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养动物?年轻人对田园生活有多向往?

朋友圈养动物?年轻人对田园生活有多向往?


“今天早晨,你从睡梦中醒来,翻看朋友圈,发现朋友们的状态栏都变成了动物。”

 

除了猫狗,鸡羊牛马都在手机屏幕里爬来爬去。

 

动物们像是从动物园连夜出逃,然后挪窝到年轻人的朋友圈里。

 

图/微信农场动物

这是微信推出的农场功能,邀请用户在微信状态里用更换壁纸和表情包的方式“饲养宠物”,引起网友纷纷整活。

 


图/微信农场动物

玩了一天之后,我们看过了各种猎奇的、创意的、温暖的微信农场。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既不能社交又不能互动的状态,凭什么能吸引那么多年轻人加入?



01

“互联网农场”考古

微信农场走红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名字里带上了“农场”二字。

 

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农场”更像是一种都市人对躬耕田园生活的向往。

 

即便现代人离乡村生活越来越远,但你手机里支付宝养小鸡、芭芭农场之类的插件,还是搭上了田园生活的元素。

 

图/微信农场动物

朋友圈里,第一个在微信农场养动物的人已经无处可寻,但如果顺着这条线索,将时钟向前拨14年,开心农场是中国“互联网农场”的源头。

 

2008年11月,以种植为主题的社交网页游戏“开心农场”发布,玩家可以扮演一个农场主,在自己农场里开垦土地、种植各种蔬菜和水果。


图/开心农场

 

根据当时的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在开心农场最火的2009-2010年这段时期,开心农场的注册总人数为7000万人,同时在线活跃人数为2300万人。

 

开心农场上线后,掀起一股全民偷菜热潮,上至60岁的老奶奶,下至10岁的孩童,人均线上陶渊明。

 

从当时的新闻报道里可以看出开心农场有多火爆。

 

有人半夜上好闹钟,只为了到点去网上“偷菜”;因为男朋友不帮忙“偷菜”,还有女孩子生气,一怒之下闹了分手……

 

“那会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偷菜,公司同事都在玩开心农场,计算着时间收菜、偷菜,都没心思上班了,后来公司不得不把开心网给屏蔽了。”

 

因为太多人半夜定闹钟爬起来上网偷菜,长期休息不好,开心网还专门对游戏进行升级,允许用户自己选择能否半夜偷菜。

 

后来,被腾讯收购更名qq农场,登上了更高的巅峰后又不可避免的地滑向没落。

 

2013年8月20日,开心农场正式下线,一代人的集体记忆随之结束。



02

种菜,年轻人心底的田园梦

大家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不光局限在网络上,更扎根在生活里。

 

每个有土地情结的人,都希望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养养动物,挖个池塘,种点菜,享受乡间田园的悠闲生活。

 

尽管今天的生活节奏飞快,但大家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从未停止。

尤其随着城市高速发展、都市人压力的不断提升, 更是让深藏在都市人心底的田园之梦,前所未有地激发了出来。

 

阳台种菜

 

大城市不止有奔波,也可以过上田园生活。

 

因为居家办公,很多原本忙碌的上班族,难得有空研究起了家庭种菜。

 

在自家厨房,将炒菜剩下的蔬菜余料重新种植,为明天的餐桌提供补给。

 

图/阳台菜园

 

小区种菜

 

除了阳台,有些人还盯上了楼顶。

 

因为物业三令五申不能在公共绿地上种菜,有些居民想法子,在楼顶用泡沫大盒拼成小菜园。

 

几十厘米见方的盒子里,见缝插针种上自己心爱的蔬菜。

 

即便只是巴掌大的空地,也能插满葱头蒜头。

 

图/楼顶菜园

 

近郊种菜

 

在一些城市周边,还出现了很多私人订制农场。

 

菜园购买者每年缴纳一定的费用,就可以满足自己的种菜热情。

 

如果工作忙,还能通过手机APP下达指令,隔着摄像头委托工作人员代理种菜。



03

我们对田园生活为何着迷?

 

中国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刻在了文化基因里。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提到,中国人生活最离不开的就是土地,我们因为土地而聚集在一起,组建起了村落,与之一起形成了以亲缘为凝聚力的乡土村落文化。

 

此外,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围绕农耕和田园生活而建立的,尤其是农历和时节,尤其是小满、芒种、谷雨这几个节气,基本上就是在提醒你该去种菜了。

 

只要我们还有使用农历的习惯,就不会忘记农耕文化留下的宝贵财富。

 

所以,我们对田园生活的执念,可能源于勤劳耕作后迎接收获的喜悦。


一方面,在特殊的时期,这种有趣的方式让在家中无法出门的人得到一点简单的疗愈。


另一方面,微信农场也在用一种简单轻松的形式让我们时忘掉生活里的鸡零狗碎

 

图/微信农场

其实,无论你养了什么,打开微信状态,看到有几个朋友和他们的可爱动物,都收获了一份简单纯粹的快乐。

 

撰文:杨一凡  校对:柳宝庆

本文由硬壳INK出品,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分享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使用

一起聊聊

今天,你在微信状态里养了什么动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硬壳INK”(ID:xjblvyou)。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