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设计策展人”?

如何成为“设计策展人”?














































策展,是我们表达世界的一种方式。




超级策展

策展型商业兴起,策展是在窥见未来吗?

Z世代成为主流消费客群,不仅在于其庞大的群体基数,更在于他们的带动风潮的影响力。当年轻消费者核心诉求开始向圈层文化、精神主义、体验社交的方式转化,实体商业也开始打造“未来生活方式“,陆续“年轻化”迎合消费者,艺术与商业的碰撞结合成为了下一个新消费风向标。策展型商业也逐渐孕育而出,越来越多的商业艺术策展出现并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广州设计周2021年度超级策展项目《机械星联》第二季,于2022年初落地深圳龙岗万达广场进行首场巡展。





基于此,2021年,广州设计周创造性地提出“超级策展”这一IP,首次将以往散点式的“主题策展”进行体系化梳理,完成全方位升级和全局性的策展生长,以策展思维和定位生成流量内容,在内容为王、内容即流量的新消费时代,广州设计周致力打造当代中国人居生活美学策源地。
我们认为,策展人是未来的创意力量,希望通过发现更多优秀的设计策展人,力图以当代策展打开一个窥见未来的窗口,挖掘更具前瞻性、先锋性及符合未来生活方式的IP内容。







△2021广州设计周展会现场

△2022广州设计周部分超级策展海报




实现策展自由

如何成为广州设计周2022年度设计策展人

众所周知,设计师的原创性、先锋性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与号召力。由近两年的广州设计周的“超级策展”项目实践,我们观察到对于设计师来说,通过策展完成自我设计标签与研发,是通过内容赋能、激发美学IP的捷径,在一个固定地点+一个主题策展+S个内容输出到场景设计(+意向植入的N个品牌)=具有品牌传播营销感的美学展览,同时也是当下设计师品牌爆发的最佳方法之一。
一切的发声,皆有迹可寻。在广州设计周这个“设计江湖”里,汇聚了设计圈最优秀的设计力量,不管是设计师个人策展、设计公司品牌策展、设计师+品牌商联合策展、还是广州设计周项目自主策展,每个完美呈现的策展背后,必定有一个整体出品把控的设计策展人。正是这些设计策展人把天马行空的创意变成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沉浸式体验空间。


因此,广州设计周今年做了一个设计策展人系统优化升级,将有作品落地在展会现场的设计师、艺术家、品牌商、媒体人,都列入广州设计周“2022年度设计策展人”,让更多的人了解策展、学会策展,并有机会获得“广州设计周推荐设计策展人“入库资格。获得推荐设计策展人资格的设计师、艺术家或媒体人将优先由组委会推荐给展商,同时,展商也可获得参展补贴,从而形成完善的参展、策展闭环体系,实现多方共赢。


年度设计策展人申报类型 I

设计师个人策展

△设计师个人策展 | 周游&张耀天:超级童年


△设计师个人策展 | 邵唯晏:BKA大小孩后次元潮流特展


年度设计策展人申报类型 II

设计公司品牌策展



△设计品牌策展 | 积粟社:镜像

设计团队:共生形态、PONE 普利策、道胜设计、壹挚设计、 RMA共和都市、立品设计、纬图设计

△设计品牌策展 | 普利策设计&壹方建筑:透明之壳

年度设计策展人申报类型III

设计师+品牌商联合策展



△设计师 + 品牌商策展 | 张孝意 X NACOOC那库

△设计师 + 品牌商策展 | 覃思 X 皇派门窗

△设计师 + 品牌商策展 | 陈暄 X 东鹏岩板

△设计师 + 品牌商策展 | 周游 X MF

△设计师 + 品牌商策展 | 陈超&司睿 X 锦盛石业

年度设计策展人申报类型 IV

广州设计周项目自主策展

△广州设计周项目自主策展 | 设计中国


△广州设计周项目自主策展 | IAF锋建筑节
“设计策展人”申报
参与方式




参与对象


在2022年广州设计周有策展项目的设计师、艺术家、媒体、设计公司、品牌商…

参与流程


第一阶段

2022年9月 申报通道开启

2022广州设计周“年度设计策展人”、项目启动,接受符合要求的策展人自主申报;

2022年11月10日,申报截止。


第二阶段

2022年11-12月初 评审发布

2022年度设计策展人名单公布。


第三阶段

2022年12月 证书颁发

2022年度设计策展人证书颁发。

参与方式

扫码征集报名二维码,获取报名表

【扫一扫,设计策展人申报】



△2021广州设计周展会现场

策展进阶,从“设计策展人”开始

2022年,邀您跳入广州设计周百万流量池。

敬请持续关注,

解锁更多“设计策展人”玩法!

未完,待续…




- END -








 

点击立即购票

 直通2022广州设计周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2022广州设计周购票通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广州设计周”(ID:GZ_DesignWeek)。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