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到极致是朴素。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常常认为“快”和“多”是硬道理。
但实际上真正活到极致的人,往往是朴素与克制的。因为真正高级的恰恰就是“慢”和“少”。
你不要关注那些短期价格波动、突发新闻、机会窗口、别人的成功;你只需要“宽视野、窄切口、深钻研”,长期保持自己的优势,就一定能够胜出。
也有人觉得,像雷军说的:“有机会的话,一定要试一试,试错的成本并不高,但错过的成本非常高。”
很多人以为这句话的核心是“试错的成本并不高”,但其实这句话的核心是“有机会的话”。
面对机遇要深入研究、思考,认为对的机会才果断抓住。既然认准了,即便是遇到了挫折,也不要轻言放弃。通俗些说,功夫做在入坑前。
生活中许许多多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正在消耗你宝贵的精力。美国心理学家鲍迈斯特,曾因提出“自我损耗”理论而名声大噪。
所谓自我损耗,就是尽管你什么都没做,但每一次选择、纠结、焦虑、分散精力,都是在损耗你的心理能量;
每消耗一点心理能量,你的执行能力和意志力都会下降。这就是为什么会说,越是简单的人效率越高,越是克制的人走得越远。
正所谓“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当你向生活中那些不重要的事情说不以后,你才会真正的高效,你的内心也能享受到真正的安宁。
抖音曾经发布一条处罚公告,宣布封禁近4000个账号,其中就包括一批炫富者。
“普通人”乍富,才会克制不住爱“秀”的欲望;真正的“富人”,从不刻意张扬,反而追求朴素低调。
比如那位白发苍苍,白衣黑裤,拎着白布袋步行上班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化学推进剂领域的开拓者之一、聚氨酯工业的奠基者之一李俊贤。
《人间有味是清欢》里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静水流深,这看似深邃的天地万物,其实简约朴素,平凡安然。
深以为然。人活到极致,不是华丽和肆意,而是朴素与克制。
周国平在《人生哲思录》中写道:
人们往往把朴素误认作浅显,又把华丽误认作丰富。但其实朴素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美好的生活状态。
一个不再被欲望裹挟,始终坚守简朴内心的人,才能过上真正富足的人生。往后余生,愿你也可以成为一个朴素和克制的人。
| 来源:人民论坛网 |
| 编辑:明清家具之家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明清家具之家”(ID:tieliwa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