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画|钱松《梅花册》:清奇绝俗!

品画|钱松《梅花册》:清奇绝俗!


 

编者按

 




 

 

此册写梅花八开,疏影横斜,管领冷香,都以简逸取胜。用笔似草似篆,轻重徐疾转侧腾挪信笔而为,但因其精篆刻,故运笔如刀,虽疾而不轻滑。虽拙而有生辣趣。构图或简或繁无一重复,整体用笔老辣而不失轻松,于看似随意的点染中透露着无处不在的生命力,诚如高邕在册首所评,是一件“清奇绝俗”的妙品。



 

钱松 《梅花册》

钱松 
(1818~1860年)
清代时期篆刻家、书画家。初名松如,字叔盖,号耐青、铁庐、耐清、老盖、古泉叟、未道士、云和山人、西郊、秦大夫、云居山人、云居山民、铁床觉者、见闻随喜侍者,晚号西郭外史。浙江钱唐(今浙江杭州)人,流寓上海。工书善画,嗜金石文字,尤精篆刻,为历代印人所推崇,并将其推为浙派“西泠八家”之一。晚清开始,其篆刻艺术也一直被归为浙派范畴讨论。然而,钱松的篆刻艺术是否真正属于浙派,钱松本人是否应该归为“西泠八家”之一,有不少学者提出此类疑问。如韩天衡先生在《豆庐印话》 中云:“钱松虽八子之末,而取径敬身,又有摹汉印二千钮之功力,天资高、功力厚,故所出已非浙派可囿,惜其籍西泠,故被推上了“西泠八家”的“交椅”。而以吾之见,钱松足以超过六家,而与丁敬比肩。”

钱松在“西泠八家”中年纪最小,享寿却最短,只活了42岁,因“太平天国”之乱,钱松一家在杭城自杀,其慷慨赴死的壮举,展现出一个中国古代文人的最高风骨。只余下次子钱式一直跟着赵之谦求学,只可惜钱式也未及十八而夭亡(1865年),钱松不但从此家学断绝,甚至骨血也从此灭尽,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一)冬心先生画,如惊蛇入草。

(二)落花水面皆文章。

(三)追钟、张草法于千花万蕊间,为济师之所未备。

(四)杨补之书深得率更法,其写梅亦然。

(五)耐青写。
(六)崛强老干不觉吐花,为春信所迫耳。

(七)曾见汤叔雅有此本,漫拟之。
(八)拟东皋客画本。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当代美术”(ID:dangdaimeishu)。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