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 | 焕然一“新”,arpara Tracker重新诠释5K超高清VR游戏体验

评测 | 焕然一“新”,arpara Tracker重新诠释5K超高清VR游戏体验

文/VR陀螺 Pancake

2021 年,随着 Metaverse 的话题热度,Facebook 的改名,字节跳动、小米、TCL 等大厂相继入局,VR/AR 行业迎来了全新的篇章。VR/AR 作为元宇宙的最佳载体入口,受到了来自全球资本与消费端的共同关注。
 
国内 VR 硬件初创企业 arpara 也瞄准了全球市场,于去年 12 月份在 Kickstarter 上发起众筹,将 5K VR一体机 arpara AIO 和 arpara 5K VR 头显推向了国际舞台。截至写稿前,该系列产品在 Kickstarter 平台最高获 1300 余位用户支持,销售额达 80 万美元左右,接近预定目标16倍。
 

图源:Kickstarter
 
arpara 这次的表现在业内可谓刷足了存在感,超过了早前由法国初创企业  Lynx 发布的号称全球首款 MR 头显的 Lynx R-1 MR( 70 万美金),并在包含 HalfDive 等同期众筹的海外明星 VR 产品中,拿到了 Top 1 的位置。
 
在 arpara 众筹的产品中,arpara 5K VR 为分体式 VR 设备,在 All In One 的大趋势下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从众筹情况来看市场却对其呼声较高。高参数的背后,这款产品体验究竟如何?此次陀螺君第一时间拿到了这款设备,从评测的角度一探究竟。
 
产品基本参数:

图源:VR陀螺
开箱视频+游戏体验视频

来源:VR陀螺
 


Micro-OLED+Pancake 
 整机 200g,超轻体验 
 
 
外观设计方面,arpara 5K VR 的正面部分采用纯白色烤漆工艺,手感较为细腻,面罩及内衬采用黑色设计,柔软服帖。
 
arpara 的 Logo 置于产品正面上方,在产品连接设备后,背部 LED 同时也会点亮前方 Logo,形成指示灯 。
 
总的来看,产品整体风格十分简约却不单调,科技感十足。
 

图源:VR陀螺
 
arpara 5K VR 拥有硬质头箍和弹性头带两种佩戴方案,相对于目前市面上大多数 VR 产品来说,少了一条固定于头顶上方的头带。它采用了独特的硬支撑“后置力学原理”——上扬 15° 头戴设计,将头显主要的重量合理分散,减轻对面部和鼻梁的压迫。
 
如此设计可以让用户在佩戴时发型完全不受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 arpara 5K VR 时,需要牢牢紧固头箍,以防止产品滑落。
 
得益于 1.03 英寸 Micro-OLED 屏幕与 Pancake 光学方案的使用,arpara 5K VR 相比 Fast-LCD+菲涅尔透镜的近眼显示光学方案,在体积方面缩小了近 1/3,整机体重减轻到了 200g,甚至比不少 5G 智能手机的重量还低,非常轻薄便携。
 
Pancake 光学方案带来不仅仅是产品体积的减小,还有屈光调节功能的增加,arpara 5K VR 支持远视眼 100° 到近视眼 500° 的屈光调节,这意味着在此范围内的用户将无需佩戴眼镜。通过透镜外侧的转轮,即可轻松调整屈光度数。
 

图源:VR陀螺
 
另外,arpara 5K VR 还支持 56-72mm 的瞳距调节,可以通过设备下方的滑动按钮左右拉伸,或直接对显示镜头进行左右滑动,以满足个体瞳距差异。
 
这两点是非常重要的,当用户发现 arpara 5K VR 显示屏幕左右黑边严重和产生眩晕感时,极有可能就是因为瞳距和屈光度没有调节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双目 5K,VR 游戏冲击感十足 
 
 
arpara 5K VR 为适配不同的智能终端,提供了 2D 与 3D 两种模式下共 8 种分辨率设定,官方默认设置为 3840*1920(60Hz),最高分辨率设置可到 5088*2544(70Hz)。
 
虽然 arpara 提供的多分辨率模式给予了用户极高的个性化选择,但是官方也在说明书中强调“解锁分辨率为专业操作,通常情况下不建议使用”。
 
 图源:VR陀螺
 
另外,频繁地切换分辨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用户的调试成本。也许 arpara 后期可以通过软硬件自动识别的方式进一步实现优化,形成自适应机制。
 
当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后,我们就能通过 arpara 5K VR 来搭配 arpara Tracker与基站和手柄设备来实现 6DoF 交互,畅玩PC VR 游戏了。
 

图源:VR陀螺
 
arpara Tracker 是 arpara 推出的定位套件,产品采用上下抱夹式固定设计,通过Type-C 接口连接至arpara 5K VR头显。它拥有 28 个Triad光学传感器 ,可与 SteamVR 定位基站以及 Vive 的手柄、Valve Index 的指虎手柄相连接,从而实现精准稳定的空间定位来体验 6DoF 内容。
 
兼容方面,arpara Tracker 至多支持 4 个 Steam VR 2.0 基站或者 2 个Steam VR 1.0 基站。基本上家里只要有 SteamVR 定位系统的朋友,它就能兼容。
 
相对于现在 VR 一体机上常见的视觉定位,激光定位的优势在于成本低且定位精度高,精度可以达到 mm 级别,并且几乎没有延迟,不怕遮挡,即使手柄放在后背或者胯下也依然能捕捉到。激光定位技术避免了视觉定位复杂度高、设备成本高、运算速度慢、较易受自然光影响的劣势,可以轻松实现高精度、高反应速度、高稳定性且可在任意大小空间内实现的室内定位。
 

图源:VR陀螺
 
接下来,我们以知名 VR 游戏“《节奏光剑》”和“《半衰期:Alyx》”为例,实际体验一下 arpara 连接 PC 的 VR 游戏效果。
 
(一)节奏光剑
 
在《节奏光剑》中,arpara 5K VR  对比其他一般 PC VR 产品, 色彩显示更加明亮鲜艳,具有较高对比度,正如游戏中可以看到色彩更加明显和突出的音符箭头,伴随着内置的扬声器模块,可带来更沉浸的游戏体验。
 
arpara Tracker 带来的稳定的定位效果也使得游戏过程显得更加行云流水,交互体验更上一层。arpara 5K VR 的 95 度的视场角不算特别大,但在《节奏光剑》中完全够用,游戏场景尽收眼底,双眼外框黑边并不明显,视觉体验可以给予中上的评价。
 

图源:VR陀螺


(二)半衰期:Alyx
 
如果说《节奏光剑》是 VR 设备入门级的检测,那么《半衰期:Alyx》就是对 VR 设备以及 PC 性能的终极考验,光是高达 60 GB 的压缩安装包就够硬盘喝一壶了。
 

作为 VR 游戏作品中的典范大作,结合了arpara Traker 和 Lighthouse 定位器后,使用 arpara 5K VR 也可以像 Vive 以及 Quest 这类 6DoF 产品一样实现自由的 6DoF 操控,可以在游戏中自由移动、抓取物品,用本能的操作来控制枪械、多功能电子破解装置等武器。


并且,游戏震撼的 3D 建模在 arpara 5K VR 中得到了更完美的诠释,从 17 号城街区、到联合军设施区,再到外星人巢穴,不同场景带来的差异化色彩风格得到了更还原、更拟真的展现。

 

图源:VR陀螺

 
除此之外,游戏内细节化的写实风格,包括人物毛发、墙上的各类贴纸、光与影、武器等,也在 arpara 5K VR 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放大,在超清 5K 的画面下体验 VR 游戏带来的画面冲击感,一切都好像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三)观影娱乐


arpara 5K VR  除了使用 arpara Tracker 和基站手柄进行 PC VR 游戏之外,它还支持直连的手机与电脑设备,进行投屏显示。
 
得益于 Micro-OLED 屏幕黑色不发光的特性,在连接手机或电脑观影投屏时,黑色直接不显示像素,就是以纯黑呈现,而传统 LCD 屏因为有背光板的存在,而导致四周漏光,会有黑里透白的观感。另外,因为黑色像素不发光的特性,在保证观影效果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不必要的功耗。
 

图源:VR陀螺


 


 分体式 VR 还将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总的来看,凭借着 Micro-OLED+Pancake 的光学解决方案,加以 200g 轻薄的产品形态,在配合 arpara Tracker 和交互设备的前提下,arpara 5K VR 在 PC VR 方面提供了一个区别于传统方案的轻薄体验,即使长时间游玩,头部也不会有负重感,这是其最大产品差异化之一。
 
另外,远视眼 100° 到近视眼 500° 的屈光调节,也让它在众多 VR 产品中独树一帜,产品特点鲜明。直连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功能,同时也让 arpara 5K VR 解锁了更多的场景和应用。

图源:VR陀螺
 
据陀螺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21 年全球共发布了 23 款 VR 产品,包含一体机 16 款,分体式 7 款,产品形态多样化、配置差异化等中期行业发展特征。
 
根据 Strategy Analytics 报告,截止 2021 年 6 月,全球一半人口拥有智能手机,存量用户达到 40 亿人。从长远来看,VR/AR 极有可能替代智能手机,但短期受限于底层技术,特别是轻薄化、低功耗、长续航的实现,不仅需要光学技术、网络传输进步,还涉及到更底层的材料、生物科技的突破。


所以,VR/AR 先作为手机的配件,以智能手机的存量用户为基础,让用户基于手机算力,在产品实现轻薄的前提下实现较为沉浸的产品体验,将成为 VR/AR 普及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过渡方案,这也是华为、高通、OPPO、vivo、小米目前正在推进的方向,甚至未来的苹果也有可能朝这个方向迈进。
 

图源:VR陀螺
 
分体式 VR 作为时代的一个标志性产品,受益于产业链的推动,如今它从产品形态到产品功能上进行了大换血,成为了串联更多智能硬件的显示终端,而 arpara 5K VR 正是这样一款时代产物。
 
相对于 VR 一体机来说,分体式 VR 缺乏的计算性能、储存功能、电源续航,使之不能称为一个真正的计算平台,但凭借着便携、轻薄、多终端兼容等特性,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分体式 VR 也并不会消失,它将与一体机在 C 端与 B 端共同探索、继续打开更多的场景和应用。

  第一时间了解XR资讯  

  关注VR陀螺官网(vrtuoluo.cn)


VR陀螺的联系方式:

商务合作 | 投稿 :

西瓜(微信号 18659030320)

六六 (微信号 13138755620)

交流分享 | 爆料:案山子 (微信 shimotsuki_jun)

投稿邮箱:tougao@youxituoluo.com


推荐阅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R陀螺”(ID:vrtuoluo)。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