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个冷水

泼个冷水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地产的尽头是考编”这话不管对不对,至少很多人觉得是有道理的,而且还在不断地去执行。

      猫哥知道的身边的几个地产人,最近都在积极备考,今年上半年考的成绩不理想,还在积极准备参加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的考试。所以,考公真的香吗?
      先来看看一张工资单:

      这是某三线城市某公务员的工资单,部门还是比较热门的税务局,工龄是10年左右,职级是副科级。名目繁多的津贴,补贴不用去仔细看,直接看总的税前工资就行。单看税前工资,确实还可以勉强接受,但是扣完五险一金以后,就着实有点少了。如果涉及到养车贷房贷,或者是养娃等支出,这个工资收入压根不够。
      这个工资单还是很有代表性的,基本上在地市,或者区县一级的编制,薪酬水平跟这个差异不大,刚入职的还要低一些。如果是东部经济发达省份,那可能薪酬水平要高一些,但那些岗位竞争也激烈。当然,这还是财政不太紧张的地方,没出现降薪和降福利。
      很多人很感兴趣的是灰色收入,还抱有一丝期待,不能说现在绝对没有空间了,但是大的拿了要出问题,小的拿了又没意思。而且随着政务公开透明,以及网络舆论监管的趋势愈来愈明显,想要搞这些还是迟早打住吧。以前单位内部的一些大量的额外补贴,这几年基本上也全部收了,隐性的福利不能说没有,但是很少很鸡肋了。
      当然,如果是省会城市的编制,薪酬待遇可能就不一样了,基本上可以多拿个两三千,如果是正科以上的,税后接近一万也是可能的。但是,省会城市以上的编制,十分地内卷,基本上要研究生以上学历,而且笔试成绩要求很高,低了150分压根别想进面试。
      如果论工作性价比,无疑三四线城市的编制要轻松得多,工作压力也更小。省会城市以上的编制,工作也并不轻松,随时有加班的情况发生,并不是每天都能朝九晚五。朝九晚五的工作,大部分是在小城市,或者职级比较高的公务员。

      用一个朋友的话来讲,公务员并不能给他带来多大的收入,而是一份踏实感,以及可以自由安排时间的空间,没有那份职场的窒息感,没事就可以早点走(懂的都懂)。所以,考编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特别是职业生涯刚起步,缺乏财富积累的,对于买房买车有比较大压力的人,可能不太合适,影响生活质量。
      对于有一定财产积累的地产人,去考编制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利用相对自由的时间,做点喜欢的事情,有钱理财,生活还是很悠哉的。
      如果没有财产积累,还是别轻易去考公。毕竟,现在部分小城市财政间歇性发不起工资,公务员也开始降薪,或者隐性降薪了。

       本号有猫哥内部粉丝群和粉丝圈子,地产圈内消息最先分享,一对一提问,职场、行业、资讯、前沿消息都有,里面内交流极为活跃。到公众号主页对话框回复“加群”两个字,即会弹出二维码,即可扫码加入粉丝圈子。

      另:猫哥收藏整理了几千份地产学习资料,包含工程、设计、成本、营销、投资、人力绩效、财务等职能部门的资料。在公众号后台对话框回复“资料”二字,会弹出链接,可进入直接下载几千份地产学习资料(已有几千地产人获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猫哥观地产”作者:猫哥观(ID:maogeguandicha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