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画|担当和尚的简笔山水:禅意十足!
| 艺术留学 | 论文发表 | 收藏鉴定 | 印刷出版 |
收藏合作 VX:ddms888
担 当
从古至今,在我国由出家为僧而成为书法家者,可说颇为不少。如草圣王羲之的第七代嫡孙智永以及怀仁、怀素等。其中颇值一提的是明末清初的云南名僧担当和尚。
担当大师的书法,以行草为主,而他尤善草书。其草书有唐代怀素的风骨,晚年更接近倪元路、王铎一辈。他写字的天赋及功力都很深,于章法、布局、用墨上深得虚实相生之妙趣。其草书笔墨飞舞,大有“当其下手风雨疾,笔所未到气已吞”的气概。担当晚年的狂草,更加放纵老辣,行笔跳动飞跃,结体、分行、布白奔趋揖让,不仅浑成入妙,且能通过笔画章法表现自己的情怀,进入高古的境界。
担当大师作画追求神似而不求形似,他曾说过“老衲笔尖无墨水,要从白处想鸿濛。”在构图布局上十分奇巧,时常出人意料。担当的画作,多为山水画,兼及人人物。担当绘画技法与八大山人一样,写山水都是秃笔藏峰。不同之处是,八大山人多用圆笔,而担当则多用折笔。
昆明西北郊的玉案山有一古刹筇竹寺,这里群峰秀拨,林壑幽深,是一处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筇竹寺内罗汉堂处悬挂着一副有名的楹联:“托钵归来不忘钟鸣鼓响,结斋便去也知盐尽炭无。”这副名联,原是担当和尚为大理鸡足山感通寺厨房僧侣撰写的。
担当大师乃明代高僧,他深研佛理,常写一些寓意深刻的禅宗锋语。筇竹寺这副对联以行草为基调,流畅俊逸;内容浅显有韵味,似悟出佛理人生,却又侃侃而淡。实为难得的名联。读罢思之,很有朱柏庐先生格言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意味。
担当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书画家。他在一首题为《寄达朱谢娱》的诗里写道:“一弹夸我诗,诗非大雅皆芜词;再弹夸我书,书无古趣皆墨猪;三弹夸我画,画为壁芥不可挂。既误茫无考,何以三绝诬我好。一绝可为稀世宝,谬云有三岂草草。”虽然只是作者自谦,但确乎反映出担当诗书画皆精的事实。
喜欢 请点 在看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种 赞赏
The more we share , The more we have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点击链接开始咨询 ↑
可选专业:东洋画,创作研讨会,书法,东方美学,西洋画,东西方美术比较,美术评论,韩国美术史,雕刻,展览企划,立体造型,工艺设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当代美术”(ID:dangdaimeishu)。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