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关于色彩的描述,几乎没有一个形容词能准确表达色彩的多变性,丰富性,在明度、色相、纯度相互交织配合下,色彩产生了无穷尽的组合。人的眼睛可以辨别出几万甚至几十万种颜色,在科学世界里,色彩与人的感知有着紧密联系的磁场,大脑处理辨别事物的色彩,形状,区域等相关信息只需要几秒钟,然后存在记忆中。在既存的经验中,色彩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形成心理颜色视觉感。
三宝蓬美术馆·中国景德镇
景德镇珠山区三宝路999号三宝蓬艺术聚落
2022年7月22日至2022年8月7日
Q2 蓬:用简单的色块与色彩表达自己,让大众很容易知晓创作者的意图,这与您这几年身处异乡学习,生活的经历有关系吗?
Q3 蓬:20 世纪,抽象主义在艺术界掀起风潮,“色彩”大行其道,在近一百年的艺术历程中,已经有多位艺术家在“色彩”与“色块”中表达自我,同时“色彩”与“色块”作为工业设计的常见元素,您如何在其中找到自我的创作点呢?
吴:极简主义、色面抽象以及单色绘画等在跨越了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也能用这种纯粹的颜色和形态的作品持续在出现,到了现代,作品抛开某种思潮,在多元化的情况下,很多人仍然喜欢纯粹的颜色和单纯形态的美感,我认为这个素材依然具有大众性。
我利用这些素材,虽然具有容易接近大众的优点,但也需要继续寻找与其他利用相同素材的作品不同的表现方式。因此,我不仅要通过色域的质感或布置来研究表现方式,还利用陶瓷这一媒介,最大限度地控制陶瓷的偶然要素和物质属性,以“虽然是陶瓷,但不像陶瓷”的形式,通过让欣赏者对媒介产生疑问和好奇心,寻找属于自己的创作点。
我从20世纪60年代极简主义艺术家的作品表现方式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极简主义作品由色域、纯粹的形体、图形的反复组成,由这些要素构成的简洁、节制的视觉表现在欣赏作品时反而具有无限扩张思想范围的力量。特别是在经历大流行时代后,在很多东西变得更加模糊的社会,对于想通过简单、明确的形象带来直观乐趣的我来说,极简主义的表现方式仍然很有魅力。
左《六边形》系列 尺寸:45x81
右《凸凹》系列 尺寸:58x114cm
材质:陶瓷
“色块与色彩”
Q4 蓬:色块其实是线与面的交叠、组合,在创作处理中,你的逻辑是怎样的?在色块组合的交互关系中,如何寻求色块组合间的和谐?
Q5 蓬:在如此丰富多元的色彩组合里,如何把控和呈现色彩的质感?
吴: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大部分在2号中给予了回答。与其说是用某种非常特别的方法来表现,不如说“用纸精准地遮住色面,喷射色泥浆”是通过集中精力反复单纯工作的过程获得的表现。为了表现均匀、平面的色面而选择的喷射技法创作的过程可能看起来只是单纯、反复的劳动,但是直到完成度更高的作品为止,从基本的颜色浓度实验开始,是需要考虑到各个颜色以何种厚度堆积时,显色效果最好;干燥到何种程度时,涂板的外表面才适合雕刻;喷色时何种压力才适当等诸多问题的工作。
Q6 蓬:其中找到自我的创作点呢?陶瓷本身工艺材料属性很强,如何消除这种强属性对于作品的影响呢?
Q7 蓬:《色之形》作品系列的阴影、交互,和建筑产生的阴影、交互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为什么会这样处理?
吴:在我的作品中,为了更加突出颜色和形态,我使用了构成立体感和空间感的要素之一“阴影”。主要是在平面中的几何形态上设定假想光线,根据光线方向改变颜色浓度的方式表现阴影。因此,平时在看外部建筑物时,会更加注意观察结构要素根据阴影方向和浓度,其立体感和深度感会略有变化,这也直接给作品创作带来了灵感。
Q8 蓬:你一般喜欢什么时候出去观察建筑呢?观察建筑给你带来的感受是什么呢?
Q9 蓬:建筑的结构、色彩,与自然光,自然天气所产生的交互给人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你会抓取这些细微的信息融入到你的创作中吗?
吴:建筑形态、根据自然光和气候而变化的明度和彩度、受光面和影子面的分割等可从建筑中观察到的很多要素有意识地、无意识地影响着我的创作世界。我从建筑物中收集到的小信息被重新解释,大多部分都可以在构思图案时参考,有时也会带来新的灵感。
Q10 蓬:如何处理创作的理性与感性关系?
左《楼梯 》系列 尺寸:46x46cm
右《家》系列 尺寸:28x23cm
材质:陶瓷
Q11 蓬:你喜欢的艺术家是谁呢?为什么喜欢他?
吴:对我来说,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家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作为个人尊敬的艺术家,我可以介绍韩国的“朴栖甫”。朴栖甫是在1950年代向文化不毛之地-韩国美术中介绍抽象美术的艺术家,被认为是韩国现代美术史上占有最重要地位的人物。我特别喜欢2000年代以后开始在以无彩色为中心的画面上使用明亮华丽的色彩的“色彩描法”系列的画面表现。
色彩描法作品的特点是,在有凹凸的矩形画面上,由推平凹凸而形成的一定四角形构成,以一定间隔反复出现的均匀凹凸给人以奇妙的稳定感,凹凸的底面和平面对比在画面上增添了结构上的美丽,同时唤起一些紧张感。再加上这些画面整体上归结为清晰的单色,给我带来了复合的欣赏和完全的视觉享受。而且他在超过90岁的高龄年龄,还以不变则坠落的信念反复进行新尝试的艺术渴望是抛开作品的理念和画面,是无论何时都值得尊敬和想要学习的精神。
“来自韩国檀大,去到中国陶大”
Q12 蓬:檀国大学与14个国家,33所大学有交流联系,能和我们聊聊学校的学习氛围吗?众多韩国知名演艺人士都是檀国大学的校友,风靡世界多年的韩流文化在舞台设计和 MV 视听艺术是非常棒的,你会关注这些嘛?
左《之间》系列 尺寸:33x33cm
右《pattern》系列 尺寸:47x47cm
Q13 蓬:在檀国大学和景德镇陶瓷大学这两段陶艺学习经历,对你来说有什么不同,影响分别是什么?
吴:我从檀国大学本科、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毕业,由于学位课程存在差异,很难直接比较两所学校的课程,但由于两所学校的特色课程不同,所以我认为可以吸收不同的创作形式。例如,檀国大学作为本科课程,可以学习石膏、雕刻、拉皮等基本的陶艺技法,特别是通过陶车的陶艺创作课程有着系统性安排,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拉皮的基础和深化过程,以及通过拉皮可以制作的设计。这对我现在设计和制作“色之形”日用器系列的工艺技术和美感有很大的帮助。
在景德镇陶瓷大学,我作为研究生,有选择性学习各种陶艺领域的机会,特别是通过在韩国没能深入学习过的利用青花、新彩、釉料等的陶瓷化课程,掌握了新的材料和陶瓷制作方式。这对于留学前主要从事拉皮工作的我来说,是能够构想利用陶板的多种创作方向的原动力,这种学习发展成喷洒色泥浆的工作,并延续到了现在的创作方式。
《几何形杯垫》 尺寸:27.5 x 22.7 x 0.7cm 材质:陶瓷
《单球杯》 尺寸:10 x 7.8 x 5.6cm 材质:陶瓷
“设计首尔,新旧辉映”
Q14 蓬:檀国大学距离首尔市中心的车程是 30 分钟左右,学习之外,你常去首尔市嘛?常去的地方有哪里?
Q15 蓬:在网上搜索关于仁寺洞的消息,会有这样一句话:“去仁寺洞,可以买到韩国的‘文化”,能和我们详细讲讲嘛?
吴:仁寺洞从朝鲜时代开始就是官厅图画院所在的艺术活动中心,1988年被指定为“传统文化街”,正式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现在从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工艺美术画廊到各个领域的年轻艺术家的工坊或设计商店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艺术文化村,可以说是可以同时感受韩国传统和现代文化的地方。另外,作为首尔的中心,附近地区充满文化遗产,可步行的距离中还有故宫和宗教相关的遗址,以传统为素材的美食和娱乐项目也非常丰富,总是挤满了首尔市民和游客。因此,如果有人问我“如果真的去仁寺洞,能买到韩国的‘文化’吗?”,我可能会回答“是的”。
《星球杯》 尺寸:11.5 x 10 x 6.5cm 材质:陶瓷
Q16 蓬:韩国曾在 2010 年分别摘得“世界设计之都”和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包括国际知名项目清溪川重建计划、东大门设计广场、乐天世界大厦、东崇艺术中心,处在“设计首尔”的社会氛围中,对你的创作有影响吗?影响是什么呢?
Q17 蓬:首尔作为韩国的首都,新的文化与传统文化彼此交替,相互辉映,你是如何看待这种关系的?
吴: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快速变化、新诞生的文化更加占主导地位的首尔,复兴了传统文化,并重新诠释这些文化,且随着想要享受新文化的消费层增加,正在寻找传统和现代的和谐。我个人相信这样的举动会给艺术界带来新的发展,所以希望能够继续下去,并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更多的深入的传统文化研究。
关于艺术家
吴承澈|오승철
b. 1991,韩国
—— 滑动查看往期回顾 ——
蓬客丨往期文章
∨
3号展厅正在展出:
《百卷青绿》—瓷画复刻当代呈设展
1号&4号展厅正在展出:
《2022中国当代青年青花绘画邀请展》
文字&编辑:曹棠
排版:叶辉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景德镇三宝蓬艺术聚落”(ID:sanbaope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