验,但他们也想获得对美术品方面的投资渠道。就在咱们谈论这个话题之时,新的权威性机构正在这个领域诞生,MetaArt Club也已在香港建立,以吸引传统的艺术收藏家,以及那些加密艺术收藏家——他们正希望能找到一个可信的方式来投资区块链上的艺术品。
/ 截取自The MetaArt Club宣传片 / Youtube
· End ·
文字:Fei Lu
翻译:Chang
编辑:Yifan
JCC 文创未来
J I N G
往期推荐
· RECOMMEND ·
JING CULTURE & COMMERCE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JCC文创未来”(ID:JingCultureCommerce)。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