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我给你贫乏的街道
绝望的落日
荒郊的月亮
我给你一个久久地
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
作为青山人,你可以没有去过白玉山,但你身边一定有个白玉山的朋友。
汉口武昌的班子听到这句话,总会发出灵魂质问。
“白玉山,莫斯地方?冇听过咧。”
所以,“白玉山”到底在哪里?
青山的边界,武钢的东面,严西湖的北岸,四环线当之无愧的守门员。
15.6km²的土地上,天南地北的工人直把他乡作故乡。这里既是武钢第二职工生活区,也是青山无数家属区的缩影。
是城市孤岛,也是时代的活化石。
1975年,武钢的炉火烧得很旺。
随着武钢效益愈来愈好,迁入人口不断增多,武钢“O七”工程建设被提上日程。
为与当时武东扩建的生活区作区分,街道办便将附近的“白玉山”本山为新街区命名。
但随着国际钢铁行业的寒潮降临,撑起青山一片天的武钢也露出疲态。
在2015年就亏损75.15亿的武钢,第二年就宣布了与宝钢合并重组。一个传说落下帷幕,白玉山也沦为城乡结合部。
西区的老街坊还留有浓厚的青山家属院风格。
发黄的水泥砖墙,解放风的雕栏花纹,Z字回廊的筒子楼……既视感强烈的街坊圈出属于武钢职工们的一亩三分地。
四康路的农贸市场街头,圆子摊上挤满了爹爹婆婆,菜市口的泥工水电工跨坐在电瓶车上排队待工。
如果说丽红广场是消费的宇宙中心,那背靠广场的钢城十一小一定占据天时地利。
体量庞大的简朴寨粗略一看还以为是青山总店,外卖小哥奔走在车流编织的热络里,传说中的白玉山似乎离吊车尾太远。
或许换个角度俯瞰白玉山,才能一睹它的全貌。
背景里的青山热电厂烟囱吞云吐雾,青化路的漫天沙尘,四环线外被切成方块的农田排列组合。
严西湖畔,沿路划归拆迁区的自建房从眼前飞逝,一片萧瑟。
老城区是生活,新城区是归处。
拼拼凑凑,缝缝补补。
似小镇又似街坊的白玉山,犹如一个独立的王国。
白玉山的生活总有些复古朋克。
当不同元素杂糅一体,所见所闻总带点魔幻现实的即视感。
PART #001
“老一代的审美风格”
在白玉公园旁的拆迁小楼里,小区的围栏边,亦或者是老街坊阳台上,极富年代感的雕饰浑然天成。
开出一片扇形的飞鸟纹,回字形的菱格纹,复杂的花盆纹和双喜纹。
○ 类似幼儿园旧址的地方看到三原色古早栏杆
从老白玉山一街坊、二街坊到青化路边群力村,街头巷尾总能找到属于老一代人的建筑美学。
PART #002
“奇奇怪怪招牌大赏”
巷道里,白玉山剧院如今连名字都“写”不全,被封起的铁网门上只有腊鱼腊肠高挂。
作为“O七”工程产物,O七商场的门牌依然健在,武汉航天艺术美术厂的字体让它拥有时代剧的气息。
从五金交电到土产日杂,老商场总是备货齐全。
○ 论一个街头老中医的专精程度
洗浴中心的生锈招牌,印刻凡尔赛香氛体验。街口买彩票的体彩中心,高悬老社区服务中心的招牌。
在白玉山,你总能通过街头巷尾的旧文字窥见当初模样。
PART #003
“你到底懂不懂老武钢含金量啊!”
上个世纪,在青山国企工作就等于从出生到入土全都安排上,白玉山也如此。
武钢第二“职工”医院,4所以“钢城”开头的中小学,还有现存的单管大院(即单身职工宿舍)。
一层一间厕所,通透的单排布局,仿佛大学生男子宿舍。为了不做饭的单身青年衣食富足,武钢还在楼下特地建了一个职工食堂。
像这样的单身宿舍,白玉山还有1个。看来不管哪个时代,单身的人都很多。
PART #004
“不要什么都往小区里装啊!”
藏点蒸汽管道象征大澡堂的高级待遇,藏点腊肠腊鱼叫冬日风情,藏一个老式自行车棚叫时代回忆。
但藏一个元件厂,是什么鬼啊!
行走在白玉山,光怪陆离的魔幻现实唐突地出现在视野里,堪称一场考古手记。
含老量过高的白玉山,封存着许多人的青春年华。
下棋打牌是消遣,买菜散步是生活。时间推进至2022,在这里生活与当初的人一样,变得缓慢而悠闲。
○ 菜场街机,好玩!
街心公园,老人们日常户外社交的俱乐部。
被老大爷包围严实的牌局上,厮杀火热,场外却是一片指点江山。
凉亭下支棱起的老年乐团,是二胡与笛子的二人转。
大中午的白玉山街头,就有麦霸开始我为歌狂。
在不隔音的KTV一条街,真有朋克养生内味了。
作为饭后遛弯圣地的白玉公园,是白玉山另一张门面。
以灌木丛和树林为分界线,白玉公园仿佛成了两个世界。
一面是开阔的绿色空地,白玉楼坐镇中心,遥看咫尺之隔的严西湖水汽蒸腾。
在“地震宏观观察点”旁,老大爷们用一发精准收杆结束空军。
碎石青瓦的仿古建筑鲜有人迹,窗外被包裹严密的丛丛花草正待春至。
走下红砖阶梯,荒废的另一侧展露眼前。
高压线与警示牌突兀出现,一道电缆横亘在对角线上。
○ 一些长大以后看会社死的文字
废弃小楼空荡只剩穿堂风在回响,松垮的楼梯仿佛一个捕兽陷阱。
墙上炭笔之下的青春疼痛文字,新旧一堂,仿佛在两个人名间画一个❤️就能天长地久。
坍塌一角的围墙,茂盛的杂草,连幢拆迁房,都更显萧瑟。
近50年的光景,白玉山也见证了青山盛极而衰,尔后万物更新的发展史。
仿佛圈外人的它,一如曾经的模样,熬成了时代化石。
在这里,养老或许不是一个过程,更像是一个结果。
■
上网总能看到有人diss白玉山。
途径必洗车的扬尘,烟云叆叇的天际,如同怪谈般荒谬的耳食之言……拨开众说纷纭,它更像是武汉普通的老社区。
如同碑石和鲜花融为一体,仿佛葱翠如庭院般的冢园,还有早已停滞且仅存的许许多多历史上的昨天。
或许待到10号线穿镇而过,一切问题才能有答案。
从青山出来的孩子,大多数都有种小镇青年的气质。
这大概就是我为什么喜欢白玉山的原因,在缓缓的夕阳感里,你能找到小时候看到的一切。
大抵这就是青山人奇怪的“乡情”吧。
▄
EDITOR\编辑 PHOTO\摄影
太极虾 楚博
DESIGNER\设计 TALK\客服
欢喜斑马 李嚯嚯(wuhooo2020)
CONTACTS
微博|@wuhooo武汉
小红书|李嚯嚯的武汉相册
招聘|点击这里加入我们
商务|1507233482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Wuhooo哦嚯”(ID:wuhoooya)。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