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画|历代名家画雪(高清120图)

品画|历代名家画雪(高清120图)

编者按




 

雪景是大自然中奇特壮丽的景观,它“不仅具有深邃的意蕴、鲜明的时空和视觉深度,更在于精警拔俗的艺术魅力。”世人爱雪、赏雪,赋予雪以清白、纯洁的高贵品质,因此这个题材才能经久不衰,被历代文人墨客所描绘吟诵。


 艺术留学 | 论文发表 | 收藏鉴定 | 印刷出版 |

收藏合作 VX:ddms888


(传)宋  马远《雪景图局部》

雪景是古代四吋绘画中的一个特殊题材,它所营造的荒寒、澹泊、冷寂的意境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意蕴,因此受到古代文人画家的推崇。而此种题材经历了千年之久的发展历程,出现了众多优秀的艺术家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  张僧繇《雪山红树图轴》(传)

现存记载中出现最早的雪景山水画是顾恺之的《雪霁望五老峰图》,此画虽然没有真迹存世,但记载于宋代郭若虚所编的《图画见闻志》中,是山水画史上第一幅有迹可循的雪景山水画。而另一幅《雪山红树图》相传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张僧繇所作,但是一部分专家学者认知此画是宋人摹本,而非真迹,故而存在一定争议。

唐-王维《江干雪霁图(传)日本高桐院


传王维《雪溪图》

文人画鼻祖王维也是雪景绘画大师,在宣和画谱中收录了多幅王维以雪景为题材的绘画,其中绝品当属《雪溪图》和《雪山行旅图》,但是真迹也并未留存下来,现在所传的王维雪景图多为后人临仿。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  巨然  《雪图

唐宋之交的五代时期不乏对传统山水画产生极大影响的画家,荆浩、巨然、关仝、赵幹都是五代时期雪景山水题材的代表人物。

《雪霁江行图》 五代 · 郭忠恕 


《雪霁江行图》 局部


《雪霁江行图》 局部


五代十国  佚名  《雪渔图》



  |北宋

北宋的雪景山水画承荆浩、关仝之风,此时的雪景多采用全景式构图来表现北方沉雄壮伟的气势。谈及北宋雪景山水画的发展,范宽、李成、郭熙都有不可估量的贡献。

北宋  梁师闵  《芦汀密雪图


北宋  王诜  《渔村小雪图》


北宋  范宽  《雪景寒林图》


《雪景寒林图》 局部


《雪景寒林图》 局部

范宽可谓雪景山水画的一代巨匠,他的《雪景寒林图》几乎是家喻户晓,他的画中明显有李成和荆浩气息,但却不限于窠臼,形成具有个人鲜明特色的大气苍茫、刚古庄严之意趣。

《雪山楼阁图》 北宋 · 范宽(传)


《雪山楼阁图》,现藏于波士顿美术馆。此画与《溪山行旅图》中的商旅有异曲同工之妙,左下渔夫卖鱼,山间小路上的行人冒匆匆赶路,山腰间楼阁殿宇隐现。此画皴法多是雨点皴,画中景抽绘树木,用笔遒劲,姿态各异,为画面平添生气。近处的柏树,笔法极其精彩。主峰作寒林密布,如茸似毯,密而不乱。是一幅非常优秀的宋代精品。


《雪山楼阁图》局部


《雪山楼阁图》局部


《寒岩积雪图》 北宋 · 燕肃


《寒岩积雪图》局部


《寒岩积雪图》局部


《关山积雪图》  北宋 · 燕肃


《关山积雪图》局部


《关山积雪图》局部


《关山积雪图》局部


北宋  佚名  《雪麓早行图》

北宋时期的雪景画家大多集中于北方,多采用全景式构图,尺幅和开景较大。可以说北宋时期是雪景山水画的一个繁盛期,这个时期画家的诸多画论和笔墨技法都对后世的雪景山水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宋  佚名  《溪山初雪轴》

宋  佚名  《平湖雪霁图》

宋  佚名  《雪竹寒禽图》

宋  佚名  《雪山行旅轴》

宋  佚名  《雪山行旅图》


北宋  李成(传)《寒林骑驴图》



北宋  李成(传)《寒林骑驴图》局部



 | 南宋

南宋时期,由于统治阶级重文抑武,国家军事能力的短板使南宋的国土面积越来越小,文化经济中心从之前的河南开封转移到杭州,古称临安、钱塘。由于地理位置的变换,自然环境随之改变,南迁后的南宋冬季很少有雪,雪景行旅题材和雪景放牧题材等雪景山水画随之减少。


(传宋)马远·雪景图  纸本设色  256.3x101.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传宋)马远《雪景图局部》



(传宋)马远《雪景图》局部




(传宋)马远《雪景图》局部



(传宋)马远《雪景图》局部



(传宋)马远《雪景图》局部

南宋  马远(传)《探梅图》


南宋  马远(传)《探梅图》局部


南宋  夏圭 《雪溪放牧图》


南宋  夏圭  《山庄暮雪图》


南宋 夏圭 《雪堂客话图》


南宋 夏圭 《雪堂客话图》局部


南宋 夏圭 《雪堂客话图》局部

虽数量变少但南宋雪景山水画的质量却与北宋不遑多让。其中李唐、马远、夏圭的雪景山水画留世最多且广受好评。


南宋  马远《晓雪山行图》
南宋  马远《晓雪山行图》

南宋  马麟  《暮雪寒禽图》


南宋  梁楷  《雪山行旅图》

这是兴起的“马一角、夏半边”式的边角构图模式,与雪景作了完美的融合。在画面上形成大面积的空白,虚实的对比非常强烈。这种图式下的雪景山水画造境,对于天与水的处理就要依赖大面积的渲染来统一协调,营造出空潔、迷远的意境。

南宋  李东  《雪江卖鱼图》


南宋  李迪  《雪树寒禽图》


 |

元  佚名  《雪山行旅图

多民族融合形成文化多样性的元朝,是经济文化交流的极盛时期,蒙古人统治汉族,民族矛盾激化,文人在仕途上的发展受到限制,将精神寄托到禅宗中,所以元代雪景山水画有很浓重的禅宗气息。

元  姚廷美  《雪山图》


元  姚廷美  《雪山行旅图》


元  盛懋  《袁安卧雪图


元  盛懋《映雪读书图》

元  盛懋《映雪读书图》

元代画中寄托了更丰富的意趣,以赵孟頫为首,学习魏晋至北宋的画风,摒弃南宋画风,使雪景山水画再一次绽放,只是赵孟頫的雪景山水并未流传下来。

元  黄公望  《快雪时晴图》

元四家中有雪景山水画传世的只有黄公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元人雪景山水画风格的变化。《快雪时晴图》为赵孟頫行书“快雪时晴”四字,黄公望、徐贲各画一段山水画与之合璧。

在这幅雪景山水画中,一改宋人雪景山水画造境的荒‘‘。寒、阴郁、萧瑟、冷寂的画风,转而表现一种雪后天。朗气清,旭日初照的清朗乾坤。

元  黄公望  《九峰雪霁图》


元  曹知白  《雪山图》


元  方从义《山阴云雪图》


元代文人画的兴盛为之后传统雪景山水画多变的风格,和画家们对笔墨的重视贡献极大,传统雪景山水画的流变用明朝王世贞的一段话总结最为恰当准确,他言:“山水至大小李一变,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成、范宽又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大痴、黄鹤又一变也。”




元  佚名《瑶岑玉树图》




元  佚名《瑶岑玉树图》局部




  |

明代的雪景山水画与唐宋元相比较为平淡,不过这一时间段中,戴进、吴伟、唐寅、文征明、谢时臣、文嘉、文伯仁、钱毅、蓝瑛、宋旭、等等名家都有雪景图传世。



明  戴进  《雪山旅图




戴进的《雪山行旅图》是明代雪景绘画的经典之作,为纸本设色的大幅立轴,颇有气势。图绘群山巍峨高耸,古松参天,林壑幽深,山间溪流飞瀑,屋舍参差,有骑驴的行旅,荷担的樵夫,峰高路险处寺院隐于松林之中。此图将世俗的田园生活与清静无尘的修道之地融为一体,构思巧妙。


《雪景山水图》 明·戴进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雪景山水图》,为绢本设色,纵144.2厘米 ,横78.1厘米 。此图写雪景山水,构图奇峭,山峰走势怪异。山峦白雪皑皑,丛树凋零,近景高大松树苍郁挺立;树石坚硬,房屋琼楼掩隐于山峰后面,与远处的云霞相接,很是俊朗动人。用笔活而不乱,层次井然。


《雪景山水图》 明 · 文徵明 




《雪景山水图》局部   明 · 文徵明 



明  文徵明  《雪满群峰轴》



明  文徵明  《雪山图卷》



《柴门掩雪图》 明 · 唐寅 




《柴门掩雪图》局部   明 · 唐寅 




《万山飞雪图》 明 · 文伯仁 




《万山飞雪图》局部   明 · 文伯仁 



《寒江渔村图》  明 · 朱邦




《寒江渔村图》局部  明 · 朱邦




《雪景翎毛图》 明 · 吕纪 




《雪景翎毛图》局部   明 · 吕纪 




《寒雪山鸡图》  明 · 吕纪




《雪梅集禽图》  明 · 吕纪




《寒崖积雪图》 明 · 赵左 




《寒崖积雪图》局部   明 · 赵左 



《雪景山水图》 明 · 蓝瑛 




《雪景山水图》局部   明 · 蓝瑛 



《溪山雪霁图》  明 · 蓝瑛




《溪山雪霁图》局部   明 · 蓝瑛



明  蓝瑛  《仿王维雪溪图》



《雪溪图》局部   明 · 蓝瑛



明  蓝瑛  《雪溪载鹤图》



《寒雀无声图》 明 · 沈周 




《寒雀无声图》局部   明 · 沈周 



明  董其昌  《寒崖积雪册页》




董其昌 《山水册页之雪霁林塘》




董其昌 《仿李成雪景》





董其昌《燕吴八景册·西山雪霁图》




明  刘原起  《灵岩积雪图》



明  钱穀  《雪山行旅图》



明  吴伟  《灞桥风雪图》




吴伟的画如其人,豪放不羁,线条放肆不拘常法。《灞桥风雪图》图中绘有溪水一湾、小桥一座、一峰凸起,寒林与茅舍散落于画面之中,画中多用笔重墨,干枯多飞白,画面给人以痛快酣畅之感。


明  吴伟  《寒山积雪图》



明  项圣谟  《雪影渔人图》



明  谢时臣  《武当雪霁图轴》




明  张路《寒林挑书图》





明  张路《寒林挑书图》



《雪后访梅图》  明 · 陆治



《雪景山水》  明 · 恽向




明·佚名《踏雪寻梅图》



明·佚名《踏雪寻梅图》局部





明·孙枝《踏雪访友图》



明·张宏《琳宫晴雪图》





  |清|  

清代画家画,也大有人在,弘仁、王翚、樊巧、章声、上睿、杨晋、方士庶、吴谷样等,均有作品流巧,但比较前人,却感觉差的太远,个中原因不言自明。


清  弘仁  《西岩松雪图轴




清代的雪景山水画造境从整体上来说完全改变了宋元明以来具有的“荒寒”品格,转向了以雅淡、野逸为宗的格调。这是在董其昌的“南北宗论”的巨大影响下产生的变化。


清  弘仁  《雪山图》



清  黄鼎  《群峰雪霁轴




这一时期的雪景绘画可以分为三种风格,第一种是以“四王”为代表的淡雅、清寂的风格。他们主张“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


清  王翚  《临范宽雪山图》




但问题是四王无论是师宋人还是师法自然,都以元人的笔墨语言去套用,因此就落入到一个固定的模式中。四王的笔墨是精妙的,但绘画最重要的精神、气韵亏欠太多。


清  王翚  《山窗对雪图》




第二种是以“四僧”为代表的野逸、荒率的写意风格,他们的山水都具有冷逸的风格特征,饱含萧条淡泊、闲和严静的气息。


清  萧云从  《雪岳读书图》




清  华嵒《天山积雪图》





清  华嵒《天山积雪图》局部


|近现代|


  

溥儒 《四时山水冬》



溥儒 《雪景山水》



关山月  《祁连雪》



关山月  《积雪》



关山月  《长廊积雪》



关山月 1945年作 《雪窗读书图》



李可染  《雪牧图》



吴冠中  《巴山春雪》



吴冠中  《雪山》

喜欢 请点 在看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种 赞赏

The more we share  ,  The more we have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韩国京畿大学校|国际美术学博士|招生简章

点击链接开始咨询 




可选专业:东洋画,创作研讨会,书法,东方美学,西洋画,东西方美术比较,美术评论,韩国美术史,雕刻,展览企划,立体造型,工艺设计。







泰国国王科技大学|博士招生简章

点击链接开始咨询 




可选专业:艺术设计规划



韩国国民大学|中文授课博士|招生简章

泰国艺术大学|博士|招生简章

泰国斯坦福大学一年学制硕士(中文授课)

泰国诗纳卡宁威洛大学|本硕博招生简章

俄罗斯阿尔泰国立大学|硕士项目|招生简章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育管理硕士|招生简章
马来西亚理工大学|PHD 教育学博士|招生简章
香港本科留学计划,名校任你选!

《当代美术》

植   根  传  统    立  足  当  代
推 介 当 代 最 具 收 藏 潜 力 的 艺 术 家
主       编  |  马占伟
艺术总监  |  徐雪天

执行主编  |  王秀林
副  主 编  |  王朝贵
  E-mail:1103354930@qq.com
—  投稿咨询  —
18614092598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当代美术”(ID:dangdaimeishu)。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