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讨论日本设计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可能是极简风格、无印良品、优衣库,可能是浅叶克己、原研哉、中岛英树等设计师,又或者是东京TDC、Good Design Award(日本优良设计大奖)、龟仓雄策奖和JAGDA奖等。
日本设计在过去60多年间迅速发展,如今已形成相对成熟的行业结构和水准,影响着亚太设计的发展,那么日本设计师们是如何理解和实践设计的呢?
或许你能够从这7位日本知名设计师的讲座分享中找到答案。从包豪斯到进化思考、从东京奥运会到大阪地铁、从坂本龙一唱片到无印良品……他们从多元角度出发,全方位解析日本设计的奥秘,总有一场是你不能错过的!
从包豪斯看
日本设计发展
浅叶克己于1975年设立浅叶克己设计室。代表作品囊括三得利的“梦街道”、西武百货店的“美味的生活”、武田药品的“合利他命A”、三宅一生的商标等项目。曾荣获日本电影学院奖、东京ADC最高奖、紫绶勋章、旭日小绶章和龟仓雄策奖等多个奖项。他是东京ADC委员、东京TDC理事长、日本JAGDA理事、桑泽设计研究所前所长、东京造型大学客座教授、京都精华大学客座教授、青森大学客座教授。
日本的设计深受包豪斯造型美学的影响。早在20世纪初,日本的广告人和艺术家就已经敏锐地察觉到包豪斯的价值和意义,并有三人曾经加入包豪斯就读。到了二战结束后,龟仓雄策、原弘等日本设计的奠基者不遗余力地向日本社会推广包豪斯,让包豪斯的理念根植在日本的设计文化之中。
本场分享,出身于“日本包豪斯”的桑泽设计研究所前所长浅叶克己为大家讲述包豪斯与日本设计的根本关系,借此跟大家聊聊包豪斯对日本设计的历史影响和其未来之路。
包豪斯系列海报
← 以上图片均可左滑查看
Design Summer
← 左滑查看更多
Sense of Humor
← 左滑查看更多
理解设计边界
和受众语言
中岛英树于1995年设立中岛设计公司,主要工作涉及音乐、书籍、杂志、时尚、美妆、写真、展览目录、海报、广告等相关设计。除了为客户服务,他还一直在尝试个人创作。曾获ADC奖、东京TDC奖大奖、纽约TDC奖等多项奖项。在世界各地参展50次以上,创作的书籍与展览目录多达12册。作品被收藏于大英博物馆(英国)、MoMA(纽约)、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巴黎)等地。
曾为坂本龙一、森山大道、荒木经惟、草间弥生等众多音乐人设计过唱片,为摄影师和艺术家等设计出版物与展览视觉,中岛英树的作品往往带有极简主义特征,他在不断寻找设计中最本质的色彩、线条与作品间最契合的形式。
在本场讲座中,中岛英树以“面向大众的表达:设计是商业还是艺术”为主题进行分享,深入与大家探讨他的作品创作理念,为新生代设计师带来关于平面设计的新思考。
Inner Rose
坂本龙一:Out of Noise
无限图书馆(Infinite Libraries)海报
《Cut》杂志
环境图形的
有效信息传达
广村正彰是平面设计师、艺术指导和创意总监。他于1954年出生在爱知县,1977年进入田中一光设计事务所,并于1988年创立了广村设计事务所。他为博物馆、教育和商业机构创作了许多品牌视觉和标识系统,其服务客户包括横须贺美术馆、墨田水族馆、9h胶囊旅馆、东京站画廊、台中歌剧院、ARTIZON美术馆、SOGO&西武百货、LOFT等。此外,他还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设计了竞赛图标。
东京奥运会、9h胶囊旅馆、天津美术馆、北京建外SOHO......从日本到中国,广村正彰曾为许多知名品牌与机构操刀公共标识设计,不断探寻环境信息传达的功能与简洁直白的视觉美学之间的平衡。于他而言,标识设计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快速且准确地引导人们至目的地”,以及“让人迅速了解目的地的属性”。
在此基础上,如何在保证易读性的同时,不断寻求设计上的创新,以及如何将所在空间乃至整个环境的属性和信息,借由视觉设计进行转化和呈现,这些问题都是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需要思考和应对的挑战。本次讲座,广村正彰和大家分享自己在中国和日本的公共设计项目,以及他对中国设计的看法和感想。
2020东京奥运会图标
天津图书馆
← 左滑查看更多
9h胶囊旅馆
← 左滑查看更多
数字时代下的
设计质感
新村则人生于1960年,曾就职于松永真设计事务所,1995年成立新村设计事务所,主要服务客户有资生堂(Shiseido)和无印良品(MUJI)等品牌。他的作品大多数结合了手工制作和拍摄的手法,关注生活和自然本身。曾荣获JAGDA新人奖、纽约ADC银奖、宁波国际海报双年展金奖、捷克布鲁诺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金奖等奖项。
设计的关键在于发现,只有通过不断地观察生活和参与社会,才能获得深入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寻找最佳创意切入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用来传递信息的工具越来越丰富,技术的革新也拓展了设计的深度和广度,设计变得更加多元化。
设计者不仅将信息视觉化,也将各种元素进行有机融合:质感的用材、优秀的配色、创意的图形、可移动的在线体验等。多层次的设计生态语言逐渐形成。本次讲座,新村则人围绕“工艺与数码的共存”这个话题分享自己对“设计的多元融合”趋势的看法。
无印良品露营场
← 以上图片均可左滑查看
新村水产2019
新村则人展
平面设计在
公共空间
色部义昭在东京艺术大学美术系获得硕士学位,随后入职日本设计中心,在原研哉带领的原设计研究所工作,之后于2011年创立色部设计研究所(Irobe Design Institute)。他以平面设计为基础,向立体设计和空间设计广泛延展。其代表作包括了大阪地铁企业形象设计、日本国立公园品牌设计、草间弥生美术馆、市原湖畔美术馆、天理车站广场CoFuFun、tette须贺川市民交流中心等公共场域的视觉形象和导视系统设计等。
色部义昭的标志设计作品仿佛都有性格、有生气。他近年接手的项目包括不少公共设施与空间设计,例如市原湖畔美术馆和草间弥生美术馆的主视觉和导视系统。处理这类项目时不单要满足客户的要求,同时还要兼顾用户的体验。
本场讲座,色部义昭以“标志与标示(目印と矢印)”为主题。“目印”在日语中可以理解为“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ty),而“矢印”则是 “导视系统”(signage)。即从视觉识别和导视系统的角度介入品牌设计,从这两个层面分享自己的设计思维和实践。
市原湖畔美术馆
← 以上图片均可左滑查看
Osaka Metro 大阪地铁
← 左滑查看更多
日本国立公园
← 左滑查看更多
tette 须贺川市民交流中心
← 左滑查看更多
设计创作和
主动思考
木住野彰悟是艺术总监和平面设计师,他在2007年创立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6D,工作室服务领域包括平面设计、CI、VI、标牌和包装设计。他曾获得的设计奖项包括戛纳设计奖金奖、D&AD奖、JAGDA新人奖、ADC奖、日本包装设计奖等。
木住野彰悟认为,作为一名设计师,就该通过动手创作来表现自己的理念。这一点不论放在哪个时代,都是真理。很多人会误以为这是设计思维的一种,其实是只要动手了,设计就会变得出彩。
木住野彰悟希望大家能够主动体验一边动手创作,一边思考的乐趣。当大家回头再去看最终完成的作品时,也能发现最花心思的作品完成度也会较高。这是因为设计师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不断察觉到了不妥之处,不断去修正,作品的质量自然也就上升了。
北村相机店品牌设计
← 左滑查看更多
my CLINIC医院导视系统
← 左滑查看更多
日本小田急线登户站哆啦A梦主题设计
← 左滑查看更多
进化思考
与设计生态
太刀川英辅是日本NOSIGNER设计公司创始人。他将社会设计应用到社会实践中,作为培养革新者的教育家,他倡导“进化思维”,即向生物进化学习设计知识、寻求灵感。他曾荣获日本优良设计奖(Good Design Award)金奖、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Design for Asia Award)大奖等100多个国际奖项。
一个世纪前的包豪斯处于迈向工业革命时代的过渡期,在社会变革的大环境下,包豪斯改变了平面设计、产品、身体语言、艺术、工艺与建筑,奠定了现代设计的基础,促成了现下的消费社会。
作为一名服务于社会的设计师,探讨社会实践、创造美好未来、引发社会思考和社会进化是太刀川英辅一直以来的目标。积极参与社会设计项目的他,如何看待包豪斯的影响以及对当下社会的启发?他用“进化思考”的理念,透过包豪斯这个窗口,跟大家讲述“以人为本”的设计将如何改变社会。
进化思考
← 左滑查看更多
THE MOON
← 左滑查看更多
东京防灾
← 左滑查看更多
文章来源:360°设计实验场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资源仅供大家欣赏,学习交流,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共同维护好网络创作环境。
2022年十大设计趋势预测
花式排版见长的德国科隆工作室 büro freiheit
此时正是汉字超越英文的时代!
2021日本字体设计年鉴电子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圭設計學社”(ID:qingguisheji)。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