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设计焕发街道活力空间
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 ——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前言
街道的活力空间具有什么样的特性?
(1)开放性
中国有史以来的居住空间类型普遍具有内向性的特点,封闭式居住区成为传统设计模式,而规划设计层面大多忽视了街道对于城市的过渡和连接作用,最后往往成为一个个独立的地块社区。虽然封闭式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隔离了城市的喧嚣和提高了安全问题,但也割裂了城市空间各部分的联系,使得街坊邻里的交往越来越疏远。一个良好的公共空间,必须是开放的,空间氛围越积极,人们的喜好程度越高,活动集合效应越强。
(2)包容性
现今城市居民多样化的需要要求城市拥有多元化的功能,而城市中繁杂的功能又产生出缤纷的社会行为,继而形成丰富的城市生活文化。但是现有功能分区的整体思路对局部的多样性进行限制,局部的单调造成了整体的空洞,所以应该适当地混合进各种不同的功能,丰富公共空间氛围。
(3)共享性
现有的街道是为了过境交通而设计,将人行活动和车行交通分成了不同的断面,往往这时候车行的区域会极大地侵占人行活动的区域,导致人们不敢随意地玩耍、相遇和聚会。所以我们应该打破现有的局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人与车的共享,使之变成一处居住空间、一处玩耍的场地、一次相遇和聚会的场地。
那么街道这样的活力空间是怎么塑造的?下文针对优秀案例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大家产生一定的启发。
花意街巷—昆山致和塘南岸更新设计
项目街道因场地乱停车问题,导致街道被侵占,不止绿化空间减少,人行空间也变得拥挤,导致人们只能快速通行,当地居民能在家附近相聚唠家常和儿童安全快乐玩耍都变成一种奢望。
项目原状和面临的问题
针对这个现状问题,改造方提出了两个策略:
(1)边界活化——提升城市街区的可步行性;
(2)分时错峰的多重复合功能——提升城市空间的高效能利用。
通过植物、铺装,构筑物提升入口形象,增加了标识性,也为居民休憩和儿童玩乐提供了场所空间。
地面铺装还融入了具有昆山当地特色文化元素的方言文字,把生活融入了设计,并且增加了与居民活动性。
围绕小区围墙为基础,结合昆曲文化特色,依靠围墙为居民创造了可停留可休憩可观河的场景。
科学整合散乱停车区域,并实施日间对社会车辆开放、夜间满足小区居民停车需求的分时利用。
这个项目的改造,把原有因为路边停车造成拥堵的街道,通过空间重新梳理,更新植物景观,整改老旧墙体,重新塑造成生活与休憩空间相融合、文化特色与景观趣味性兼具的街巷空间。
Sant Antoni的超级街区
巴塞罗那的街区肌理以混合且高度密集的网格状布局而闻名,区域内现有的公共空间亟需调整并重建,绿色空间和社交空间缺失等城市问题迫切推动街区的更新。
巴塞罗那通过将街区合并为更大的城市单元,以超级街区来重新定义城市秩序。Sant Antoni是超级街区计划中的一处示范区,道路转角处被开发为广场,曾经的车行道被重塑为绿色的健康街道,以人为本的改造计划为城市赢来了新的公共空间。
城市道路转角处被改造为开阔的停留空间,单一的车行道功能被重新赋予绿色、休闲、娱乐的功能,使之场所氛围更加多样化。
开阔的广场空间,通过城市家具模块化组合,相互叠加即可形成灵活多变的结构,演变成桌凳、植物种植箱等,让人停留下来的同时,也给城市街道界面增添更多的绿色。地面上的图案,标识及彩色铺装作为场地的基础元素,为城市家具元素的排布方式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道路重新划分空间。
曾经的城市快速路,现在放缓了节奏,变成为了绿色活力慢街道。汽车的嘈杂和尾气都不见了,被孩子们玩闹嬉戏,街坊邻里间唠家常的交谈声取而代之。
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小区围墙阻隔形成城市断层;当小区停车位不能满足停车需要时,越来越多的街道被车辆临停放被侵占空间......诸如此类问题正在被城市所遗忘的街道所上演。
街道不仅是城市交通的主要载体,也是居民认识城市和城市生活的基本单元。宏观层面来看,街道在城市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是城市公共空间中面积最大、使用频率最高的空间类型,具有深刻的社会、人文内涵。从微观尺度来看,每个人都会通过陌生街道的面貌,建立起对一个地区或城市的感知与印象。
街道也是人们感受城市魅力的主要场所,一旦人们对街道失去了探索的热情,那么街道只能沦落为通行之地而非安生之所。活力街道空间的初衷是打破围墙阻隔,改善街道基础环境,提供适度的有效空间,合理整治乱停车,以此延续并焕发街巷空间活力,使之持续地自发更新和发展。
参考资料:
[1]佘乐乐.老旧小区街道空间共享设计策略研究[J].城市建筑,2021,18(30):52-54.DOI:10.19892/j.cnki.csjz.2021.30.15.
[2]胡伟. 传统生活街道的包容性探析[C]//.第二届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2013:332-338.
[3]许晴. “城市修补”视角下的传统街巷空间活力提升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21.DOI:10.27809/d.cnki.gsjgc.2021.000075.
[4]花意街巷—“昆小薇”之昆山市致和塘南岸更新设/上海亦境建筑景观有限公司
[5]Sant Antoni的超级街区,巴塞罗那/Leku Studio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文丨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 黄欢
编辑/版 丨蓝多多
责任编辑 | 刘可乐
免责声明: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等综合整理,版权及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分享不用于商业用途。相关事宜可联系我们。
加入小镇乌托邦
联系电话:0571-85066824
业务咨询电话:18600022980
关联微信公众号: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小镇乌托邦”(ID:gh_2a5dd2dd8240)。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