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VR陀螺 Pancake
在今年谷歌开发者大会上,谷歌展示了一款概念型的具有实时翻译的 AR 智能眼镜,引起业内一片哗然。同声翻译,实时显示,AR 智能眼镜在“翻译”的场景下展现了它独特的优势。
现在,它不只是概念,影目联合网易有道已经在INMO Air上推出了“同传翻译”服务,用户只需在应用商店下载 INMO 翻译即可安装使用。
该服务支持中文,英文,日文的同传翻译,可应用于会议沟通,出国旅游,学习,看“生肉”资源等具体应用场景。
那么这款产品实际究竟怎样呢,接下来陀螺君就带大家全面体验一番。
首先,一个开箱视频,简单了解一下:
产品参数表:
图源:VR陀螺
外观设计方面,INMO Air 镜片采用多层设计。其中,右眼镜部分采用三重设计,最外层为一块墨镜镜片、中间层为一块阵列波导片(右眼),靠近眼睛内侧的为一块平光镜片,内外侧镜片均可替换。
图源:VR陀螺
三重镜片设计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内部波导片不会被轻易损坏,另一方面,内侧可拆卸的镜片则是为了适配不同近视度数的人群,方便替换为屈光镜片,外侧可拆镜片则是为了适配不同亮度场景,磨损也方便更换。
基于产品和场景考量,INMO Air 左眼则为简易的双重镜片设计:墨镜镜片+平光镜片。在多重镜片的设计下,INMO Air 的镜片厚度约 0.8cm(实际测量误差在 0.1cm 左右)。
图源:VR陀螺
INMO Air 在左侧镜片边缘配备了一颗 500 万像素的 RGB 摄像头,可实现拍照、录像、第一视角直播等功能。
图源:VR陀螺
产品右侧镜腿下方集成了一个 LED 指示灯、电源键、万能键,右侧镜腿黑色矩形边框为一块触控板。
为了应对更多场景,该产品还在双边镜腿上安装了扬声器,右侧镜腿处内置麦克风。
图源:VR陀螺
人体工学设计方面,INMO Air 在鼻托、镜腿和镜脚三部分做了细节优化。
眼镜内侧贴鼻梁部分,INMO Air 配备了一对可自由调节距离的柔软硅胶鼻托,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调节,以更好适应眼镜显示画面。
镜腿采用了和普通眼镜一样的可折叠设计,便于收纳,体积占用空间较小;弯折部分,INMO Air 还采用了弧形扩张设计,可向外部延展最大 8°,以适应更多头型,提升佩戴舒适性。
图源:VR陀螺
镜脚贴肤部分采用了凸出的硅胶模块设计,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防滑落,固定眼镜的功能。右侧镜脚末尾部分设有 Type-C 充电口,可进行充电也可连接其他手机、电脑等终端使用。
INMO Air 整机采用硬壳塑料材质,重量为 79g,由于眼镜部分较轻薄,电池、主板、屏幕等部件的重量均匀分布于镜腿前后,机身整体看起来非常轻巧,实际佩戴也不会对鼻梁产生明显的压迫感。
图源:VR陀螺
AR 光学系统通常由核心显示器(发光源)+光学方案(传输呈像介质)两部构成,它们直接决定了 AR 眼镜的呈像质量,入眼显示效果。
光学设计方面,INMO Air 配备了一颗全彩的硅基 OLED 微显示器和垂直阵列光波导方案。据称,其波导片厚度为 1.5mm,透光率为 83% ,对比度为 20000:1,达到了 100% sRGB 广色域,屏幕分辨率为 640*400,视场角为 26 度。
VR 陀螺实际测量,其波导片内实际显示范围的尺寸约为 1.7cm*2cm(误差范围为 0.1cm)。
在室内白炽灯场景下,陀螺君实测INMO Air 的画面尺寸、屏幕亮度可基本满足肉眼使用,并且可以清晰地叠加于真实世界,科技范十足(由于手机拍摄问题,画面拖影请忽略不计)。
室外亮光环境下,INMO Air 的表现就不太如人意了。实际测试中,即使在前置墨镜挡片的遮罩下,也很难看清波导片中的画面,只有在较为深色的实物背景下,才能依稀看清画面内容显示——产品亮度仍然不足。
图源:VR陀螺
INMO Air 配备了一颗 500W 像素摄像头,实际体验下,呈像效果虽然在清晰度、色彩上不及高端智能手机,但是部分场景下基本够用,如暗访调查、记录会议信息、远程协助等。
对比传统的智能手机,INMO Air 目前的性能以及功能仍比较基础。INMO Air 搭载了四核 ARM Cortex-A53 架构的处理器,主频为 1.4Ghz,配以 2GB RAM+32GB ROM,运行于 Android 10.0 Go 之上。
这样的配置相当于 10 年前的智能手机,实际测试中,在打开某些应用软件或打开摄像机进行拍摄时偶尔会出现卡顿,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而眼镜内的应用也需要针对性的优化。
不过,相对于不断堆叠功能,追求高性能、强交互的“头盔”式产品,“瘦身”的INMO Air 能更好地控制功耗,减轻发热、延长使用时长。续航方面,INMO Air 配备了 350mAh 电池,官方称其连续使用可达 4.5 小时,待机续航可达 55 小时。
实际体验中,由于产品的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非连续使用,所以基本可以满足一天的日常使用。
交互技术方面,除了常规的电源键和万能键实体按钮,INMO Air 还配备了一块触控板,该触摸板,可实现点击(确认)、左右滑动(滚动视图)和下滑(返回)的功能。
依托自有计算性能,基于 AI 算法,INMO Air 内置了 AI 智能助手,用户可通过智能语音快捷指令,直接唤醒拍照、打开相机、播放音乐、调高音量等功能。
当然,语音交互的指令目前是有限的,希望未来可以集成更加深度的 AI 自然语音交互系统,并且可以增加手势识别的交互技术,让眼镜更加智能。
作为一款一体式的 AR 智能眼镜,依托其一体式性能、虚实结合等产品特点,INMO Air 正在打造自己的生态系统。软件生态方面,目前INMO Air 应用商店内拥有 QQ 音乐、WPS、星空地图、哔哩哔哩、水平跳一跳等九款应用。
内容不算丰富,但基本涵盖了观影、听歌、游戏、办公等常见场景需求,对于一款主打轻办公,轻娱乐的可穿戴设备而言,能覆盖消费者的日常应用,而且对于某些场景,INMO Air 还是十分出彩。
(一)头戴提词器
对于一些商务会议或直播场景,通过INMO Air 内置的 WPS,可打开 Word 或 PPT 等文档,实现“内置隐私性提词器”的功能。
在今年五月份,由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办,陀螺科技联合主办的 2022 元宇宙产业创新交流会中,VR陀螺总经理、主编案山子老师正是在INMO Air 的协助下,完成了她长达数十分钟的主题演讲。
“提词器”的功能,对于不少常常需要出席演讲会议的用户来说,可以说是特别的存在,可以避免用户在演讲或者交流过程中遗漏、偏离主题内容。
当然,作为“提词器”的延伸,它还可以应用于歌手演唱会、综艺节目、戏剧拍摄等。
图源:影目
(二)同传翻译
凭借网易有道多年沉淀的底层 AI 技术,INMO Air 在实际对话体验中翻译准确率非常之高,不管是英文还是日文,皆能准确无误的从语音转向文字,投屏于眼镜之上。
当然,对于一些语速较快的影视剧,演讲等场景,INMO Air 的翻译服务还是略有延迟,有待进一步跟进。
值得一提的是,该服务还支持“语音中文-文字中文”,对于那些听障人士来说,可以说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图源:影目
(三)无线手机投屏
除了依托一体机的性能,INMO Air 还支持无线连接智能手机,可通过安装 InmoLens,实现电量查询、亮度、音量调节、WLAN设置、日期设置、照片传输、打开手机应用通知、投手机、投视频等功能。
图源:VR陀螺
视频投影一般采用的是基于无线网络的 WLAN 技术,所以对于网络质量的要求较高,但由于INMO Air 的集成芯片仅支持 2.4GHz 频段的 WiFi 网络,这也导致在使用手机投影至眼镜上时,高清 4K 等高画质影视资源会受到网速影响,产生些许延迟。
图源:VR陀螺
消费级AR智能眼镜的一次积极探索
图源:VR陀螺
第一时间了解XR资讯
关注VR陀螺官网(vrtuoluo.cn)
VR陀螺的联系方式:
商务合作 | 投稿 :
西瓜(微信号 18659030320)
六六(微信号 13138755620)
推荐阅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R陀螺”(ID:vrtuoluo)。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